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6d0d0a6bcd244f6e954bcbe2061d01ec.jpeg

苏军T62坦克,图片来自网络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起,中苏关系就逐渐由冷淡转为对抗,由意识形态的斗争转化为武装冲突,对苏联的称谓也由老大哥变成苏修。

尤其是1966年以后,当年的斗争口号是:“打倒美帝!打倒苏修!”中苏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

那年头百姓家里没有电视,最主要的传媒便是报纸。到了1969年,报纸上关于战争的论述不外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口号。

当年放电影多数是在室外空旷的场地上,在正式放电影之前,一般会放演一段新闻简报纪录片。内容多是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新闻。那时经常播演中苏边境的纪录片,当画面上是夏天时,就会出现苏军的舰艇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上高速行驶,掀起层层波浪。当画面上是冬天时,冰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的江面上白雪皑皑,苏军的轮式装甲车碾压着冰雪,在中国边防军人身边横冲直闯,画面中气氛十分紧张。纪录片的画外音,不断地告诫人们,新沙皇的野心比老沙皇的野心还要大。新沙皇不但霸占老沙皇侵占的中国领土,而且还要侵占更多的中国领土。

1969年,当时我还不满十五岁。大概是四月份的一天下午,天色阴沉,我不记得是什么原因,无意间见到许多军人去大礼堂开会,我便跟着过去。大礼堂的大门关着,但是并未锁上,我推开虚掩的大门溜了进去。只见到大礼堂的台下坐满了军人,台上摆有一张三屉桌,桌上有一个麦克风,桌后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军人正在作报告。

我听了一会才明白了,正在作报告的军人是我们工程兵工程学院的干部,他是黑龙江虎林县人,二月份回老家探亲。他的报告大约有一、两个小时,由于这段往事距今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他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其中的一些情节我至今印象还很深。他大致说了以下的话。

“乌苏里江是南北方向的一条大河,也是中苏之间的界河,江的西岸是中国,东岸是苏联。珍宝岛是乌苏里江中位于主航道以西的一个小岛。在国际上界河的边境线划分,是以主航道为依据的,因为珍宝岛在主航道中方一侧,所以说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省虎林县虎头镇附近的一个村庄。今年二月我回家探亲,因为老家离珍宝岛很近,所以战备形势很紧张。我回家不久武装部的同志就来家找我谈话,要求我在探家期间参与当地的民兵训练和战备值班,并在必要时留下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我是现役军人保家卫国义不容辞,我当既答应武装部的要求,参加家乡民兵的活动。”

“民兵除了参加战备值班,训练执勤外,也参加文化大革命,当地的革命群众组织,经常进行反帝、反修的教育。展开对修正主义的大批判。”

“中苏之间的边境线并未正式划定,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的部分岛屿,中苏双方存在争议。珍宝岛就是其中之一。”

“在珍宝岛对面驻扎的苏军的基层指挥官中,有个叫做伊万的军官是个跛子,因为他积极反华,刚被晋升军衔,因此气头正盛。69年初春,伊万时常带队跨过乌苏里江中心线的主航道,来到珍宝岛,与我方正常巡逻的边防部队,发生肢体冲突。因此我边防战士非常讨厌这个家伙。”(我在查阅其他资料时,没有看到伊万是跛子的相关材料。但是作报告的军人确实是这样讲的。或许是中国老百姓鄙视伊万,故意糟蹋他吧。)

“3月2日,中国边防巡逻队在珍宝岛地区巡逻时,遭到苏军的阻扰。冲突中苏军首先开火,打死打伤中国官兵数人。我边防部队当即进行还击,在战斗中击毙苏军指挥官伊万等人,击伤苏军多人。同时击毁、击伤苏军军车多辆。苏军遭受严重损失后,退回苏联境内。”

“战斗结束,我军将苏军的尸体拉回我方江岸。苏军军官穿的是呢子大衣,档次比较高。士兵穿的是粗呢子的大衣,档次低,质量差。中国百姓挖苦的说,苏军士兵穿的是麻袋片。”

“经历了3月2日的战斗,当地群众组织义愤填膺,他们将苏军尸体立在江边,在尸体的脚下倒上水将其冻住,组织群众对其进行现场批判。远近的群众组织得知,纷纷到江边参加抗议活动。由于来的人多,只能将各个群众组织分成批次,昼夜进行抗议活动。到了夜里大批群众举着火把,沿江岸进行游行。群众手里的火把照亮了江面的积雪,映红江岸的天空。”

“苏军为了报复,在3月15日出动了坦克、装甲车,动用了大口径的火炮和火箭炮。我军为了加强防备也增加了兵力,中苏在珍宝岛地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战斗,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双方都有较大的伤亡,我军在战斗中击毙苏军上校军官、中校军官各一名,并摧毁了苏军大量的装甲装备。其中包括在珍宝岛附近江面上,击毁的一辆苏军T62坦克。”

“从3月17日起,中苏为争夺这辆被击毁的坦克,进行了多次的战斗。由于乌苏里江面视野开阔无遮无掩,要想将重达几十吨的坦克悄无声息的拖走,是根本不可能的。无论是哪一方想要拖坦克,必然会遭到对方的炮火攻击,因此谁也无法将坦克抢回。但是这辆坦克深入我国领土,距我方江岸较近,我军以炮火不断打击坦克四周冰面,江面冰层碎裂,最终苏军坦克沉入江中。我方趁苏军不注意,派潜水员带钢丝绳潜入水中,一头挂住水下的苏军坦克,一头挂在我方的拖拉机上,拖拉机以耕地为掩护,将被击毁的苏军T62坦克拖到中国的江岸上。当苏军看明白了,一切已经为时已晚,只能是暗自叹息了。至此,珍宝岛战斗胜利结束!”

1969年的中苏边境冲突,已经过去将近半个世纪了。中国早已结束文革,而苏联解体也几十年了。一切仿佛都已经过去了。唯有当年中国军人为了捍卫国家主权,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认分卷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看《西游记》的感悟

修鞋的经历

新兵连生活点滴

一次出车任务

赛里木湖赞

修相机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戈壁奇观

等待救援

海上生明月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怀念战友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下馆子的经历

大哥邀我去钓鱼

途中的午餐

一个东北军老兵

当年的那拉提

泰山游记

人生驿站

张家界掠影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磁县天子冢

母亲

涉县娲皇宫

紫山与赵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满江红 盼重逢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七律怀念毛主席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夏日天空的记忆

七律 国庆吟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重游军事博物馆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秦岭山中打野猪

雪天逮野兔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奸臣王莽升迁记

乱臣王莽篡国记

默认分卷

乱臣王莽篡国记

奸臣王莽升迁记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雪天逮野兔

秦岭山中打野猪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重游军事博物馆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七律 国庆吟

夏日天空的记忆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七律怀念毛主席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满江红 盼重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紫山与赵奢

涉县娲皇宫

母亲

磁县天子冢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张家界掠影

人生驿站

泰山游记

当年的那拉提

一个东北军老兵

途中的午餐

大哥邀我去钓鱼

下馆子的经历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怀念战友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海上生明月

等待救援

戈壁奇观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修相机

赛里木湖赞

一次出车任务

新兵连生活点滴

修鞋的经历

看《西游记》的感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