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道 理] 佛学---不可见闻

[复制链接]
查看: 1690|回复: 0
发表于 2017-3-29 17: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可见闻
无法觉知

法华经第一品明确地告诉你,你的身心性法,见闻觉知不可明了佛法,不能进入佛法。我们生学了那么多的知识,经验,思维,境界,观点。法华经第一品的开头,就给你全部灭掉了。佛法已经讲完了。别说你听懂了没有。先说你听见闻了没有,觉知了没有。先把这个搞清楚。然后再往下说。这可不是醍醐灌顶。这是要你的脑袋都不能有。所以,金刚经第三十一品讲,知见不生。进入佛门,不要升起见闻觉知。不是那回事。
画地为牢

身是物质
心是时空
性是空间
法是能量

你的见来自于物质
你的闻来自于时空
你的觉来自于空间
你的法来自于能量

佛法没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只是现代科学画地为牢的一个系统,一个样板游戏而已。佛法者。

当下即是
直接了当

没有真空,能量,空间,时空。只有进入这个大道。才能简单。才是大道至简。
佛所护念

我们先把这个(念)字搞清楚。

点点相续成线
线线相续层面
面面相续成体

任何一个形体物质,他的基本点就是一个点。线面体只是这个点的相续程度。没有这个点,就没有这个点相续而成的线面体,及其万物。现代科学发现,我们把这个点分解下去,除了空没有别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个点和空有关。也就是说,物质的每一层点的分割都是空。反过来说,物质的每一个层点,都是空空相续而来。因此,物质是这样形成的。

空空相续成点
点点相续成线
线线相续成面
面面相续成体
体体相形成物
这是物质的形成。念是一个生命现象。即是物质也是意识。
意识是内在的物质,
物质是外在的意识。
我们给这个念字定位。用身心性法定位。大家注意,
身是欲界
心是色界
性是无色界
法是法界

佛法讲,人的一念,可以惊动三千大千世界。显然,这个念来自于法界。动于三界。法界是空。
空空相续成念
念念相续成相
相相相续成形
形形相续成物
不言而喻,这个念头
在身心性法的性位,
在见闻觉知的觉位,
在地水火风的火位,
在愚聪智慧的智位
在形象名道的名位
在展发化变的化为
在物质,时空,空间,能量的空间位。
这就是这个念的位置。 空空相续成念,随之则妄。故曰,念生则妄。随着这个念头下去就进入了时空,物质。故名,入流妄所。佛所护念。我们进入物道。这是妄所护念。
落花流水与花开见佛

佛陀拈花。是告诉你,对面这个你很重要。不要让他付之东流。道家讲,三花聚顶。花开以后,坐在莲花上的那个你。三位一体。我们的祖先太有智慧了。所有的词语,口语都是点化你修行的。原来如此,本来就是。转过来就行了。
不断百思量

我们顺着河流往上游走。越走,水流越大,念头越多。这是你还没有上岸。还没有佛所护念。
随物质流转
随时空流转
随空间流转
随能量流转
法轮转我
我转法轮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旁作。
菩萨法

佛陀讲法华经第一品就说了一句话。佛说大乘经,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是经已。法华经讲完了。就这一句话。这个菩萨法,我们想学也不知道。

佛恩难说
佛德难植
佛法难闻
佛愿无边

什么是菩萨法?我们知道了就跟着佛走了。什么也不要了。真的。
《聚宝盆》
——有求必应
有求必应是菩萨的标志。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信任。我们有了事情,没有办法了。就跪在菩萨面前祈求。我们看不见,听不见,却能应验。有了菩萨以后,我们才知道,天无绝人之路。菩萨为什么有求必应呢?这是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善根,都有这个善行。只是业报太重,难于醒悟。比如,我们打的,一招手,出租车就过来了。这就是有求不应。比如,我们看东西,我们的眼睛马上就告诉你要看的东西。听东西也是一样。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求必应的环境中。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有求必应的。但是这个有求必应是有限制的。菩萨的有求必应是无限制的。那么,这个没有限制的有求必应。这个菩萨在那里呢,佛陀为什么交给我们呢?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得到一个求什么来什么的聚宝盆,我们还需要什么,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我们来找这个聚宝盆。比如,我们的眼睛,在看的方面是有求必应的。但是,在听的方面是有求不应的。我们的耳朵,在听的方面是有求必应的。但是,在看的方面是有求不应的。大家注意,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后边,有一个既能看也能听的东西。这个东西不用眼耳鼻舌身意。就可以完成眼耳鼻舌身意所做的事情。而且其能力远非眼耳鼻舌身意之范围。这个东西就是有求必应。她帮助我们完成者人生的一切事情。包括我们根本就想不到,甚至就不敢想的事情。完全存在于我们的见闻觉知之外。我们把他叫作观和应。比如,我们出门办事情。我们的两条腿就开始行走。我们的心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两条腿再走路。但是这个“有求必应”知道。这个“有求必应”是一个知行合一、知行同步的状态。我们把这个生命现象叫做菩萨。所以说,在我们生命的见闻觉知的认知次第后边还要加上一个“观”。也就是说,
我们的身是须陀洹
我们的心是斯陀含
我们的性是阿那含
我们的法是阿罗汉
我们的观是菩萨道
我们的自性是如来(登天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