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天子冢

邯郸,在中国算不上一个大的城市,但是被问到到中国的成语之乡,被问到中国数千年来没有改名字的城市,能够回答出:“是邯郸。”恐怕就不是少数人了。如今在邯郸稍有些文化的人,随口说几个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更不是什么稀罕之事了。

邯郸历史虽然悠久,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留存下来的文物古迹非常稀少,有些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留存下来的,就仅剩下一个美好的传说了。但是在邯郸的磁县却有一处古迹—天子冢,又称“太上冢”、“平顶山”,位于漳河以北前港村东南1500米的岗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是北朝墓群中的一座,现存高50余米,直径120余米,在北朝墓群中是最高、最大的墓冢。

今年2月4日,我驱车前往游历了一番,那日恰逢当地过会,墓地西侧的空地及道路旁停了近二十辆游客的车辆,从停车场至墓冢园地南门,沿途当地小商小贩一家挨着一家,摊主们高声吆喝自己的货物。俨然是一处热闹的市场。

墓地被围墙圈着,参观的人员须从南门购票进入。我们上前一问今日逢会门票优惠,两元一张,价格确实不贵。

据史料记载,墓中主人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元善见鲜卑人,今天的人们几乎不知道鲜卑人是怎么回事了。因为鲜卑人作为独立的民族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已经融入汉族了,据说现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与鲜卑族是有些渊源的,比如锡伯族。在当年鲜卑人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中是一支强大的力量,曾经统治中国北方。据说就连唐朝李渊、李世民都与鲜卑人有血缘关系。说起元善见的曾祖父更是大大的有名,他便是魏孝文帝,魏孝文帝对中国的重大贡献,是其在位期间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汉化改革,为此专门将国都迁往洛阳,要求少数民族的贵族带头学习汉族的文化,学汉文、穿汉服,用汉姓。因此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使北魏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从而巩固和增强了国家实力。从那时起到如今一千四、五百年过去了,我国北方的汉人中或多或少都可能会有鲜卑人的血脉。

历史的发展难以预料,到了魏孝文帝的孙子辈,朝廷大权已经被权臣高欢掌控。元善见登基时,年仅十一岁,不得不成为高欢的傀儡。东魏孝静帝忍受了十数年的屈辱,最终还是被高澄(高欢的儿子)设宴毒死。其实元善见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史书记载,“帝好文,美容仪。力能挟石师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嘉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从容沉雅,有孝文风。”译成白话文:“皇帝(元善见)爱好文学,仪表端庄漂亮。力气很大,能用胳膊夹着石狮子越墙,精于射箭。酒宴中命群臣赋诗,从容儒雅谈吐不凡,有他的曾祖父孝文帝的风采。”以元善见的聪明才智若不是时运不济,或许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如若不是高欢等人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其能力做个大臣、将军的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1994年5月香客集资,修建了天子冢前后台阶步道便于登顶,其中后边台阶步道高23.9米,宽5米,109阶,平均每阶高约21公分,台阶步道与地面呈50度角。在这里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但是必须2个人以上才能感受这一现象,参与游戏的人应该分为两拨以上,彼此拉开一定距离否则就无法听到,当然弄出响声的那拨人也是听不到水声的,一方弄出响动,在一定距离之外的另一方才能听到水声,响声越大,水声越大。如在台阶上燃放鞭炮,水声更响。据说在任何一个台阶都能听到“步步登台阶,水声丁冬响”的神奇音乐。我是在台阶步道的上方时,听到下方攀登者的脚步声,不过声音像是汩汩的水声。有专家初步研究认为,台阶步道为青砖白灰砌成,毛面,未抹平处理,形成等距而均匀的石灰凹槽,犹如琴键,因此形成多个均匀的声波反射和折射面;台阶步道两侧建有1米高的毛面青砖护栏墙;位于台阶步道左上方有仿古建筑观音阁,其屋顶也形成了多个均匀的声波反射和折射面。上述三个独特的建筑结构,构成了声波重复反射、折射的特殊环境,使台阶上的脚步声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多种声波的合成,形成高频合声,遂使低频的脚步声幻化为高频的水声。但是形成这种效果的因素非常复杂,有很多细节性的问题还有待探究。

因此说天子冢台阶步道水响现象,是香客们无心插柳的巧事,也可以说是科学未能给出答案的自然趣事,还可以说是上天回报香客“福音”。

如今的天子冢上香客们添加了不少的小庙和神龛,小庙中香案前摆有功德箱,香客们焚香祷告,磕头跪拜显得挺热闹。什么孙大圣、狐仙、奶奶、娘娘不一而足,总之是各路神仙大聚会,哪怕是有冤有仇神仙精灵,在此也可以比邻而居、相安无事。让人感到几分滑稽。其实世上本无神,所谓神仙,或许原先也曾是凡人,只不过被有心人刻意宣扬,着力美化和神话了。以致我等凡人信以为真,顶礼膜拜。毛主席对于那些热衷于造神的有心人,曾给于贴切的评价:“想要捉鬼而借助钟馗。”

参观结束了,可是我思绪无法停顿也无法平静下来,联想到邯郸的古往今来让我感叹:大多数邯郸成语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后世也偶然也产生过新的成语,但是比起当年只能说是寥寥了。如今人们更不会指望邯郸再出现什么新的成语,这太难了。以今天的情势,连一处古迹都没能好好地保护和利用,能将先人留下的遗产传承下去就已经是不易了。

徐 东

2017年2月15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认分卷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看《西游记》的感悟

修鞋的经历

新兵连生活点滴

一次出车任务

赛里木湖赞

修相机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戈壁奇观

等待救援

海上生明月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怀念战友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下馆子的经历

大哥邀我去钓鱼

途中的午餐

一个东北军老兵

当年的那拉提

泰山游记

人生驿站

张家界掠影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磁县天子冢

母亲

涉县娲皇宫

紫山与赵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满江红 盼重逢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七律怀念毛主席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夏日天空的记忆

七律 国庆吟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重游军事博物馆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秦岭山中打野猪

雪天逮野兔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奸臣王莽升迁记

乱臣王莽篡国记

默认分卷

乱臣王莽篡国记

奸臣王莽升迁记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雪天逮野兔

秦岭山中打野猪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重游军事博物馆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七律 国庆吟

夏日天空的记忆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七律怀念毛主席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满江红 盼重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紫山与赵奢

涉县娲皇宫

母亲

磁县天子冢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张家界掠影

人生驿站

泰山游记

当年的那拉提

一个东北军老兵

途中的午餐

大哥邀我去钓鱼

下馆子的经历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怀念战友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海上生明月

等待救援

戈壁奇观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修相机

赛里木湖赞

一次出车任务

新兵连生活点滴

修鞋的经历

看《西游记》的感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