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由于父亲调动工作,我的家多次搬迁,因此我从小就有过坐火车的经历。第一次的记忆大概是我四岁多的时候,自那以后,我不知道坐过都少次火车。今日回想起来不同时期,坐火车的经历和感受大不相同。

006zikVLzy7iWfEEdFz25&690.jpg

第一次我还太小,只是记得火车上没有我喜欢吃的馒头,只有大米饭,好在餐车有我爱吃的鱼。另外就是隐隐约约听说我们去的地方有一条黑龙。

第二次的记忆就完整了一些,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哈军工五系迁往西安。我们途中看着窗外的风景,听着大人们说沿途的地名和风土人情。他们说的许多地名,我都没有印象了,只记得大人们说:“过黄河了。”因为在此之前我早就听说过黄河。

我们当时坐的是软卧,小孩子把车厢当成自己的新家,高兴地在车厢里跑来跑去。当我们饿了就向父母要点饼干,这种饼干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饼干。多年后有一次我对母亲说,在火车上吃的饼干最好吃。母亲说那是玉米面做的,我听了很吃惊,玉米面怎么会这么好吃。当我大了些终于明白了,困难时期不论是粗粮、是剩饭,吃起来都好吃。

七十年代我当兵了,部队坐的火车基本都是闷罐子,坐闷罐子的优点是,打开背包人人都有“卧铺”,乘车期间没有工作,如同放长假,大家可以在车上聊天、打扑克一切随意。不过坐闷罐子的缺点也很明显,上厕所太不方便。

复员后我在西安工作,我的父母住在邯郸,每次探家我必坐西安的始发车,这样可以有个座,可以与邻座聊天,天南地北,胡侃乱论,一路上不会寂寞。可是回西安就可怜了,邯郸没有始发车,上车就没有座。上车后我只得问那些有座的乘客:“你到哪里去呀?”“你在哪里下车呀?”遇到心眼好的,会告诉你他到哪里去。遇到那些心眼不咋样的,要么不搭理你,要么说:“终点站。”让你绝了念想只能再寻他处。

一旦得知一位有座的乘客将要下车,且他的身边没有其他等候座位的人,你就可以站在一旁听他们的八卦。不管你喜欢与否,你必须坚持站在那里,直到坐着的乘客有人下车。

八十年代我到北京上学,每年的寒暑假,“五一”、“十一”都会回邯郸,列车上的情况与之前大同小异,不过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落实,农村剩余劳力以各种形式与其祖辈耕作的土地分离开,车上出现了许多的农民工,他们背着铺盖卷,扛着大包小包,提着超大的编织袋来到列车上。他们带的东西多,行动不方便,加上他们多是从小地方上车,往往没有座。好在他们能吃苦,只需在门口、过道随便找个地方将就下来就行了。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希望找到座位,就将自己带来的行李当作座位,随遇而安了。

九十年代,火车上拥挤的情况更加严重,尤其是春节。据出差回来的同志讲,上不了车只得爬窗户,上了车没有座位了,有时连站的地方也很难找。极端的情况下厕所里也能挤下几个人。这哪里是旅行简直是受罪,以至于很多人一提坐火车就打怵。

那时节,即使是火车站广场、售票厅、候车室到处人满为患,人们为买票作难,为上车着急。有的人连续倒车,旅途劳累,就在椅子歪斜的睡下,更多的人则是坐在自己的行李上无奈的等待。

尽管那些年国家不断地对铁路进行改造,不断地对火车运输进行提速。铁路方面一到春运期间就大量增设售票窗口,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巨大,在那些年外出打工的人群快速扩大,其速度远大于铁路运输能力的增长速度。以至于尽管实施了各种的改进措施,依然难以改善乘车难的局面。这种局面直到中国铁路运输装备技术实现了重大更新,动车和高铁大批量的投入才逐渐得到改善。

前几年我乘过高铁,车票是在网上订的,省去了排长队购票的麻烦,高铁车站宽敞明亮,候车室座位充足、环境优雅。上高铁后,座位的档次也提高了。最大的感触是速度大为提高,车速常保持300公里以上。唯一觉得有些不足的是,车座之间的距离稍小一些,身体肥大的人或许感到有些拘束。

近日去了一趟北京,尽管还是春运期间,上车后车厢中依然有大量的空座。不过感到的最大变化,是乘客之间除了同行的熟人外,相互之间很少交流。乘客入座后,每个人不是手捧着手机,就是将手机架在桌上,耳朵戴上耳机,眼睛盯着手机屏幕,专心致志看视频。我观察了一会,见他们有的不时地翻动视频页面,有的看着、看着脸上露出笑容。尽管我不知道他们看的是什么内容,也听不见他们视频中声音,但是我从他们的表情中能看到他们内心的愉悦。

现在乘客随身携带的行李,多是美观大方的旅行箱,极少有扛着大包的乘客,因此很难仅从外表来识别乘客是城市人还是乡下人。我无意间发现,当年共产党消灭城乡差别的宏远终于实现了。

中国在不知不觉中进步,只有当我们回头望去,看看我们几十年走过的脚印,每一步都是向着前方迈进,这时才能发现国家与社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相信只要中国的国际形势不发生重大的变化,按照中国目前既定的目标继续发展,中国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徐东

2018年3月16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默认分卷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看《西游记》的感悟

修鞋的经历

新兵连生活点滴

一次出车任务

赛里木湖赞

修相机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戈壁奇观

等待救援

海上生明月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怀念战友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下馆子的经历

大哥邀我去钓鱼

途中的午餐

一个东北军老兵

当年的那拉提

泰山游记

人生驿站

张家界掠影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磁县天子冢

母亲

涉县娲皇宫

紫山与赵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满江红 盼重逢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七律怀念毛主席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夏日天空的记忆

七律 国庆吟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重游军事博物馆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秦岭山中打野猪

雪天逮野兔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奸臣王莽升迁记

乱臣王莽篡国记

默认分卷

乱臣王莽篡国记

奸臣王莽升迁记

在我的记忆里,1969年珍宝岛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

雪天逮野兔

秦岭山中打野猪

野生动物生死相搏的小故事,四则

锄奸,桃园集—诱敌(7)

锄奸,桃园集—重要情报(6)

锄奸,桃园集—黄德贵的汇报(5)

锄奸,桃园集—接受审查(4)

锄奸,桃园集—战士归队(3)

锄奸,桃园集—脱险(2)

锄奸,桃园集—刘庄遇袭(1)

几十年来中国的进步,人们若有心,必定会有感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二)

我在湖北当兵第一年的生活片段(一)

我记忆中的哈军工和文庙幼儿园

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糊涂人又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心中的愿望——观海上日出

山东荣成天鹅湖的前世今生

窗外浮云带来的遐想

人的生老病死及其其他

重游军事博物馆

只要你努力的工作,人们就会感激你,向你道声辛苦了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在美国有的人很友好,有的人很热情,但是也有例外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三——交通管理

对美国公路交通的观察之二——公路

在美国看公路交通工具——汽车

入住旧金山华人家庭旅舍的经历

听时事评论的往事

满江红 科技强军赞

七律 国庆吟

夏日天空的记忆

凉城战友聚会散记

七律怀念毛主席

怀仁县城见闻

游晋祠

怀仁县城见闻

满江红 盼重逢

七律 建军九十年纪念

紫山与赵奢

涉县娲皇宫

母亲

磁县天子冢

访刘广营主席像纪念广场

浅谈人的忧患意识

我的记忆——潇潇小时候的故事

我对孩子童年的记忆

张家界掠影

人生驿站

泰山游记

当年的那拉提

一个东北军老兵

途中的午餐

大哥邀我去钓鱼

下馆子的经历

新疆伊犁的小姑娘

怀念战友

从沣峪口到游泳池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红军

海上生明月

等待救援

戈壁奇观

我的第一次销售经历

修相机

赛里木湖赞

一次出车任务

新兵连生活点滴

修鞋的经历

看《西游记》的感悟

说说中印边境反击战

武统之日台湾人如何求生?

对电视剧《风筝》的两点不解

他们的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电视剧《风筝》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爬过的大山,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青华山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三峡莲沱——我去过的大山

蔡英文当局的“好日子”,你看了能不替她揪心吗?

或许你也向往,或许是你的家乡,天山果子沟

世外的桃源—记杭州西湖畔清雅别致的小山

探南岳之文化,观衡山之自然,回忆游衡山

好心的列车员,你当年对我的帮助让我至今难忘

部队领导认为打胜仗是家乡子弟兵厉害,且听毛主席怎样说

年轻时结下的战友情谊,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温馨

在充满激情的少年时期,我们也曾经在烈日下劳作

学林巧稚做人做事的善心,既无愧人生,又愉悦人生

六十年来我坐火车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美国大使馆面签的经历

从点火方式的变迁,看我们生活的发展和提高

从电话说起,谈老百姓的梦想成真

从华夏民族的发展与迁徙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