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春分

【原文】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夏、冬不言分者,盖天地闲二气而已。方氏曰: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
元鸟至。元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
雷乃发声。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
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阴电,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注释】

1、九十日,一个季节,这里指春季,一季有三个月,为九十日。

2、闲,限制、约束、防止、阻隔等意。

3、子时,夜里11时至1时;午时,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卯时,上午5 时至7 时。

4、薄,通迫,迫近、接近意。

5、《韵会》,黄公绍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编过一部《古今韵会举要》,简称《韵会》,是一部征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训诂的书。

6、《注疏》,即十三经注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注释版本,分别是《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论语·注疏》和《孟子·注疏》。

【小结】

春分的三种物候:“元鸟至”,“雷乃发声”和“始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