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雨水

【原文】

雨【去声】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獭祭鱼。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
候鴈北【《月令》、《汉书》作鸿鴈北】。鴈,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鴈自彭蠡而北矣。
草木萌动。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

【注释】

1、雨,这里读去声。

2、獭祭,又叫作獭祭鱼。獭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鱼排列在岸上,从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3、豺祭,豺在深秋时杀兽以备冬粮,陈于四周,有似人之陈物而祭,故称。

4、候鴈北,月令汉书作鸿鴈北。鴈,同雁。

5、泰,通的意思。泰是六十四卦之一。《易经·泰卦》上有“天地交泰”的句子。

6、萌,草木的芽,这里指草木发芽。

【小结】

雨水,一般在正月中旬。这里分别讲了“獭祭鱼”,“侯雁北”和“草木萌动”三种物候现象,对应雨水的三侯。

说明一点,从这一节起,不再做翻译。首先个人水平不够,翻译的很生硬牵强,并不能完整体现原文的意思,比起个人蹩脚的译文,还是古文直接看的舒服些。再者,不管外文还是古文,都应该提倡看原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