搜索

涉县居民家传20类民间契约80余张 最早乾隆五年

[复制链接]
查看: 704|回复: 0
发表于 2014-4-24 22: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625846_630256.jpg

11625847_993836.jpg

11625848_443687.jpg

      燕赵都市报讯(通讯员刘素丽张斐记者陈正)涉县一居民李某家里十余代人精心保存了20类民间契约80余张,最早为乾隆五年地契,距今已274年,成为一部活生生的家族经济史。

  据李某介绍,其祖上是从山西武乡县迁居过来涉县的,祖上家境比较富裕,他是家里长子,也是唯一儿子,所以父亲将这些藏品就交付给他。

  记者发现,李某的契约藏品达80余张,形式多样,字体漂亮,材质多为纸质特殊的麻纸,除了少许的破损外,保存情况良好。契约种类繁多,涵盖的范围也很广,包括地契、断契、状书、典当契、补契、印花税、汇票等20类,有乾隆三十年的断契、乾隆十八年的地契、光绪年间的入股凭证、道光年间李家兄弟的分单、光绪嘉庆年间的借契等。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为乾隆五年闰六月地契,距今已274年,记录着李某祖上与他人交易土地的情况,卖地人署名为魏玉还,并盖有辽城村房地行印章。契约中仅乾隆年间民契5张、官契2张,民国年间的数量和种类最多,有状书、典当契、补契、印花税等。

  在李某的藏品中,不仅有各类契约,还有生活帐本。李某大伯李成林自己记的账本《粮秣流水账》,主要记载了邻里之间借米、借面、现金往来等。李某父亲当兵时的照片,用过的钱包、怀表、手章、西南解放纪念章,以及其在解放初期在重庆公安局工作时与家里书信、汇款凭证等,都被精心保存了下来。

  据涉县文保专家介绍,李家收藏的民间契约数量多,范围广,时间跨度近300年,对于研究清代和民国期间土地和社会制度变迁,以及地方史料具有重要价值。 “这是我祖上一代代传下的东西,也是我们家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所幸日本侵略者扫荡时没有毁坏,我一定要用心保存,并将它们完整地传给后代。”李某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