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季文学网 目录 A-AA+ 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朗读 手机

             

夏日天空的记忆

徐东文集 by 徐东

2018-7-29 18:47


夏日天空是什么样的?在每一个人的眼里、心里或许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她天天都是老样子,而我觉得天空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我五六岁时住在哈军工,夏日里每当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朗,大地散满金色的阳光。我与小伙伴来到家属楼前空旷的场地,踏着场地上残存的积水追逐着空中飞舞的蜻蜓。那是一种黄褐色的蜻蜓,孩子们唤它——大头。

七岁时,我住在陕西秦岭北麓一处叫做青华山的地方。那时部队刚搬到这里,家属住在用土墙垒起的的简易平房,当时文化生活很单调。夏天吃过晚饭,人们只能搬出家里的小板凳,坐在房前聊天。当天黑下来后,夜空中繁星点点。小孩子望着一闪一闪的星星,会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带孩子的老奶奶就会讲:“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星星。”

当我十来岁时,每当夏日就会看到晴朗的天空,那蔚蓝色的天空,有时会晴空万里,没有一丝的云彩。我觉得天就应该是这样的,天空就是蔚蓝色的。那时在我的心里认为,天空是不会变的。

文革时期,我在报纸上看到,日本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其工业,致使污染严重,天空变成灰蒙蒙的。由于日本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见过蓝天,以至于在图画课上将天空全都画成灰色的。我当时觉得这不但十分好笑,而且有些不可思议。

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的天空也变得不那么蓝了,感觉最明显的是那时的矿区,比如陕西铜川。每当我驾驶车辆去铜川拉水泥,见到前方山沟里尘土漂浮、一片混沌,就知道快到铜川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调到邯郸,每次去峰峰拉水泥时也是这种感觉。当时峰峰人曾自我调侃道:“峰峰矿区尽招灰。”

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上世纪末我去石家庄,在高速上只要看到前方天地之间混沌一片,便知道就要进石家庄了。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很少有戴口罩的,更不知道什么是霾。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污染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强,企业和百姓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邯郸的污染治理逐渐显现成效,蓝天和白云渐渐出现了,而且好天气的天数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

今年战友们相约在内蒙凉城聚会,我驾车前往,走到山西怀仁时,即见到邯郸少见的蓝天白云让我欣喜不已,可惜为了赶路未曾停下细细观察。

八月的内蒙凉城,我看到草原上的蓝天白云,天穹就像是用整块的蓝宝石做成的,人站在其下,仰望自己的头顶再将目光慢慢移向天边,天空看上去浑然一体,通体湛蓝。而在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好像要比别的地方的云更加浓、更加白。草原在艳阳的照耀下,显得宁静、祥和。人静处其中,片刻便忘却世间的琐事,不由得呼吸舒缓,心旷神怡。我在这里静静地欣赏着我的天堂。

如今我回到了邯郸,邯郸的蓝天白云自然是无法与内蒙的相比,好在天空还在变化中,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或许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见到我小时候的蓝天白云,见到像内蒙凉城那样的蓝天白云。

徐东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上一章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