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陕西关中地区每到六月初,便进入了三夏大忙时节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几乎是全靠人力进行收割,农民为了不误农时,一到三夏大忙就得没明没黑的干。在这时国家会要求各行各业只要有条件的,都要抽出人力支援三夏工作。

我当年住在陕西省长安县,虽说是部队大院,也要尽一份力支援三夏。记得大概是从小学三年级起,一到夏天学校里就会动员学生积极地参加三夏劳动,学校教育学生:“农民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在夏收劳动中要仔细检查麦地,把掉在地上的每一只麦穗都捡回来,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其实当年做任何事情都不用怎么做动员,只要学校一句话,学生们就会遵照执行,家长也绝对不会存有异议。

记得小学时我们是去西边的陈村劳动,在三、四年级时由于我们还小,只能是捡麦穗。那时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老农来到刚收割过的田里,大家散开,各自去田里捡麦穗。我习惯用右手拾起麦穗交到左手攥起来,当左手攥满了,右手再尽量多捡几个,就将手里的麦穗送到老农的担笼里。(担笼是陕西方言,是一种小筐子。)

六月份天气已经很热了,头顶烈日在地里捡上一会就会出汗了。社员会用扁担挑着两只盛满开水的木桶送到地头,招呼学生们喝水。这种开水喝上第一口总觉得味道有点怪,想了一下就明白了,那是水煮木头的味道。学生们喝些水稍事休息就接着捡麦穗了。几天下来我倒不觉得特别累,只是浑身上下全都晒得黑幽幽的。

到了五、六年级我们已经不满足捡麦穗了,反复跟老师要求割麦子,老师和老农协商后允许我们割麦子了,同学们得知十分开心。农民带我们去麦田时,会带上一些镰刀和一块磨刀石。陕西镰刀的把长而弯曲,镰刀把的头部铆接着一条长约七、八寸的木条,木条之上有几个固定镰刀片的小扒钉,镰刀片就插在上面。

老农先是给我们做割麦子的示范,然后再将镰刀发给大家。我们模仿着老农的架势,半蹲着腿,弯着腰,左手笼来麦竿夹在腋下,右手持镰对着麦竿的根部割去。刚开始动作不熟练,加上麦芒扎到身上又刺又痒,有些不习惯,无法按照要求去做。老农对我们的割麦动作也不满意,总是跟在身后用陕西话强调:“镰放平,茬割低。镰放平,茬割低!”我们在农民的指导下,体会、练习着割麦子的动作,逐渐掌握了割麦子的要领,不再是挥起镰刀砍,而是将镰刀伸到麦竿根部的前面再向回割。有的同学还能像模像样地割起走镰了。(走镰是一种割麦子的动作,收割速度快。)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顾不上擦汗水,也不再怕麦芒扎在身上的刺挠了。

老农看我们基本掌握割麦子的要领后放下心来,回到地头的树荫下,掏出尺把长的旱烟竿蹲在地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磨镰刀刃。我请老农给我磨镰刀时,见到老农将镰刀刃从镰刀架上抽下来,在磨刀石上蘸上一点水,便细细地磨起来了。我在一旁喝着带有煮木头味道的水,不知道怎么搞的,这样的水喝多了,喝惯了,好像觉得还不算太难喝。

说实话割麦子要比捡麦穗累多了,可是现在对当年的劳累已经淡忘了许多,记忆中更多的是劳动中的快乐。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收麦子早就实现机械化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了,各行各业也不用再去支援三夏了。

儿时参加三夏劳动的经历,现在变成了老友们交谈时的一段趣闻,变成了一段对儿时生活的美好记忆。

徐东

2018年3月2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认分卷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看《西游记》的感悟

修鞋的经历

新兵连生活点滴

一次出车任务

赛里木湖赞

修相机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戈壁奇观

等待救援

海上生明月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怀念战友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下馆子的经历

大哥邀我去钓鱼

途中的午餐

一个东北军老兵

当年的那拉提

泰山游记

人生驿站

张家界掠影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磁县天子冢

母亲

涉县娲皇宫

紫山与赵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满江红 盼重逢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七律怀念毛主席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夏日天空的记忆

七律 国庆吟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重游军事博物馆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秦岭山中打野猪

雪天逮野兔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奸臣王莽升迁记

乱臣王莽篡国记

默认分卷

乱臣王莽篡国记

奸臣王莽升迁记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雪天逮野兔

秦岭山中打野猪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重游军事博物馆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七律 国庆吟

夏日天空的记忆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七律怀念毛主席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满江红 盼重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紫山与赵奢

涉县娲皇宫

母亲

磁县天子冢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张家界掠影

人生驿站

泰山游记

当年的那拉提

一个东北军老兵

途中的午餐

大哥邀我去钓鱼

下馆子的经历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怀念战友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海上生明月

等待救援

戈壁奇观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修相机

赛里木湖赞

一次出车任务

新兵连生活点滴

修鞋的经历

看《西游记》的感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