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道 理] 佛学---菩萨与中道

[复制链接]
查看: 1596|回复: 0
发表于 2017-3-30 17: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菩萨与中道
金刚经讲,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一品讲的就是中道,菩萨道。
一、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比如,我们看池塘里的水和鱼。我们看见鱼的时候,看不见水。看见水的时候,看不见鱼。鱼和水是两个流。两个相续。我们进入鱼的相续,不能进入水的相续。我们即不进入鱼,也不进入水。我们可以同时看到鱼和水。这个状态讲,镜里探花。水中捞月,就是你过去所做的一切,到现在都没有了。比如,你晚上吃饭,做的一切动作都消失了。一切都不可得。就像在水里捞月亮一样,看着是个月亮。过去捞就没有了。我们等待明天。明天到了。我们等待后天。就这样一直等下去。我们那一天也捞不到手里月亮。一天天到来,一夜夜消失。
二、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
比如,我们从北京到南京。这是二往来。有北京和南京两个点。我们看地图。找南京。就一个点。南京。在地图上,没有往来的这个问题。只有眼睛到地图的往来。在地图上是没有往来的。
三、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
比如,我们哪杯子喝水。需要过去拿起杯子。而我们要得到阳光。就不需要过去。阳光自己过来照我们。
四、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我们看眼前的这个空,得到她,证道她。需要方法吗?他本来就是空的。

所以说,
五、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是中道,菩萨道。
六、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中道菩萨道。
七、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中道菩萨道。
八、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这是中道菩萨道
梦境与佛经
我们看佛经上的佛菩萨,都不是一个时代的。相差很远。他们却在一起说话。这种状态,我们只有在梦中和禅定的时候实现。也就是说,在眼耳鼻舌身意范围有时空限制,在梦中、禅定和佛经里边没有这个限制。就不存在时空。
舍卫国
经教的基本内容就是两个字——义理。教义和教理。教义讲给你的心,通达天时,教理讲给你的身,通达地理。事理圆融和之于人。故曰,事由君、物由理。所以说,我们看一个人讲经。要看他的教理和教义。没有教理说不明白。没有教义飞不起来。金刚经讲,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我们怎样解释这句话。怎样解义“舍卫国”这三个字。舍卫国是个地名。我相信,都是这样解释的。而且是一个具体的,我们可以考证的地名。大家一定要注意。地点、时间、人物三要素。地点对了。人物不对,时间没有。这个地点也不存在。也就是说,佛经讲的事情,不符合记叙文的三要素。没有时间,人物不对。你看那部佛经有时间。人物不对是说,不同时代、不同空间的人可以在一起言行。所以说,把舍卫国解释成一个地名是不对的。佛经讲的不是欲界。没有地名、没有时间、没有人物。故曰,如是我闻。不是如是我见。这是现代人解释经典的第一个基础性的错误。这样以来,你讲的那个理。根本就不是佛理。也不可能有佛的教义。了义到哪里就不好说了。这个舍卫国在色界。欲界的舍卫国和色界的舍卫国是什么关系。这是教理的问题。我们以前说。那么,从教义上怎么说呢?你的把“义”解释出来。讲了半天,不能让人义贯心胸。讲不出义来。不是断人慧命的问题。而是灭佛、灭法、灭僧。本来佛经在人们心里很神秘、很恭敬。你一讲,舍卫国在印度,佛在印度讲经。别人就没有了神秘感和恭敬感。所以说,“舍卫国”这三个字要讲清楚。(登天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