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29 00:49
娲皇宫位于涉县中皇山上,是邯郸著名的名胜古迹。我退休前每年都会前往涉县出差,或是路过,或到涉县有关部门联系工作,算起来大概不下几十次。我虽然喜欢游览名胜古迹,但是因为公务在身,总是对自己说下回吧,日后一定有机会。如今退休了,今年心情好就与我爱人前往娲皇宫游览。
传说正当女娲为自己的发明高兴时,一场灾难却突然降临。原本一片祥和的宇宙,由于祝融与共工产生矛盾、发生战争,共工战败悲愤不已,撞向不周山,致使天塌了,地裂了,山林燃起了大火,大地一片汪洋。女娲看到自己创造的人类遭受如此大的灾难,难过极了,她决定挺身而出拯救人类。可是怎样才能补好残破的苍天呢?女娲想了又想,突然想起涉县中皇山一带是最好的炼石补天之地,于是她迅速来到这里,开始炼五色石修补苍天。果然,天上的窟窿很快就补好了。从这段神话传说看来,在女娲时代中国已经出现史前文明,起码人们已经具备相当水准的工程建造能力,这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具有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能力。后人为了感激女娲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为了纪念女娲,就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建起了娲皇宫。因为我是第一次到娲皇宫游玩,到了售票处,特意向一位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女士咨询上山路线,并问山路的坡度是否陡。那位女士非常热情地介绍:“山下有游览车,如果体力允许也可以徒步走到索道站台,换乘索道上山,到达索道终点后可以沿着山路前行,这段路基本是平路,只是最后要爬一段比较陡的坡。”我向那位女士道谢告辞,心想游览车和索道是什么样的呢?这时听到身后那位女士大声告诫:“游览车是开不到山上的,可以不坐游览车。”我连声谢谢,向她挥手告别。我与爱人随着众多游人,顺着园区内蜿蜒曲折、缓缓攀升的水泥路,向景区深处走去。路的两旁有人工种植、修剪、灌溉的花草和树木,走着走着在浓密的树林深处不时传来不知名的小鸟叫声,“叽叽喳喳”的煞是好听。继续前行又见到路近旁处,有三、两只大喜鹊,时而在树木之间穿梭飞舞,时而站在高枝“喳喳喳”地鸣叫。让人感到舒心喜庆。我在欣赏路边景色时,无意间发现路边的树枝、竹枝上有几条红色的细布条,开始我只以为是孩子们玩耍时绑上的,后来稍加留意,发现在沿途红色的细布条几乎是随处可见。心想这必定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当我们走到一处宽敞的场地,场地一旁有一排兜售各类旅游纪念品及食品的商铺。我上前打听索道站台,有人告知。我们按照其指点的路线前往,在路旁见到几辆电瓶车,得知这便是所谓的游览车。原来游览车从园区门口只能开到这里。我的心中暗暗感谢哪位售货的女士,若不是经她提醒,我们坐上这样的游览车却只能走到山脚下,那才是花冤枉钱了。我们来到了索道站台,索道是封闭的车厢,仅能坐两个人。索道速度较快不大适合老年人乘坐。不知道当初规划时是怎样考虑的,索道不是直接通往娲皇宫,而是通往旁边的山上。我们下了索道,通往娲皇宫的山路旁植被茂盛,一片郁郁葱葱。在山腰间较为平坦的路上,走了十来分钟绕过山坳和山梁,再攀上一段较为陡峭的坡,就来到了娲皇宫。娲皇宫于中皇山崖险峻陡峭之处。这处峭壁高约数十米,宽约数百米,崖壁上寸草不生,使得它在植被茂盛的中皇山中显得格外显眼。我想古代时生产力低下,人们是不大可能开凿这么大的一片崖壁,所以我认为此地应是若干万年前山体崩塌,裸露出笔直的山体。人们大概是在此处清理出地基,依山就势筑台修建娲皇宫。由于这块场地面积有限,致使娲皇宫的院落略显狭小,然而院内,娲皇阁(三阁楼)居中,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灵官阁一应俱全,有牌坊上书“娲皇古迹”,显得院内建筑小巧紧凑,不失为一处典型的中国庙宇式古建筑群。
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高达23米,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平时建筑靠向悬崖,铁索松弛,自然弯曲;若游客盈楼,楼体前倾,铁索即伸展绷紧,因而娲皇宫又被称作“吊庙”、“活楼”,其设计构思奇巧,堪称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
进了娲皇宫,随着人群依次游览各个宫内建筑,当我走到娲皇阁时,听到二层阁上有讲解员的讲解声,便想匆匆撵上,可惜上阁楼的木梯狭窄,仅能行走一人其余游人只能排队等候上楼。当我们爬上来,讲解员已经带着游客又上了三层。我心里着急,嘴上念叨:“可惜了听不清讲解员说些什么。”这时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主动搭话:“她在讲三奶奶呢,这是二奶奶,楼下是大奶奶。”老太太的山西口音较重,我只能听懂个大概。她说三个奶奶其实都是女娲。我指着女娲圣像问:“女娲捧着娃娃,是不是送子的意思?”老太太连忙摆手说:“不是的,这是女娲用手抟的泥人,最初世上的人都是女娲造的。女娲抟的泥人,需要在晴天晒干,有时阴天下雨女娲来不及收回还没晒干的泥人,泥人就会断掉胳膊腿,这世上也就有了残疾人。”我这才猛然联想起女娲造人的故事,说:“女娲了不起,是她创造了人类,孕育了华夏民族。”老太太纠正我的说法: “女娲不但造了人,连神仙和鬼怪精灵都是她创造的。所以不管你是什么神仙,不管你是什么妖魔鬼怪都要拜女娲。”我说:“对、对,女娲是始祖吗!”我无意中低头看到地上地砖,经年累月被游人行走的脚步摩擦,大部分地砖出现深浅不一的摩擦印迹,就对老太太说:“你看看,地上的砖都被摩成这样了,足见参拜女娲的人有多么多了!”老太太见我和她聊的投机,就告诉我今天来的人不多,有时候阁楼上都被人站满了,但是即使这样娲皇宫与后山相连的铁链子也不会绷紧,除非来的游客中包含了七个省的游客,那铁链子才会绷紧了。我呵呵一笑,但是不忍扫了老太太的雅兴,就顺口说了声:“神奇,真是神奇!”与老太太别过,继续我的游览。转完各处,我问人在什么地方可以烧香,有人告诉我在娲皇宫下方的平台上,来到烧香处见地上有一个宽、高各三十来公分的油缸,缸内注满了油,油面上有粗粗、短短的灯捻,灯捻燃着一团火。我点燃了自带的一把香,却不知道该将香插到哪里,有人指着一座两米多高小屋形状的建筑物,告诉我直接将点燃的香放入即可。我看那间小屋模样的建筑物,开一个小窗,屋内的香灰已经堆积到了窗口,便将香放了进去。站在一旁默默祷告,祈求女娲保佑。但见烟雾缭绕,院内不知是何处有人唱起了歌,歌声曲调平缓,可惜歌者带有口音,听不大清楚所唱歌词,想必是颂扬女娲功德。娲皇宫在歌声和烟霭中陡增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娲皇宫的院内,有一株树的树枝上栓满了红布条,勾起了我来的路上的疑问。我便向人打听这是什么讲究?别人说这也是一种祈福的方式,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红布条上,系在娲皇宫树枝上祈求女娲保佑自家的幸福和吉祥。转了几个小时了,我和我爱人准备下山了,却见山下又来了不少的游人,其中一对年轻的夫妇,男子怀里抱着一个幼儿。我上前打招呼:“这么小的孩子也抱上山了?孩子几个月了?”男子说:“八个月了。”我爱人很吃惊:“才八个月就抱着上山了?”男子见我们喜欢孩子,就停下脚步让我们看看孩子。我看见那孩子稚嫩的脸蛋,闭着眼睛,微张着小嘴,蜷着小胳膊腿,撰着一双小手,居然是在父亲的怀里睡着了。孩子睡得那么安详,就像女娲捧着的那个孩子。我不禁突发感慨:“山上的游客,一拨下山了,又有新的一拨上山了。世间的人类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下山的路上回想着此次游览的所见所闻,走了路爬了山,观了中皇山的风景,听了不少的民间传说,瞻仰了华夏始祖,可以说收获颇丰。不觉中产生联想,我华夏民族由此发祥,数千年来华夏儿女不惧艰辛,与天地奋斗,开创出中华伟业。愿女娲娘娘永远保佑我大中华。远处山上传来钟声,我停下脚步转回身体,仰望娲皇宫方向,心中默默祝愿:“女娲娘娘请你保佑我们的国家,保佑我们的家庭,保佑我们的子孙。”
徐东
2017年5月27日
据史料记载: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北齐文宣帝高洋做为东魏的大臣时,常常往来于如今的山西太原和河北临漳(古时称作邺城),为便于途中休息在此修建离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和鸟兽鱼虫,可是惟独没有人类,天神女娲就按照自己地模样抟黄土创造了人类。由于大地非常广袤,抟黄土造人又累又慢,女娲就将一根藤条伸到泥潭中,然后举起沾满泥浆的藤条向大地挥洒,这泥点溅落到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唐朝大诗人李白作《上云乐》赞曰: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蒙蒙若沙尘。
民间传说由于用手捏制的泥人精细,造出的人肢体强健头脑灵活,泥点子溅出来的就要差些。这倒也是符合人群个体体能、智能存在差异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