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第二个机会

学校生活开始了。虽然现实生活和她过去想像相距甚远,但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学校生活终于实现了。

安妮14岁,一个毫无社会经验的青涩年龄,她不懂得读。写、加减乘除……她不知道英语、地理、历史等名词和它们的含义,一切都要和幼小的孩童一块儿从头开始学习,她的同学都是一些呀呀学语的幼儿或调皮的黄毛丫头。

安妮掺杂在一屋子五六岁大小的小孩中,显得格外老成,笨手笨脚。安妮和她们格格不人,痛苦万分。一些女孩奉上“老安妮”的绰号来捉弄她、排斥她。

生活充满了挑战,她陷人困惑、失望、叛逆之中。仿佛一只随时应战的斗鸡,昂首阔步,紧张戒备。每个晚上睡觉时,她都想放声大哭,却只能捶打着枕头低声暗泣:“我恨她们,我恨她们所有的人。”

时日一晃,数月已过,安妮学会用手指触摸凸起的字母阅读,她学会使用盲文来读和写,可惜她不会拼字,因为她没有耐心学。

有一段时间,安妮错以为人们可以互相沟通意念就可以了,何必吹毛求疵,计较或多或少的错误字母呢。的确,要正确地背会这么多单字,实在令人头痛。

英文老师不厌其烦地向她解释:“安妮,每件事都有正确的一面和错误的一面,做事的原则要守正、为善。安妮,要有耐心,要有原则。”然而安妮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依然我行我素。老师渐渐也失去了耐心,换了别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却深深伤害了安妮的自尊心。

老师把安妮的作文拿出来,当众人大声朗诵,当遇到拼错的字,她就停顿下来,用责备的口气、清晰的发音予以纠正,她仔细地在错字上标上红线。

无聊的学生们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好玩的游戏,每当老师停下时,他们就笑得前仰后合。笑声像利剑宰割她、打击她。安妮咬牙屏气,一遍又一遍,心中默默地咒骂他们。她几乎每天都要忍受这种折磨。有一天笑声特别尖锐,她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从椅子上跳起来说:“好!你们都对。有什么好笑的!你们这些笨瓜,只会笑,只会拍马屁,一群马屁精。”

“拍马屁”是安妮在德士堡惯用的口语,往往脱口而出,并不代表任何含义,然而老师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影响。她厉声命令安妮:“出去!坐到台阶上,待会儿我会来找你的。”

安妮怒火中烧,气得全身僵硬,冲出教室,撞得一排空桌子斜歪一边。

这一回,老师又误会了,她以为安妮摆出架式要跟她作对。而安妮也认为老师故意找碴,便不理不睬,走了出去。

“安妮!你听到没有?”老师威严凛凛。

安妮头也不回,自顾自地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我不坐在台阶等。”她又傲然地加上一句,“我再也不要回到这一班来上课了。”砰的一声,她摔了门,掉头走开。

发生这么骇人听闻的事,校方不能不管。安妮被叫进校长安娜诺斯先生面前,校长费尽口舌向告诫她,让她明白自己是多么粗鲁无理,目无尊长,“以后再也不可以这样做了。”校长说。

“是她惹我这样做的,是她的错啊!”她理直气壮,气冲冲地回答。

“安妮,重点不是在于谁的错。”他解释说,“身为学生,必须尊敬老师,否则我们又如何维持学校的纪律呢?你得向老师认错。”

安妮拒绝了。她觉得老师冤枉了自己,老师才应该向她道歉呢!当然她并没有这样要求老师。

“够了,够了。”校长叹了口气,“回你的房间去,不要出去,等候消息。安妮,好好想想我说的话。”

安妮关上门出去以后,校长垂头丧气,头痛万分。“该怎么处理呢?这里已经容不下她了,她太倔强、大放肆,也许该送她回家……可哪儿是她的家呢?”

有人敲门,是学校里最优秀的老师——莫美丽小姐进来了。

“听说安妮惹了祸。”她简单扼要,切人主题,“她肯道歉吗?”

“我相信她不会道歉的。”校长无可奈何地说。

“我猜得一点儿也不错。”莫小姐说出她的看法,“这孩子,自尊心太强了。”

校长困惑不解。

莫老师接着说:“她需要别人的关怀,我们都看得出来,她非常聪明伶俐,学得这么快,又这么好,如果让她半途而废,岂不是糟蹋了上天赐给我们的可造之材?

让我来试一试吧。“

安妮险得另一次机会,莫老师每一周匀出一段时间给安妮,她陪安妮散步,两个人坐在草地上读书和闲聊。每天安妮都在等待莫老师的来临。

起初,安妮怀疑莫老师居心叵测,她费尽心机试探莫老师。她泼辣地说出一连串她所听到过的粗话,等着老师的反应。然而,安妮错了,她的试探毫无效果,莫老师根本不予理睬,十分平静地面对着她,仿佛一点都没有听进去似的。不管安妮如何招惹她,莫老师从不放在心上,真是令安妮泄气。没有多久,安妮觉得挑衅莫老师一点意思也没有,一点都不够刺激。相反,感觉敏锐的安妮沐浴在莫老师的爱心里,她的执拗和偏激像冬日的残冰,抵不住暖暖春日,化解流去。

安妮打开心扉,接受了这位充满爱心的新朋友,她不再疑心莫老师,不再试探她。从此以后,她各方面进步神速,尤其是莫老师最关注的两项——拼字和仪表态度,更令人刮目相看。安妮的表现令她欣慰。

安妮观察、倾听,而后模仿莫老师温柔的声调、优雅的举止,以及对别人慈祥的关怀……这些都滋润了安妮易怒的脾气。她的恶习渐渐消失了,学会了缄默、谦虚。每当孩子们取笑她的时候,能够压抑自己不生气、不回嘴。这是多么痛苦的事!

她用心学习和细心模仿,久而久之变成了自己的习惯,孩子们也尽释前嫌,充满了友爱,重新接纳脱胎换骨的安妮。有一天,她惊奇地发现心里涌现出一种新的感受,她殷切地盼望旭日东升,迎接新的一天,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吃午餐、一起聊天。这一切该是多么快乐啊!安妮第一次咀嚼到自在而幸福的滋味。

大家慢慢地接受了安妮。不错,她是柏金斯盲入学校的一员,然而,她却像家里的一个童养媳,无法和其他人平起平坐,完全被包容和肯定,就因为她是救济院送来的贫寒学生。这种身份有时候引起许多不便,给她带来许多尴尬。比如,放寒暑假时,学生们都回家度假,老师也各有自己的假期计划,惟独安妮无家可归,经济拈据的救济院不欢迎假期的访客。

找份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办法。安妮已经长大了,可以做事了。她虽然眼睛不好,手脚却很灵活,可以胜任一般家务,如果要求不太高的话,是不难找到工作的。

学校帮安妮在波士顿南边找到一份整理、清扫旅店的工作,旅店位于城里一条热闹繁华的爱尔兰街上。安妮很快就和客居在这里的人们交上了朋友。在她整理房间时,他们常找她聊天。一位房客注意到安妮因眼盲而动作笨拙,他在房门角落同情地看着飞扬的灰尘,熏得安妮的眼睛布满红丝。他心理默默地想:“老天!保佑她。”

有一天,他问安妮:“你去看过眼科医生吗?”

“看过千万遍。”安妮不开心地说。

“难道都医不好?”他追根究底地问。

“都没有用。”安妮面无表情地回答,“我点过药,涂过眼药膏,开过6 次刀……”

“6 次。”触及心结,安妮烦闷无奈。

“一点都没有效吗?

“没有。不要谈这些好不好?”

这位年轻人有个医生朋友,他不忍心看着好好的一个女孩,为眼疾受尽折磨。

“安妮,布来福医生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医生。”他想说服安妮,“也许他可以帮你治好。

“不要烦我!”刺伤心结的话题,惹得安妮几乎恼羞成怒,“没有用的,谢谢你的好意。

“为什么不去找他呢?我带你去坐公共汽车。

“不去。

安妮固执地拒绝了他的好意。以前巴巴拉神父不就像这个年轻人吗,他的好朋友不也是高明的眼科医生?!

安妮不敢再存有任何希望,她已经无法承受希望的破灭,承受不了失望的打击和摧残。

热心的年轻人没有就此罢休。他三番五次怂恿她、劝说她,以至于安妮无法再摇头说“不”了。他兴奋地带着安妮走出爱尔兰街,去找他的朋友。

布来福医生在诊所里等着他们,医生例行公事,像所有看过安妮的眼科医生一样:翻眼皮、刮、擦,嗯呀自语。安妮呆呆地坐着,往事如烟飘浮在心中。“我在做梦吗?好像以前也做过同样的梦!巴巴拉神父带我到罗威医院,医生亲自检查……”

“莎莉文小姐,你太苛待你的眼睛了,好在现在治疗还不至于太晚,我可以帮你医好!”医生充满自信的声音打断她的回忆。

“我要马上送你去手术室开刀。”他接着说,“第一次开刀后你的视力不会改变,你回去上学以后要定期回来检查、敷药。等明年夏天的这个时候,我还要给你开_次刀,关键就在此,愿上天保佑我们!”

“真有这样的事?”虽然她心中疑信参半,但还是让布来福医生开了一次刀。

冬天过去了,春天踵履而至。她遵守诺言,在波士顿城南来来回回,到布来福医生诊所敷药治疗。

来到波士顿的第二个夏天,安妮到医院等候布来福医生给她开刀。医生要她躺在床上几天,关照她“手术前要调和身心的安宁”。医生一再强调心理因素会左右开刀的成败。

“有什么好怕的?再坏也不过如此,我可不兴奋。”安妮已经有些麻木了,反倒是其他人颇为重视这次手术。医生常常进来量她的脉搏,拍拍她,安慰她。那位热心的年轻朋友买了一磅巧克力糖来看她,昨晚护士还送来两碟她爱吃的甜点呢!

难道他们都没有先见之明,预料到这不过是一场空欢喜?

开刀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安妮被推进手术室,手上拿了一条湿巾的护士,突然闪到她旁边,俯视着她。

“做什么?”安妮惊骇洁问。

“不要怕,没什么。”护士安抚她,“这是一种新型麻醉剂。放在鼻子上,你闻闻看,就像满园花香,是不是?”

护士将湿巾轻轻掩这在安妮的脸上,她试图挣脱那条令人窒息的湿巾。是花香吗?不,那是一种令人眩晕害怕的怪异熏气,话到嘴边,她已颓然倒在床上,不省人事了。

当她醒过来时,手术已结束了,她的双眼包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纱布,医生坐在她的身边,嘱咐她尽量少动,保持身心安宁,少讲话,让眼睛充分休息复元。

安妮答应遵守医生的嘱咐。好,暂且做个好女孩吧!反正再过几天,谜底就会揭晓的。等他来拆绷带,他就会看到一切如旧,瞎子仍然是瞎子。

无法逃避的时刻来到了,医生站在病床边,轻轻拉开周边的绷带,安妮听到他在说:“剪开。”她感觉到剪刀锐利的撕裂声,直到最后的一层绷带脱落……

安妮惴惴地张开眼睛。“我看见你了。”她兴奋地大叫起来,几乎从床上滚了下了,她不由自主地绕着床,又叫又跳,绷带散落满地。“我看见窗子,我看见窗子的那一边!那儿有一条河,有一棵树,我看见你了,我可以看见……”

安妮伸出手来战战兢兢,不敢相信地自语:“我能看见自己的手了。”

她欣喜若狂,但愿这不是一场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一节 光明和声音

第二节 童年记忆

第三节 爱的摇篮

第四节 希望

第五节 再塑生命的人

第六节 亲近大自然

第七节 了解“爱”的含义

第八节 喜悦和惊奇

第九节 圣诞节

第十节 波士顿之行

第十一节 拥抱海洋

第十二节 山间秋季

第十三节 洁白的世界

第十四节 学会说话

第十五节 《霜王》事件

第十六节 世界博览会

第十七节 求学

第十八节 信心与希望

第十九节 剑桥女子学校

第二十节 冲破逆境

第二十一节 入学

第二十二节 思想的乌托邦

第二十三节 享受生活

第二十四节 一双双托满阳光的手

第二十五节 大学生活

第二十六节 遇见马克·吐温

第二十七节 不服输的人

第二十八节 鼓起勇气上台演讲

第二十九节 怀念贝尔博士

第三十节 热烈的反战运动

第三十一节 拍摄电影

第三十二节 杂耍剧院的生涯

第三十三节 慈母去世

第三十四节 意外的喜悦

第三十五节 走出黑暗与寂静

第三十六节 背井离乡

第三十七节 美好时光

第三十八节 扫帚星

第三十九节 救济院

第四十节 我要上学

第四十一节 第二个机会

第四十二节 玷辱校誉

第四十三节 青春集锦

第四十四节 无明世界

第四十五节 小暴君

第四十六节 早餐会战

第四十七节 单独训练

第四十八节 水……水……水……

第四十九节 文字三昧

第五十节 生活体验

第五十一节 柏金斯盲入学校

第五十二节 年华似水

第五十三节 第一天

第五十四节 第二天

第五十五节 第三天

后记

第一卷

后记

第五十五节 第三天

第五十四节 第二天

第五十三节 第一天

第五十二节 年华似水

第五十一节 柏金斯盲入学校

第五十节 生活体验

第四十九节 文字三昧

第四十八节 水……水……水……

第四十七节 单独训练

第四十六节 早餐会战

第四十五节 小暴君

第四十四节 无明世界

第四十三节 青春集锦

第四十二节 玷辱校誉

第四十一节 第二个机会

第四十节 我要上学

第三十九节 救济院

第三十八节 扫帚星

第三十七节 美好时光

第三十六节 背井离乡

第三十五节 走出黑暗与寂静

第三十四节 意外的喜悦

第三十三节 慈母去世

第三十二节 杂耍剧院的生涯

第三十一节 拍摄电影

第三十节 热烈的反战运动

第二十九节 怀念贝尔博士

第二十八节 鼓起勇气上台演讲

第二十七节 不服输的人

第二十六节 遇见马克·吐温

第二十五节 大学生活

第二十四节 一双双托满阳光的手

第二十三节 享受生活

第二十二节 思想的乌托邦

第二十一节 入学

第二十节 冲破逆境

第十九节 剑桥女子学校

第十八节 信心与希望

第十七节 求学

第十六节 世界博览会

第十五节 《霜王》事件

第十四节 学会说话

第十三节 洁白的世界

第十二节 山间秋季

第十一节 拥抱海洋

第十节 波士顿之行

第九节 圣诞节

第八节 喜悦和惊奇

第七节 了解“爱”的含义

第六节 亲近大自然

第五节 再塑生命的人

第四节 希望

第三节 爱的摇篮

第二节 童年记忆

第一节 光明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