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历 史] 发生在冠县的侵华日军哗变事件

[复制链接]
查看: 1634|回复: 0
发表于 2013-12-21 0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转折之年,也是最艰苦的年份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1942年秋冬,在华日军曾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抗命事件。

一次是10月15日晚,驻于湖北应山县的第三师团辎重联队,其在广水车站的第1中队士兵7人喝酒之后,煽动其他士兵手执棍棒,猛打平素对那些不满的军官。

另一次是12月27日,在聊城冠县的北馆陶镇(即原馆陶县,1955年馆陶县县城迁至现址)曾发生了一起“馆陶事件”,该事件震惊了日军内部。

城楼

城楼
            
据北馆陶镇的知情人士介绍,当年,侵华日军驻馆陶县的59师团所属53旅团的一个中队,发生了打骂军官并使部队失去控制的事件。

馆陶事件究竟有何内幕?其大体经过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该知情人士,他给记者一一道来,还原了整个事件。

当时,日伪驻临清的独立步兵第42大队 (原届独立混成第10旅团,1942年4月被扩编为第59师团)通知驻馆陶县的第5中队,调出6名士兵于28日至大队部报到。

27日下午该中队的中队长福田,通知了被调出的6人。这6人当时即有不满之意,晚间为其送行就餐时,见桌上仅有少量白酒和葡萄酒就更为气愤,当即将桌子推翻,然后去厨房与炊事人员一起吃饭并喝了八瓶白酒,还在桌上大发议论和牢骚,发泄对这次调动的不满。饭后,又强拉浅野准尉至营外的饭店再次喝酒,中队值日员日下曹长上前阻止时遭到了殴打,在场的中队长也被这些半醉的人推推搡搡而离开。

这6个人因平时对浅野不满,所以在喝酒时,浅野几次被打,夜间也未敢回营而在街上寄宿。

28日上午,6名闹事的士兵又去街上喝酒,中队长派铃木叫这些入回营进行武器、装备清点交代时,铃木也遭到了痛打。13时左右,这几个人到了中队部,当着中队长及其他军官的面,再次痛打了浅野准尉,中队长见事不妙,即至营区外躲避。

此时,这些闹事的士兵又至食堂将炉灶推倒,砸碎了玻璃,并至各宿舍踩坏了枪架,还摔坏了中队部的电话机。当卫兵员去阻止时,他们更为生气,拿起了步枪开火,接着又扔手榴弹。因都是自己人,哨兵不便动武,离开哨位而躲避。

这6个人乱开枪、乱扔手榴弹,使营区内一时秩序大乱,其他士兵也逃出了营区。

闹事的6名日军,为寻找军官进行报复,即至馆陶伪县公署、饭店、旅馆、商店等处乱翻乱砸,谁也不敢阻挡。直至16时之后,才回宿舍整理背包并与一些人照相留念,17时30分乘汽车去东北方向的临清。其时大队副官已接到第五中队铃木少尉的电话报告。当晚20时,这6名士兵到达临清时即被扣押。

此时,日军独立步兵第42大队长、步兵第53旅团长,以及第12军司令官,刚和部队扫荡胶东后回到济南,对此事随即进行调查。

日军第12军在派出一个小队增强了馆陶的防务后,将第五中队内与闹事有关的41人,于1943年1月8日,调至济南进行处理。当晚,福田中队长感到责任重大而自杀。

敌第12军经军法审判,对6名闹事的士兵,以构成结伙使用武器、违抗命令、殴打上级、故意破坏军用物品罪,作出判决:两人被判处死刑,1人无期徒刑,3人有期徒刑3至6年。此外,对铃木少尉、日下曹长及卫兵4人,以构成渎职罪而判处禁锢刑。

对闹事直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后,日军的高级机关于1943年3月1日,对此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的日军独立步兵第42大队长五十君直彦大佐予以撤职;步兵第53旅团长大熊贞雄少将予以撤职;步兵第59师团长柳川悌予以撤职;陆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撤职。
      ……

当时,事件发生之地,人们称之为“日本洪部”,在原来伪县长公署东大约五六十米的地方。现在该地已经改建成为居民区。

“这次日军内讧事件在聊城抗战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不应该被人们遗忘。”知情人士介绍,和此次事件有关的只有当时伪馆陶县长公署还存在。

原来的时候,该公署是由一座四合院、一个穿堂和一栋办公楼组成,坐东朝西,在原馆陶县南北大街东侧(现在的北馆陶镇东街北侧),但由于四合院和办公楼已经拆除,现在仅存一座穿堂,诉说着过去那段饱含血雨腥风的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