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5 18:12
[341]
我们先从最重要的一个说起。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构是由朱棣本人设立的但这个新机构的设立者朱棣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十年之后它会成长为一个可怕的庞然大物庞
大到足以威胁皇帝的地位和权力。
这个机构就是内阁。
永乐初年被政事累得半死不活的朱棣终于无法忍受下去了他总算领教了自己老爹朱元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神自己纵然全力以赴没日没
夜的干工作还是很难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他任命解缙等七人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这七个人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内阁自此之后朱棣但凡战争、用人、甚至立太子这样的事情都要与这七个人讨论方作决定其职权责任不可
谓不大。
但出人意料的是内阁成员的官职却只有五品远远低于尚书、侍郎等中央官员这也是朱棣精心设置的他对内阁也存有一定戒心为防止
这七个人权势过大他特意降低了这些所谓阁员的品衔他似乎认为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控制内阁。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错了。
谁也料不到这个当初丝毫不起眼的小机构最终竟然会成为明帝国统治的中枢当年官位仅五品的阁臣成为了百官的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
这个机构的生命力竟然会比明朝这个朝代更长!
它已经由一个机构变成了一种制度在此之后的五百余年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中国封建政治制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在我们之后的叙述中这个机构将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文章中无数忠臣、奸臣、乱臣都将在这个舞台上表现他们的一生。
内阁固然重要但下一个机构的知名度却要远远的大于它这个朱棣出于特殊目的建立的部门几百年来都笼罩着神秘色彩它的名字也经常和
罪恶、阴谋纠缠在一起。
这个部门的名字叫东厂。
我们前面曾提到过锦衣卫这个特务部门虽然此部门一度被朱元璋废除但朱棣登基后不久便恢复了该部门的建制原因很简单朱棣需要特
务。
像朱棣这样靠造反上台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很虚的自己搞阴谋的人必然总是认为别人也在搞阴谋为了更加有效的监视百官他
重新起用了锦衣卫。
但不久之后朱棣就感觉到锦衣卫也不太好用毕竟这些人都是良民出身和百官交往也很密而朱棣本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科学精神
认定这些人也不可靠。
这下就难办了特务还不可靠谁可靠呢?
[342]
宦官
宦官最可靠虽然这些家伙没文化身体还有残疾(特等)大部分还有点变态心理(可以理解)但毕竟曾经帮助我篡位一直在我身边
所以信任他们是没错的。
就这么定了设立一个由宦官主管的机构向我一个人负责负责刺探情报有事直接向我汇报请示办公地点就设在东安门吧这样调动也
方便点。
至于名字既然总部在东安门就叫东厂吧。
永乐十八年(142o)朱棣设置东厂这个明代最大的特务机构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其权力之大、作恶之多、名声之臭实在罕有匹敌。
由于其机构位于东安门所以被命名为东厂家住北京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去原址看看具体地址是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北部名字还叫东厂
胡同。
东厂设立之初便十分有气派主要反映在东厂的关防印上别的部门官印只是简单写明部门名称而已东厂的关防印却大不相同具体说来是
十四个大字:“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虽然语法不一定通畅却十分有派头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印记还兼具一定防伪作用毕
竟街头私刻公章的小贩要刻这么多字花费的力气会更多收费也更贵。
最初东厂只负责侦查、抓人并没有审判的权利抓获人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后来为了方便搞冤假错案东厂充分挥积极
性也开办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设置有千户、百户、掌班、领班、司房等职务但具体干活的是役长和番役他们职责很广什么都管什么都看朝廷会审案件东厂
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上班东厂派出人员坐班六部的各种文件东厂要派人查看;这还不算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人还负责
市场调查连今天菜市场白菜萝卜多少钱一斤都要记录在案。
这些无孔不入的人不但监视百官连他们的同行锦衣卫也监视可见其权力之大。
能统率这么大的机构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东厂领也就成为了人人称羡的职业但这个职业有一个先天性的限制条件:必须是宦官(有得必
有失啊)。
东厂的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是宦官中的第二号人物。
[343]
第一号人物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当然了如果有人两者兼任那也是很正常的。
这些东厂的特务在刺探情报鱼肉百姓之余也有着自己敬仰的偶像和信条在东厂的府衙大厅旁边设置了一座小厅专门用于供奉这位偶
像。
相信大家也绝对不会想到这位拥有大量东厂崇拜者的偶像竟然是——岳飞。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东厂人员还在东厂大堂前建造了一座牌坊写上了自己的座右铭——百世流芳。
百世流芳相信他们是做不到了遗臭万年倒是很有可能而可怜的岳飞如果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把他当成偶像只怕也是高兴不起来的。
这里也要特地说明请大家不要相信新龙门客栈中的所谓绝顶太监高手之类的鬼话现实中的东厂太监手边也没有什么葵花宝典抓人逞凶等
大部分的具体事情都是由东厂太监手下的那些正常人干的。
自从这个机构成立后不光是朝廷百官倒霉连锦衣卫也跟着郁闷因为他们原本就是特务东厂的人却成了监视特务的特务锦衣卫的地位
大受影响。
在东厂成立之前锦衣卫也算是个有前途的职业许多“有志青年”出于各种目的纷纷投身于明朝的特务事业但东厂机构出现后其势头
就盖过了锦衣卫抢了锦衣卫的风头。
原因也很简单东厂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而且其领东厂掌印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人与皇帝的关系不一般也不是锦衣卫的领锦衣卫指挥
使能够相比的。
所以在之后的明代历史展中原本是平级的锦衣卫和东厂逐渐变成了上下级关系有些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掌印太监甚至要下跪叩头。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在明代的特务历史中有一位锦衣卫指挥使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第一次压倒了东厂这位指挥使十分厉害在他任指挥
使的时期内锦衣卫的威名和权力要远远大于东厂可见事在人为。
这位堪称明代最强锦衣卫的人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他的那个时代有着强大势力和深远的政治影响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他的一
生。
最后一个介绍的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的一个称谓——巡抚。
[344]
大家对这个名字应该并不陌生这个名称最初出现在永乐年间也算是朱棣的明创造吧实际上那个时候的巡抚和之后的巡抚并不是一回
事。
我们之前曾经介绍过朱元璋时期废除了中书省设置布政使司最高长官为布政使主管全省事务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长。本来布政
使管事也算正常但朱元璋有一个嗜好——分权他绝不放心把一省的所有大权都交给一个人于是他还另外设置了两个部门分管司法和军
事。
这两个部门分别是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最高长官为按察使和都指挥使。
老朱搞这么一手无非是为了便于控制各省事务防止地方坐大本意不坏但后来的事情展又出乎了他的意料这是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正
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
三个和尚没水喝。
虽然这三位长官的职权并不相同布政使管民政、财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挥使管军事但大家都在省城办公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处得
不好也是很麻烦的平日里三家谁也不服谁太平时期还好办万一要有个洪灾旱灾之类天灾如果没有统一调配是很麻烦的特别当时
还经常出现农民起义这种群众性活动没有一个总指挥来管事没准农民军打进官衙时这三位大人还在争论谁当老大。
为了处理这三个和尚的问题中央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中央派人下去管理全省事务这个类似中央特派员的人就叫巡抚。
要说明的是中央可不是随便派个人下来当巡抚的在论资排辈十分严重的中国能被派下来管事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一般来说这些巡抚都
是各部的侍郎(副部级)。
与很多人所想的不同在永乐时期中央官员序列中实际上并没有巡抚这个官名所谓的巡抚不过是个临时的官职中央的本意是派个人下去
管事事情办完了你就回来继续干你的副部级。
可是天不随人愿中央大员下到地方小事容易办要是遇到民族纷争问题和农民造反这些大事就不是一年半年能回来的了。要遇到这种事
情巡抚可就麻烦了东跑西跑一忙就是大半年这里解决了那里又闹逢年过节的民工都能回家过年而有些焦头烂额的巡抚却几年回
不了家。
[345]
本来只是个临时差事却经常是一去不返巡抚也有老婆孩子也有夫妻分居子女入学这些问题长期挂在外面也实在苦了这些大人中央
也麻烦往往是这个刚巡回来又有汇报何处出事地方处理不了需要再派周而复始也影响中央人员调配于是在后来的历史展中
巡抚逐渐由临时特派员变成了固定特派员人还算是中央的人但具体办公都在地方也不用一年跑几趟了。
既然说到巡抚我们就不得不说与之相关的两个官职。
巡抚虽然是大官却并非最大的地方官员事实上比巡抚大的还有两级这两级官员才真正称得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明朝政府确定了巡抚制度后又出现了新的难题因为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们经常会变换地点也就是所谓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算是游击战
的一种山东的往河北跑湖北的往湖南跑遇到这种情况巡抚们就犯难了。比如浙江巡抚带着兵追着起义军跑眼看就要追上结果这些
人跑到了福建浙江巡抚地形不熟也不方便跑到人家地盘里面去就会要求福建巡抚或是都指挥使司配合如果关系好也就罢了算是帮你
个忙。关系不好的那就麻烦了人家可以把眼一抬:“你何许人也贵姓?凭什么听你指挥?”
为了处理这种情况中央只得再派出更高级别的官员(一般是尚书正部级)到地方去处理事务专门管巡抚。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总督。
总督一般管两个省或是一个大省(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可以对巡抚令。
按说事情到这里就算解决了可是政策实在跟不上形势到了明朝后期如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猛人出来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排场是
相当的大人家手下几十万人根本不把你小小的巡抚、总督放在眼里正规军不小打小闹要打就打省会城市一闹就几个省总督也管不
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出场了疲于应付的明朝政府最后只得又创造出一个新官名——督师。这个官专门管总督农民军
闹到哪里他就管到哪里当然了这种最高级别的地方官一般都是由中央最高文官大学士兼任的。
[346]
以上三种机构或官职都是在永乐时期由朱棣创的其作用有好有坏我们在这里介绍它们是因为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还要经常和它们打
交道所以在这里必须先打个底。
与这些制度机构相比朱棣还给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样更加珍贵的宝物也正是这件宝物不但开创了永乐盛世还在朱棣死后将这种繁荣
富强的局面维持下去。
这件宝物就是人才。
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有作为的英明君主但综合来看朱棣比朱元璋在各个方面都差一个层次除了一点之外。
这一点就是看人才的眼光。
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朱元璋给他的孙子留下的那三个人事实证明这三个人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作用极其有限朱棣也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
三个人这三个人却与之前的齐黄大不相同。
他们是真正的治世英才。
由于他们三个人都姓杨所以史称“三杨”
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物且各有特长不但有能力而且有城府心计历经四朝而不倒堪称奇人下面我们就逐个介绍他们的传奇
经历。
第一个人博古守正杨士奇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著名盛世之一——仁宣盛世的第一缔造者恐怕还轮不到仁宣两位皇帝此荣誉实非杨士奇莫属因为如果没有他朱
高炽可能就不是所谓的明仁宗了。
这位传奇文臣活跃于四朝掌控朝政风光无限但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为了走到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至正二十五年(1365)杨士奇出生在袁州当年正是朱元璋闹革命的时候各地都兵慌马乱民不聊生为了躲避饥荒杨士奇的父母
带着他四处奔走日子过得很苦。在杨士奇一岁半的时候他的父亲杨美终于在乱世中彻底得到了解脱——去世了。
幼年的杨士奇不懂得悲伤也没有时间悲伤因为他还要跟着母亲继续为了生存而奔走上天还是公平的他虽然没有给杨士奇幸福的童年
却给了他一个好母亲。
杨士奇的母亲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人即使在四处飘流的时候她也不忘记做一件事——教杨士奇读书。在那遍地烽火的岁月中她丢弃了很
多行李但始终带着一本书——《大学》说来惭愧此书我到二十岁才通读而杨士奇先生五岁就已经会背了每看到此本人都会感叹新
社会就是好如果在下生在那个时代估计混到四五十岁还是个童生。
[347]
读书是要讲天分的杨士奇就十分有天分可读书还需要另一样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钱。
杨士奇没钱他的母亲也没钱。
没有钱就上不起私塾就读不了书就不能上京考试就不能当官毕竟科举考试并不是只考《大学》。
杨士奇和他的母亲就这样在贫困的煎熬中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洪武四年(1371)杨士奇的母亲改嫁了杨士奇从此便多了一位继父一位严肃且严厉的继父。
这位继父叫罗性他同时也兼任杨士奇的老师。
罗性字子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此人出生世家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名士且有官职在身性格耿直但生性高傲瞧不起人
杨士奇怀揣着好奇和畏惧住进了罗性的家当然也是他自己的家。
罗性是一个十分严厉孤傲的人对这个跟着自己新娶妻子(或是妾)一道进门却并非自家血亲的小孩并没有给什么好脸色。这似乎也是很自
然的事。
进入罗家后不久杨士奇就被强令改姓罗这似乎也很正常给你饭吃的人总是有着某种权力的。
杨士奇就这样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虽然改姓罗但毕竟不是人家的孩子差别待遇总是有的罗性也并不怎么重视他这
一点即使是幼年的杨士奇也能感觉得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小心翼翼尽量不去惹祸以免给他和他的母亲带来麻烦。
两年后年仅八岁的杨士奇的一次惊人之举改变了他的生活状况。
洪武六年(1373)罗家举行祭祀先祖的仪式还是小孩的杨士奇被触动了他想起了自己故去的父亲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也想祭拜自
己的父亲和亲人。
可是罗家的祠堂决不会有杨家的位置而且如果他公开祭祀自己的家人恐怕是不会让继父罗性高兴的。
这个年仅八岁的小男孩却并未放弃他从外面捡来土块做成神位的样子找到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郑重地向自己亡故的父亲跪拜行礼。
杨士奇所不知道的是他这自以为隐秘的行为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这个人正是罗性。
不久之后罗性找到了杨士奇告诉他自己看到了他祭拜祖先的行为还告知他从今往后恢复他的杨姓不再跟自己姓罗。
杨士奇十分惊慌他以为是罗性不想再养他要将他赶出门去。
[348]
罗性却摇了摇头叹息道:“我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希望你将来能够略微照顾一下他们。”
他接着感叹道:“你才八岁却能够寄人篱下而不堕其志不忘祖先你将来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将来你必定不会辱没生父的姓氏。”
罗性是对的有志从来不在年高。
自此之后罗性开始对杨士奇另眼相看并着力培养他供他读书。
如果事情就这样展下去杨士奇应该会通过各项考试最终中进士入朝为官因为他确实有这个实力但上天实在弄人。
仅仅一年之后罗性因罪被贬职到远方杨士奇和他母亲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然而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有志气的杨士奇却没有放弃希望
他仍然努力读书学习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
由于家境贫困杨士奇没有办法向其他读书人那样上京赶考图个功名为了贴补家用他十五岁就去乡村私塾做老师当时私塾很多没有形
成垄断产业每个学生入学时候交部分学费不用开学时去教务处一次**清如果觉得先生教得不好可以随时走人所以老师的水平是决
定其收入的关键学生多收入就多由于他学问根基扎实很多人来作他的学生但毕竟在农村贫困地区他的收入还是十分微薄只能混口
饭吃。
生活贫困的杨士奇和他的母亲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不久之后他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穷志不穷这条格言的意义。
杨士奇的一个朋友家里也十分穷困但他没有别的谋生之道家里还有老人要养实在过不下去了。杨士奇主动找到他问他有没有读过四书
这个人虽然穷点学问还是有的便回答说读过。杨士奇当即表示自己可以把教的学生分一半给他并将教书的报酬也分一半给他。
他的这位朋友十分感动因为他知道杨士奇也有母亲要养家境也很贫穷在如此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这样仗义实在太不简单。
少了一半收入的杨士奇回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他本以为母亲会不高兴毕竟本来已经很穷困的家也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但出乎他意
料的是母亲却十分高兴地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做不枉我养育你成*人啊!”
[349]
是的穷人也是有尊严和信义的正是因为有这样明理的母亲后来的杨士奇才能成为一代名臣。
杨士奇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在困难中不断努力在贫困中坚持信念最终成就事业。
人穷志不可短!
没有功名的杨士奇仕途并不顺利他先在县里做了一个训导(类似今天的县教育局官员)训导是个小官只是整天在衙门里混日子可杨士
奇做官实在很失败他连混日子都没有混成。
不久之后杨士奇竟然在工作中丢失了学印在当年那个时代丢失衙门印章是一件很大的事比今天的警察丢枪还要严重得多是有可能要
坐牢的。此时杨士奇显示了他灵活的一面。
如果是方孝孺丢了印估计会写上几十份检讨然后去当地政府自坐牢时还要时刻反省自己杨士奇没有这么多花样他直接就弃官逃跑
了。
杨士奇还真不是书呆子啊
之后逃犯杨士奇流浪江湖他这个所谓逃犯是应该要画引号的因为县衙也不会费时费力来追捕他说得难听一点他连被追捕的价值都不具
备此后二十多年他到处给私塾打工养活自己值得欣慰的是长年漂泊生活没有让他变成二混子在工作之余他继续努力读书其学术
水平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在度过长期学习教书的流浪生活后杨士奇终于等到了他人生的转机。
建文二年(14oo)建文帝召集儒生撰写《太祖实录》三十六岁的杨士奇由于其扎实的史学文学功底被保举为编撰。
在编撰过程中杨士奇以深厚的文史才学较好地完成了工作并得到了此书主编方孝孺的赞赏居然一举成为了《太祖实录》的副总裁。
永乐继位后杨士奇真正得到了重用他与解缙等人一起被任命为明朝任内阁七名成员之一自此之后他成为了朱棣的重臣。
与解缙相同他也不是个安分的人此后不久他卷入了立太子的纷争他和解缙都拥护朱高炽但与解缙不同的是他要聪明得多。
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杨士奇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他为人十分谨慎别人和他说过的话他都烂在肚子里从不轻易言泄密
他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却从不明显表现出来其城府可见一斑。
而杨士奇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35o]
虽然杨士奇精于权谋诡计但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滑头的两面派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夺位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了朱高炽一边并依
靠自己的智慧和忠诚最终战胜了政治对手将朱高炽扶上了皇帝的宝座。
永乐年间最为残酷的政治斗争就是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皇位之争在这场斗争中无数人头落地无数大臣折腰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双方各
出奇谋经过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斗争一直延续到朱棣去世的那个夜晚一个人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连夜出奔波一个月赶路报信
方才分出了胜负。
事实上不但杨士奇参加了这场斗争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三杨中的另外两个也没有闲着他们都是太子党的得力干将。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
会详细介绍这场惊天动地的皇位之争。
第二个人足智多谋杨荣
我们接着介绍的杨荣是三杨中的第二杨他虽然没有杨士奇那样出众的政务才能和学问基础却有一项他人不及的能力——准确的判断力。
杨荣洪武四年(1371)生福建人原名杨子荣(注意区分)他虽然没有深入虎穴剿灭土匪的壮举但其大智大勇却着实可以和后来的
那位战斗英雄相比。
与杨士奇不同他小时候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家里环境不错的他走的正是读书、应试、做官的这条老路。建文二年(14oo)他考中进士由
于成绩优秀被授予编修之职即所谓的翰林。
建文帝时代翰林院可谓书呆子云集之地这也难怪毕竟掌权的就是黄子澄、方孝孺那样的人上行下效也很正常。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杨荣这位优等生与他的那些同事们有很大的不同他实在不是个书呆子而应该算是一位心思缜密的谋士。
与杨士奇一样这个足智多谋的人也是在永乐时期才被重用的但他飞黄腾达的经过却很有点传奇色彩因为他凭借的不是才学而是一句话。
建文四年(14o2)朱棣终于打败了顽强的南军进入京城夺得了皇位现在他只剩下一件事要办——登基即位。
然而就在他骑马向大殿进时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
一个人站了出来阻挡了他的去路(迎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