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气 清明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传统的具有悲情色彩的民族大节——追寻清明节几千年演化过程和各种节俗

2019-8-27 21:18| 查看: 753| 评论: 0|来自: 网络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具有悲情色彩的民族大节。此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二月底三月初)。春分后十五天,斗柄指乙为清明。这时太阳到达黄经十五度,天气清澈明朗即为清,万物欣欣向荣故为明,故 ...

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具有悲情色彩的民族大节。此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二月底三月初)。春分后十五天,斗柄指乙为清明。这时太阳到达黄经十五度,天气清澈明朗即为清,万物欣欣向荣故为明,故此又称清明。清明与寒食节期很近。按周代规定,冬至后第105天为寒食节,而自然节气清明则在第二天或第三天。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是,怀念先祖、上坟祭扫,春游踏青、插柳植树。民间也称它为鬼节之一,其祭扫培土、插柳植树是春节上坟、中元祭祖、十月一送寒衣活动中所没有的。通过清明怀念先人、感恩承志,能够产生家庭、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彰显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全国团结统一、社会稳定。2007年12月,清明节被国务院确定为法定节日之一,并从2008年开始放假一天,与临近双休日组成清明黄金周。现在让我们一起追寻清明节几千年的发展演化过程和各种节俗。

相比于寒食、上巳三月三等古老节日,清明成为节日是最晚的,到唐朝时它才成为国家大节。但清明节把寒食、上巳和三月三的活动联系到一起,也像春节一样形成了一个清明活动系列。

清明节当天旅居在外者,回乡探亲扫墓。

清晨,街市叫卖杨柳。

妇女停针线,结杨柳球,戴龚畔,或替柏叶,以嫩柳枝结圈,插在墙壁上。

食酒酿与大麦粥。

医家贮井水,造各种丸药及药酒。

祀祖,长者向儿童讲述祖先生前事迹。

扫墓,荐时食,除芬草,察看墓林。家中刚入门的新媳妇也一起前往。

仕女结伴踏青郊外。

放纸鸢,荡秋千,射柳,撑会船。

举行风筝比赛。

农人以新瓮蓄水,造酒,做浆水,用干粮饭牛。

晚食螺,以祭余分享长幼。

清明这日有雨,就称之为杏花雨。

牡丹、滇茶、兰花、碧桃、川鹃、梨花、木香、紫荆、蔷薇、谢豹、丁香、七姊妹、长春等上市。

清明节的习俗-祭祖

祭祖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自古以来,我国一直都有祖先崇拜的情结,对宗族宗法极为重视。很早的时候,只有士大夫以上的官员才可以设立家庙,贫民百姓只能在寝室祭拜。岁时致祭的规矩很多,要在每季度第二个月的上旬择日占卜,或者丁日,或者亥日,其中占卜吉利的那日就是祭祖的日期。

魏晋以来,家庙中祖先的位次排列,都以官阶为判定标准,直到明太祖洪武六年,才制定了完善的品官士庶家庙礼仪,根据《大明集礼》以及宋儒家礼,祠堂大都奉高、曾、祖、考四世之主,高祖以上的人物,要在立春祭祀,因为立春是万物生发的开始。而距今越近,由于人事繁杂,迁徙不定,家庭组织也较为零散,祭祖往往需要顾及时间和财力,不一定沿袭古时候的固定标准。

古代祭祀的食物,大夫用羔羊,士则用猪,贫民不固定,根据时令变化而变化,《通礼》中所谓“岁逢令节荐新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关于荐新物,《礼记·王制》也有记载:“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近代以来,人们通常根据能力大小,量力而为。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据《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华夏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强烈来看,严延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人五宁到官方的肯定后,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也就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往往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既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红楼梦》中贾府十分重视清明活动,把采百草、放风筝、荡秋千作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清明活动在民俗中的重要位置。时至今日,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已经为清明节增添了许多内涵。缅怀革命先烈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清明活动中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的习俗-挂纸(挂青)与培墓

“挂纸”是一种,与祭祖习俗有关。挂纸时,祖先坟墓上的野草清除,并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叠确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培墓”也就是“扫墓”,又叫墓祭、祭扫或上坟,就是修墓与祭拜。一般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后代子孙的兴衰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则视情况而定。“培墓”的时间多利用清明节前夕,将坟上的杂草清除,并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体模糊不清,则必须用银朱重新加以描涂,使其焕然一新。

清明节的习俗-公祭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在古都西安正北方188公里。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黄帝陵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古葬类第一号。黄帝陵所在地桥山总面积567公顷,前有沮水,群山环抱。山上广植松柏,四季常分庙前区、庙区和陵园区。亦称有熊。5000年前,黄帝率夏部落从洛山南下,东渡黄河,与九黎族的蚩尤激战,逐鹿中部落拥戴为联盟领袖。黄帝创文字,定衣冠,造舟车,定音律,开创了古文化。几千年来,黄帝作为“人文初祖”的形象,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受到长久的崇拜。相传汉武帝征讨朔方,路经此地,始建祭台,以后历代均有修葺。
中华儿女尊祖情深,在古代文献中就有多种多样的记载。据《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抱朴子》:“《汲郡冢中竹书》言: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故司空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罔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从而可见,黄帝逝世后,群臣就有怀念、尊崇、祭祖之举。仆㈠己·祭法》载:“有虞氏拥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谛黄帝而颛顼,郊鲸而宗禹。”传世铜器“陈侯因1111敦”铭文有“高祖黄帝”,证明战国时四齐王室也自谓黄帝的后代。《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三年(前422)作吴阳上峙,专祭黄帝。秦末农民起义,刘邦立为沛公时,也曾“祀黄帝”。
西汉王朝建立,刘邦班师人关后,曾率群臣祭祀。汉武帝即位,亦重祭扫。据《史记·封禅书》载: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汉平,曾祭五帝于四郊,后篡汉称帝,自谓黄帝之后代,于长安城南起九庙,首为“黄帝初祖庙”。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于建武二年(25),“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黄帝位于一r未之地。”不断进行祭祀。到明帝、章帝等继位,亦循其旧。《后汉书·礼仪志》还专门记载有“黄郊”的仪式,规定每年“立秋”之前18天郊祀黄帝。“是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片衣黄。至立秋,迎气于黄郊,乐奏黄钟之宫,歌《帝临》,冕而执干戚,舞《云翘》、《有命》。”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黄帝的祭祀,或因战乱而中断,或因桥山异说分歧,或因为庙祭与陵祭而留下不同记载,但总的趋势是绵延不断。而且除了帝王祭祖之外,名人祭祖赞颂黄帝之作也流传下来。如三国时件植的《黄帝赞)。

唐工朝建立,仍行郊天及祭五帝之礼。在唐代,还有李白,杜甫、舒元舆等人赞颂黄帝的诗词传世。宋王朝建立,太祖开宝五年(972),鉴于黄帝庙址“地势甚隘,弗便于尊崇,乃移于桥山之东(即今址),祭祖活动相沿”。
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二月庚戌,“始祭三皇五帝四王。”“三年一祭,于仲春之月祭伏羲于陈州,神农于毫州,轩辕于坊州。’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继者成宗元贞元年(1295),于大都(今北京)明照坊建三皇庙,供奉伏羲、神农、黄帝及历代名医像。明王朝建立,洪武四年(1371),遣中书省管勾致祭,二·!·九年(1396)秦王遗专官致祭。此后,水乐、宜德、景泰、天顺、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年间,明王朝均派遣专官致祭者14次。
清王朝建立,力倡满汉一家,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世祖福临顺治八年(1651),遣专官致祭黄帝陵。
此后,康熙、雍正、乾隆、A庆、道光年间,派遣专官致祭者28次。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海战清廷败签《马关条约》,割台湾与日本,杭日领袖之一台胞丘逢甲战败后回到人陆,痛心地写下了“袖中一卷英雄传,落日来登黄帝陵”。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人北京。次年清廷与浸略者签订卖国的《辛丑条约》。这时鲁迅在日本留学,深为爱国热情所激励。题写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示了他对黄帝的怀念和为祖国献身的壮志豪言。光绪三十四年(1908),同盟会陕西分会李仲特、井勿幕、郭希仁等,组织陕西、四川、甘肃、山西、广东有关人士,于重阳节到黄帝陵致祭,件言共赴国难,艰苦不辞。
民国七年(1918)。于右任由陕北赴关中,清明节拜渴黄帝陵,赞颂黄帝功德。后约友人将黄帝功德编成《黄帝功德纪》一书传世。民国二十四年至三十年(1935-1941),国民政府、陕西省政府曾多次派遣专官祭祀黄帝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在两党进行和平谈判期间的清明节,中国国民党特派委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派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派代表林祖涵(林伯渠),携带毛泽东撰写的祭文到黄帝陵致祭。这是国共两党首次共祭黄帝陵,对唤起全国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巨大作用。民国二十九年(1940),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到重庆和延安访问之际,满怀深情地致祭于黄帝陵前。民国三十一年(1942),蒋介石题写“黄帝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一1962年每年均举行祭奠,由陕西省级领导主祭。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古墓葬第一号,有中华第一陵之称。1980年恢复公祭,随着改革开放,海内外同胞谒陵祭祖者日益增多,清明节祭祖规模日益扩大,原有条件难以适应祭祖盛况,国家领导人提出进一步整修保护黄帝陵。1992年8月,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同年10月成立黄帝陵基金会,李瑞环任名誉会长,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支持下,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黄帝陵初步展现出空前的”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气势”。在此期间,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为黄帝陵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1994年清明节李瑞环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在陕西考察工作期间,专程赴黄帝陵参加祭奠。此后,每年清明节都有国家领导人参加公祭。

祭祀轩辕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旨在新睦九族,和合万邦,消弭战祸,趋于大同。公祭黄帝陵,方名义组织的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唐朝将祭祀黄帝陵列为国家祭典,以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世代相传,绵延不绝。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暗无天日的时候,中华民族总是凝聚在黄帝周围。尽管某种时刻,中华儿女也发出过愤怒的呼叫或凄厉摧心的呐喊,但是,一刻也没有放弃为建设家园和促进祖国的进步而努力。尽管历史上民族之间或某一民族内部,也发生过冲突或战争,也曾造成国家的暂时分裂,但最终仍归统一。这才使中国在古代就成为发达的国家,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践踏、欺凌,但从鸦片战争到八年抗日战争,优秀的中华儿女高举反抗侵略的旗帜,前仆后继,坚强不屈,用自己的智慧和血肉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与中华民族继承了黄帝艰苦创业,坚持正义,酷爱和平自由,反抗压迫,精诚团结,建设祖国的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明节的习俗-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曾将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故而每年节期,官员乡绅和学生们纷纷响应号召,开展植树活动。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一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的活动。

清明节习俗插柳

杨柳颜色青翠,丝丝人画,如美人娇弱,似少年风流。它的枝叶具有药用价值。自唐代以来,许多地方都有。清明插柳的风俗,缘由大致就是以上两点,只在各地有着细微差别。

每当清明节到来,人们就在门上遍插柳枝,有的还会挑选嫩柳替在发髻上。安徽径县、寿春呼为避瘟疫,湖南长沙称之记年华,浙江台州传说可以除蛰虫(即驱香九娘,也就是俗称的百足虫),河北冀州、浙江开化传说插柳可明眼,福建福州、浙江杭州、内蒙张北以及宁夏的绝大部分地区则传说可以拔除不详。古时的北京城还有一条谚语:“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那是因为,据说黄巢造反时,就是以清明为期限,以柳条为信号。

至于把细柳结成项圈,戴在头上,也是起源于唐朝。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阳杂姐》中记载,唐中宗曾经在三月三赐侍臣细柳圈。《唐书·李适传》中记载,细柳圈可以辟病。南方如苏州、永嘉等地,人们清明节头戴柳圈,小孩在柳圈上点缀花朵,而女子则攒成柳球戴在龚畔,寓意是红颜不老。

清明节习俗插柏

柏树在山野中常绿,岁寒不凋,质地坚凝。它和松树一样,都是长寿的物种。道家的人常常用它点缀做汤,在元且用它浸酒辟邪。相传雄察体香就是因为常吃柏树的叶子和果实,《抱朴子》中的毛女可以健步如飞、攀援跳跃,也是因为如此。

《史记》认为,柏树为草木之长。柏树的种类很多,有扁柏、侧柏、绘柏、罗汉柏等,叶子多为鳞片形或小箭簇形。侧柏叶可人药,凉血止血,去风理湿,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可以治疗关节疼痛,还可以生肌杀虫,黑须润发。

清明当天,女子头戴柏叶,寓意是苍翠寿永。

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

纸鸢,又叫鹞子,因为飞时看不出动,仿佛鹤鹰静悬于空,故而得名。五代李邺在宫中做纸鸢,以线绳牵动纸鸢乘风飞动,以此为戏。后来纸鸢的头部用竹子做成笛,放飞时,风人竹笛,声如筝鸣,因此又叫作风筝。其发明人据《事物纪原》记载,应为韩信。当年高祖征讨陈稀,韩信图谋借此起事,于是制作纸鸢放飞,以测量未央宫的远近,想要凿通地道进人宫中。可见,纸聋在汉初就已经有了。到了南朝萧梁时期,侯景作乱,梁正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让小儿放纸鸢,并在其中藏诏,希望能够引来援军。《独异志》也称侯景包围台城,简文曾做纸鸢,将其放飞到空中,向外告急。可见最初纸鸢是应用于军事,作为信号来用的,即使韩信的首创,其动机也不外乎这样。我国的纸鸢与外国住得应用氢气球相比较。大约早了一千多年。后世竞相仿制试飞,于是放纸鸢成为一种民间的游戏。

纸鸢的式样不一,有龙、缝、蝶、蟹、蜈蚣、金鱼、蜻蜓、蝉、鹰、七星、八角、花篮、美人、鸿雁、双人之类,俗称娱蛤鹅、美人鹤等,翱翔空中,婉转如生。又加上风筝上的响弦,鸣声不断,数根风筝线摇曳,足以让视听得到极大的享受。晚上风筝系上灯笼,五彩缤纷,横亘天际,更是灿烂夺目,风姿旖旎,堪可人画。

清人沈太稗在《春明采风志》中对放风筝的盛况有这样的记述:“风筝摊,即纸鸢也。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纸糊,绘育蓝色,中安提线三根,大者背着风琴,或太平锣鼓,以索绕里,顺风放起,昼系纸条,夜系红灯,儿童仰首追逐,以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三尺以上,花样各别:哪叱、刘海、哼哈二圣、两人闹戏、娱蚁、站鱼、蝴蝶、蜻蜓、三羊开泰、七鹊登枝之类。其最奇者,雕与鹰式,一根提线,翱翔空中,遥睹之,逼真也。”

北方从冬月到次年清明,是放风筝的季节。江南一带,一般都在春季。因为春季的风,自下而上,纸莺因受到这样的托力而飞起。清明之后,东风渐渐停止,此时放风筝即称之为断线鹤。清明之后,风力时而强烈,时而微弱,方向也不一定,因此有谚语道:“正月鹤,正月鹤,三月放个断线鹤。”杭州一般在初春竞放灯鹅,清明后就停止,有的还在风筝上安装梨花雪爆焰火,夜晚在高空点燃,极为壮观。

清初褚人获《坚靛集》中写道:“吴中小儿好弄之,当其搏风而上,盖亦得时则驾者与。”杨祖华有《山塘掉歌》描写得更是情趣横生:“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一项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自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拉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的习俗-停针线

清明日俗名针刺日,所以一般不做针线,而是提倡女子郊游踏青,不要辜负良辰美景。

清明节的习俗-制酒酿

酒酿,一名酒酪,又称甜酉酿,在浙西各县十分流行,春天常有商人贩卖,清明时节尤多。

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先把桥米没在水中,一周后洗净淘出,放人锅里蒸熟。之后铺开冷却,置于容器,撒上酒药,糯米要四周紧贴容器,在中间空出圆形。一至三周之后,就可以食用了,此时的酒酿味甘色白,香气扑鼻,如果敷上玫瑰,更能增添芬芳。

清明节的习俗-制饴糖

大麦的果实可以做饭,也可以浸水发芽,酿造麦酒,另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制饴糖。这项工艺由来已久,晋代荆楚地区过寒食节,也就是清明前一两天,需要禁火三日,为了方便饮食,民间就制作饴糖、大麦粥,以之为食。

晋代的陆翔在《邺中记》中曾记述过大麦粥的煮法:“寒食三日酸酪,又煮梗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隋代的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今人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场沃之。”

清明节的习俗-贮井水

从立春到谷雨,水质轻清上行,此水可以补中益气,还可以治疗阳气下陷诸症,尤其利于健脾养胃。

《本草纲目》上说:“清明日贮井水,谓之神水,宜浸造诸风脾胃虚损诸丹丸及药酒,久留不坏。”清代的昊仪洛在《本草从新》里也提到过清明水的功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四节内水,甘平,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并浸造诸风及脾胃虚弱诸丹丸。”

湖南永州旧俗,清明节天刚亮,就去汲水,用新瓮贮存。这种水可以放置数月不坏,用作酿酒最佳。大概是因为冬天刚刚过去不久,地下水没有热气,性质平和。等到过了清明,天气渐暖,微生物太过活跃,并水的味道就逊色许多了。

清明节的习俗-省亲

古代称宦游者回家探望父母为省亲。如官员请假,回家探望父母,称为省亲假,按照规定应该准假。唐朝时将此项规定适用于乡村的役丁,也有孝假。父母对子女,慈爱出于天性,因此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此时天气和暖,来往比较方便,凡是离家远游的。自然应该返回故里探望,以慰藉父母对孩子的思念之情,而尽人子之道。

清明节的习俗-扫墓

古人扫墓,原无一定的日期。《吴越春秋》中载,夏朝少康将禹的庶子分封到越,春秋时在会稽祠墓。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代也延用这一风俗,各陵丧均在每月晦望日、二十四节气、三伏、社日、腊日以及四时上坟。《后汉书·光武纪减:“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放十一陵。”可见在农历八月也举行墓祭。到唐代时,全国均在寒食这天扫墓,将这一活动编人五礼,永为常式。五代时,世道纷乱,但民间依然奉行这一习俗,因此《五代史·周世宗纪》中有:“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后来,因清明节本就有踏青的活动,寒食、清明扫墓就又在全国流行起来。《程氏遗书》说古人十一月一日扫墓,是因寒霜冰露有感于心,而于寒食扫墓则是寻常之礼。宋明两代,清明、寒食扫墓,兼有哀悼及欢乐两种气氛,规模超过前朝。

然而也有地方不同,如苏轼曾说海南人不在寒食节而在上巳上坟。

《乾淳岁时记》中说:“朝廷遣台臣史,使宫人车马朝飨诸陵原庙,荐献用麦糕、稠场,而人家上家者,多用枣锢姜豉。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者尤多。如昭庆、九曲等处,妇女淡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村店山家分俊游息,至暮则花柳土仪,随车而归。若玉津、富景、御园、包家山之桃关、东青门之菜市,东西马睦,尼庵道院,寻芳讨胜,极意纵游,随处各有买卖赶趁等,野果山花,另有幽趣。盖荤下骄民,无日不在春风歌舞中,而游手末技为尤盛也。”

《帝京景物略》中所述明代北平扫墓的情形,饶有趣味:“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禅槛,轿马后,挂褚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酣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纸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

此外,中元俗称鬼节,正值农作物收获之时,各地亦有祭扫先荃的风俗,称之为献麻谷。河北广平,冬至时备好酒肴到先人坟前野祭;广东乳源,冬至时在各家先人坟墓上挂纸钱,俗称挂冬。广东归普、福建莆田、广西宜化,每逢重阳节皆准备牲肴,扫拜先人之墓,称之秋祭。安徽池阳于新年前五日,长幼一同祭拜先人之墓。浙江钱塘、昌化,自正月初三直至收灯,持纸钱,带果酒,前去扫墓。江西新建乡间在上元日展墓。

各地扫墓的含义是植上绿树,清除杂草,表示墓主人有后,开枝散叶,家族不衰。按照通常的习俗,祭扫之后,大则猪羊,小则鹅肉,均分颁给族人共食。这种习俗,在浙江婿云叫作散清,浙江嵘县叫作清明酒,河北固安叫作清明会,四川成都叫作清明坟,山东栖霞叫作房食。所需花费,大多取自祭田的收人。而无祭田者。亦蝎力营办,以维护家族这一亲情纽带。

新嫁娘进门之后,第一次参加的祭祖,还有一个十分动听的名字,那就是上花坟。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传统上,这一天 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亦称“扫墓”。
但在中国古代,清明节并不是祭祀祖先的唯一时间。实际上,这类祭祖仪式开展得 非常频繁,除了其他重要节日外,大约每两周祭祖一次。一般来说,这些俗套都是既复杂费时又花费昂贵。
为了努力减少浪费,唐玄宗(685~762)于公元732年宣布正式到坟茔祭祖的日子只 限在清明节这天。这一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到祖先的墓地整 理地面,拔去杂草,扫去落叶,这就是为什么清明节祭祖也称“扫墓”的原因。由于清明节 前后人们成群结队去八宝山这个北京最著名的墓地对死去的亲人表示敬意,所以北京地 铁此时特别拥挤。寒食节和清明节也是人们悼念革命先烈、学习他们崇高品质的日子。
清明节期间,古代中国人习惯戴柳条编制的头饰。这源于佛教的影响,他们认为柳 枝有魔力,可以驱鬼辟邪。所以戴柳枝头饰成为一种传统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除了清明扫墓戴柳枝头饰外,还有纯粹的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等。尤其在 中国北方,春季是多风的季节,正好放风筝。所以清明期间放风筝成为一种普通的活动 就不足为奇了。中国的风筝史是很有意思的。据说风筝是2000多年前由传奇式的著名 木匠鲁班发明的。
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所以叫木鸢。“Mu”的意思是“木头”,“Yuan”的意思 是雀鹰,雀鹰是一种鸟。所以“Mu Yuan”的意思是“木制的雀鹰”。纸的发明同样引起风 筝制作者的注意,不久风筝又叫“纸鸢”,“Zhi”意思是“纸”,所以“Zhi Yuan”的意思是“纸雀鹰”。
风筝不仅用来娱乐,也用于军事目的。有描述特大风筝的历史记载,据说有的风筝大到足以把一个人带到高空去观察敌人的行动。大约在1500年以前,梁武帝(梁朝皇 帝,502~549)在南京被判军围困时就是用风筝送出呼救信号取得外援的。

在唐代,人们开始用薄薄细细的长竹片连接起来做风筝。当这种风筝在空中飞得很高时,风会使这些竹片震颤发出低沉的拨弦声,非常像中国古代的一种叫筝的弦乐器。 以后,又有了“风筝”这个人人皆知的名字。
在清朝,人们把风筝放得高高的,然后放开风筝绳,让它飞走。认为这样厄运和疾病 也会随它而去。相反,捡到别人丢的或放的风筝会带来厄运。
有些爱好者喜欢在晚上放风筝。他们把里面装有蜡烛的小彩灯点着。系在风筝绳 上。几十只风筝一齐飞向天空,闪烁着多种颜色的灯光构成一条条弧线点缀着夜晚的天空。
过去观光者都到天安门广场看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风筝,最大的可能有100米长, 用100个小的风筝连成一条龙或一条蜈蚣。每年的4月份在中国东部的山东省举行的 潍坊风筝节,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它吸引着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和放风筝的竞赛者。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清明时节出门观光旅游,下面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国人民祭祀祖先,大年初一是在家庭祖宗牌位前毕恭毕敬地叩拜;而农历三月清明节,则是到祖先的墓地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的中心活动。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曾描述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检,轿马后挂楮锭,粲粲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这是古人祭扫的情形。如今,祭扫先人墓地,大致有如下内容:
其一,馨香三炷,鞠躬悼念。点燃馨香、冥化纸钱,鸣放鞭炮,摆设一些水果或先人生前所喜好的食品作为供晶,这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不能简单地以迷信视之。墓前祭奠,过去凡晚辈都要行跪拜大礼。现在,只要三鞠躬就行了。
其二,整修陵墓。给坟墓培土、除草,进行整修和加高,墓表可铲些草皮贴上,有的还可以植树作纪念。祭奠默哀后,还要打扫一下坟墓周围的环境卫生。
祭扫活动,是民间一项重要的传统礼仪,在参加活动时,还要注意几点:
眼饰要庄重。参加祭扫不同于参加文娱活动,也不是远足郊游,因此,服饰宜庄重,色彩宜深沉。切忌穿红着绿,花里胡哨,与庄重严肃的气氛不协调。
态度要严肃。祭扫活动一般都笼罩着庄重肃穆的气氛。人们表情严肃,语调沉重,因此,切忌在这种场合嬉笑打闹、吃零食或做其他有碍于严肃气氛的事情。
礼节要周全。参加祭扫活动,有时会遇到许多熟人、长辈和朋友,按理应一一招呼,但不能大声寒暄。同时,还要注意应对恰当,既不能失礼,又不能喧宾夺主。如系一般熟人,只需点头握手示意即可;对新相识的亲友,应按辈份称呼,并向其致意问候。
现在,因实行火葬,骨灰寄放在殡仪馆或公墓的居多。骨灰寄放在殡仪馆的,可先献上精制的微型花圈或塑料花束,然后,把骨灰盒的积尘掸净,瞻仰遗像,鞠躬行礼,并低头默哀,以寄托哀思。

踏青,又称踏春、游春、寻春,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清明时节,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正是郊游散步的好时机,男女老少结伴而行,或到山间采摘花草,或到水滨嬉戏洗浴,极有益于身心健康。一般地说,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缓慢,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人体的组织细胞活动活跃起来,代谢旺盛,由此常被人们称之为生长发育季节,当你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会感觉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宋代诗人吴惟信有诗赞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另一位诗人宋祁的词《缠绵道·春游》抒写自己和朋友踏青被春天景色所感动,以至兴发如狂,不可不读,这词是: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其词下阕,写醉态可掬。究竟是酒醉,还是被清明美景良辰所醉,耐人寻味不已。
清明前后,人们还常举行一种插杨戴柳的活动。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插杨戴柳,其用意在于驱除邪祟。除此而外,还有一项竞赛活动是“射柳”,就是把装有鹁鸪的葫芦挂在柳枝上,用箭射之,矢中葫芦,鹁鸪受惊而飞,以其鸟的高低分胜负。
清明节,还是一个体育活动项目颇多的节日,人们除郊外远足外,还要举行斗鸡、蹴鞠(踢足球、打马球)、荡秋千。杜甫有诗句描述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体育活动气氛是何等浓烈。
斗鸡的游戏起源甚早,《左传》一书载有季氏和邴氏两大贵族斗鸡的事实。为了使鸡争斗获胜,季氏给鸡套上皮甲,而郧氏则给鸡安上金属的爪子,由此看来,古人斗鸡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明人臧懋循《咏寒食斗鸡诗》记述的斗鸡场面,为我们描绘了壮观的情景:
寒食东郊散晓晴,笼鸡竞出斗纵横。
飘花照日冠相映,细草寒风翼共轻。
各自争能判百战,还谁顾敌定先鸣。
归来验取黄金距,应笑周家养未成。
诗中的“黄金距”,就是金属爪子。
清人李声振的《斗鸡》诗,则赞扬了一种叫九斤黄的鸡骁勇善斗的本领:
红冠空解斗千场,金距谁堪冠五坊?
怪道木鸡都不识,近人只爱九斤黄。
唐代,唐玄宗好斗鸡,以至一次出游途中,遇一小儿贾昌玩木鸡,便将贾昌召入宫中,令其在鸡坊训养雄鸡。贾昌训养有方,玄宗分外赏识,赐以金帛。后来,贾昌的父亲去世时,唐玄宗竟下令“县官为葬器丧车”。时人对此作诗讽刺道:“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蹴鞠,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踢球,更确切点,就是踢足球。据《唐音癸签》云:“唐变古蹴鞠戏为蹴球。其法: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两朋,以角胜负。”我国足球运动起源甚早,约有两千年的历史了。那时,踢球被称之为“蹴鞠”。《史记·苏秦列传》记述齐国都城临淄百姓的各种文体活动,其中便有“蹴鞠”。到了汉代,蹴鞠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设置了专供踢球的标准场地“鞠城”或“鞠室”,踢球的人称为“鞠工”,不过,当时的“鞠”只是“以革为之,充之以毛”,即里面填毛发的足球。现存李龙所作的《鞠室铭》中记载有:“员(圆)鞠方墙,放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意思是球是圆的,周围有墙,比赛双方,每队六人,实力相当。到了唐朝,改为蹴球,并且出现了世界上尚无同类的充气足球,“八片交皮砌作球……一包闲气犹常在”。
清明节,人们还荡秋千以取乐。《通俗篇》云:“秋千本山戎之戏,自齐威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这是说,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族创造了这项活动。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戎,将它带入中原。荡秋千,唐代颇为盛行。诗人韦庄有诗云:“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墙红杏里,女郎撩乱送秋千”。《开元大宝遗事》里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由于秋千在空中飘荡,快活得有若神仙,唐玄宗还特别称这种游戏为“半仙之戏”哩。

到了北宋,出现了水上秋千,即从秋千上翻身跳水。叹东京梦华录》谈到北宋皇帝驾车临水殿观船夺标的同时,要立  秋千取乐:“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上竿,左右年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
古人如何荡秋千?唐代诗人王建的《秋千词》对这一活动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长长系绳紫复碧,娟娟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铛斗自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这是一首描写少年儿女荡秋千的诗,尤其写出了一个小女孩在荡秋千比赛中争强好胜的具体情景:你看她薄裙束腰,身小体轻,踏上秋千架,两手平伸,如鸟振翅,紧握绳索,悠悠而起,愈荡愈高。虽然比赛中她曾一度下地,但她“立地重系衣”,再次上去时,更不要别人帮助,以鸣铛为赌物,决心凭自己的能力取胜。她只求荡得秋千“与高树齐”,即使头上的宝钗落地也面无惧色。这种敢斗争胜的意识实在可敬可佩。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精华 ·推荐

热点 ·排行

  • 月排行
  • 周排行
  • 日排行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