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馆子的经历

我小时候住在西安附近,距市里有30多公里,63年后那时国家刚刚度过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逐渐转好,父母偶尔会带上我们兄妹去市里游玩。所谓游玩不过是进城上趟公园,看场电影,逛逛百货或照张相片,当天去当天回。今日看起来不过是来去匆匆而已。

去了市里自然要吃顿午饭,那时饭馆没有私人开的。我们家一般爱去一家经营小笼包子饭店。这家饭店的位置因年头长了,我的记忆有些模糊。大概是在解放路靠近和平门的地段路西。在当年看来这家饭店颇具规模,比起一般的小饭馆要大得多。饭店的大厅约有七八米宽,十余米长。饭店门就在大厅的东南边,大厅显的很高,因为是老式建筑窗户较小,白天又不开灯显的大厅里面比较暗。厅内约有八九张大圆桌,桌边围着一圈椅子。我们家去过几次,知道这里到了饭口,去得稍晚便找不到无人坐的桌椅了,只能站在吃饭的人身后等待。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坐下的人是不会顾忌他人站在身后,反而会觉得自己庆幸和自豪。如若是现今必然觉得多有不便,但是在当年人们是不在意这些,只顾着自己大快朵颐。我若是站在他人之后看着别人吃饭,嘴里就会不知不觉地流出口水,然后自己再咽了下去,无奈的听着自己的肚子咕咕叫。我家为了免去等待吃包子的尴尬,一般会尽量早些去。

小笼包子的笼屉直径约20余公分,一层笼屉高大约有七公分左右里面没有笼布,而是铺着一层像松树针似的棕色的东西。包子的大小像大一些的象棋子,当服务员将小笼包端上后,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子自会香气扑鼻。这里的小笼包子皮是富强粉做的,大概是没有添加剂,当年富强粉雪白细腻自身就有一种淡淡的香甜味,比起现在的富强粉要强多了。小笼包子皮很薄却又很筋道,吃的时候从外边就可以看出包子馅的颜色。这儿包子的馅大且油滑、鲜嫩,有海鲜的、猪肉的多样品种。我们家一般是要猪肉馅的小笼包子,每次吃包子我都会觉得特别的香,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吃得饱饱的。当年的人不会嫌油大,也没人提倡少肉多素,因为平时一般人是舍不得吃肉的。我们小孩子逮住机会只管吃个够,因为下回再想吃这包子,就不知要等到何日了。

饭厅不会为客人准备餐巾纸,吃完之后大人就会赶紧地掏出手绢替我们擦擦嘴和手,不然小孩子就可能会自己用袖口解决了。我不知道包子是多少钱一斤,但是当时的的猪肉也就八毛钱,想必一斤包子不会超过一元吧。

67年后,学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开课了,什么时间能够开课谁也说不清楚。反正老师们不知道,她们也很长时间没有正常上班了,校长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校长早就靠边站了。

不上学的日子对孩子们来说真是“幸福”的日子,女孩子在干什么我是不大清楚,男孩子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上山、下河、打鸟、钓鱼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不就向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小时候一样,去偷邻村老秦爷树上的水果。也有的骑个车子去灵感寺或秦都镇逛集。当然偶尔也有结伴骑着自行车去西安市玩的。我家有辆德国产的钻石牌自行车,骑车外出自然方便。有时候我也会与同学骑上自己的车子去西安市,到了西安,我再也没有去吃小笼包子,总是怕太贵了。

有一次我独自骑车子去西安市,由于没有手表玩着玩着就过了吃饭的时间,直到肚子饿了才想来,沿街走了一大截路,总算是找到了一家饭馆。进了饭馆见饭堂中没有一位顾客,在饭堂的一角一位穿着白色工作服胖乎乎的饭店服务员,正坐着凳子趴在桌上打盹,我问了一声:“有什么饭?”那位服务员抬起身扭过头扫了我一眼,就继续趴下睡,我看无人搭理就接着喊有人吗?从厨房里走出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服务员,冲我大叫一声:“喊什么!”我忙说要四两米饭,一份炒肉丝,一碗鸡蛋汤。她一脸不高兴的嘟哝了一句:“交钱!”我忙走过去交上钱和粮票,自己再回来找张干净些的桌子在一旁坐下,之后我就用两眼一直盯着厨房的门口。

忽然听到“刚当”一声,那位女服务员喊道:“端饭!”我这才注意到厨房与饭堂之间的隔墙上,有一个一尺见方的比起机枪眼大不了多少的窗口,窗口的台子上放着一碗米饭,我忙过去端起米饭再往里一瞧,大师傅还在炒菜。只得端着饭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接着等,我摸摸饭碗还好不是太凉的,过了会又听到“刚当”一声,我忙跑过去端炒肉丝,并冲厨房喊了一声:“师傅,还有鸡蛋汤没上。”我这时也饿得差不多了,回到桌旁坐下,连忙端起饭碗就吃了起来,我吃了一半觉得米饭太干,口里又渴,就朝着小窗口跑了过去说:“还有鸡蛋汤!”,厨房内无人应答,我只得回来接着吃饭,饭都吃完了鸡蛋汤还没上。没办法我就走到厨房门口,朝里一看,好吗,偌大的厨房空无一人,我又喊了两声依然无人答应。想必大师傅和服务员已经从后门走了,再看墙角那位值班的胖服务员鼾声大作睡的正香,这钱也交了汤还没上,这算是怎么回事?无奈我自己走进厨房,厨房的地上又黏又滑,真不知道有多久没有清扫了。我见案板旁有一个大铝盆,盆中还有半盆鸡蛋汤,我冲着饭堂高声大喊:“我不管了,我自己盛鸡蛋汤了!”我找了一个稍微干净一些的大碗,洗了洗就盛了一大碗,站在厨房里端起就喝。一喝觉得这味还行,汤也是不凉不热。我还真的渴了,于是又盛了半碗一气喝完,把大碗往案板上一撂,走人了。

在今天百姓或与三五好友相约路旁大排档,或举家共赴高级饭店,在外就餐早已成为寻常之事,但是谁也不可能再有我当年下馆子的经历了,因为时代变了一切早已过去,一切都成为了历史。

徐 东    

2016年12月4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认分卷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看《西游记》的感悟

修鞋的经历

新兵连生活点滴

一次出车任务

赛里木湖赞

修相机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戈壁奇观

等待救援

海上生明月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怀念战友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下馆子的经历

大哥邀我去钓鱼

途中的午餐

一个东北军老兵

当年的那拉提

泰山游记

人生驿站

张家界掠影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磁县天子冢

母亲

涉县娲皇宫

紫山与赵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满江红 盼重逢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七律怀念毛主席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夏日天空的记忆

七律 国庆吟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重游军事博物馆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秦岭山中打野猪

雪天逮野兔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奸臣王莽升迁记

乱臣王莽篡国记

默认分卷

乱臣王莽篡国记

奸臣王莽升迁记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雪天逮野兔

秦岭山中打野猪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重游军事博物馆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七律 国庆吟

夏日天空的记忆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七律怀念毛主席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满江红 盼重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紫山与赵奢

涉县娲皇宫

母亲

磁县天子冢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张家界掠影

人生驿站

泰山游记

当年的那拉提

一个东北军老兵

途中的午餐

大哥邀我去钓鱼

下馆子的经历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怀念战友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海上生明月

等待救援

戈壁奇观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修相机

赛里木湖赞

一次出车任务

新兵连生活点滴

修鞋的经历

看《西游记》的感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