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爱情受三种力量支配

  古希腊人将爱情分为四类,即情欲型、友谊型、利他型、眷恋型。这种分类显然非常表象化,没有触及爱情的本质。

  从古希腊到当代,人们对爱情类型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展开,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李以及后来的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拉斯维尔和马尔西娅·拉斯维尔,认为爱倩有六种类型。在这六种类型中,几乎包括所有的古希腊对爱情的分类和分析,这六种类型是眷恋型、利他型、情欲型、狂躁型、实惠型、赌博型。很显然,人们始终没有挣脱表象的束缚,或者研究者总是想通过一些数学方法,即统计法等来获得一些真理,但这种方法在研究人的本质时往往会失效。

  爱情是一个人本质的别一种表现,是人类赞美和实现自我的一种内在行为。虽然我们可能无法用某种确切的语词来为爱情定义,就好比人们始终不能为诗歌下个定义一样——是的,爱情就是诗,它是难以述及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又识得哪是诗歌,我们还是一眼就能认出爱情来。

  我的研究始于诗,终于诗。为了避免冗长的阅读,我尽量简单地来表达我对爱的认识。

  一个人一生之中,有三种爱始终在不断地出现,第一种是对美的爱,这是天生的爱,是无法说清的原因,当然除了上帝。美是人生命中固有的感知能力,因为固有,所以美也是天生的,是无法说出的。美有公共的美,即大众都认同的美,但也极具个性,即每个人对美的感受还是很多的,这是因个人的体验与认识有关而形成的。

  这种爱大多起始感官,然后才参与智慧。为什么说是智慧?因为智慧是内化在人的感知能力中的,它在长久的训练中,已经不需要理性的分析,而它本身就可能是理性。它与知识不同。

  这种爱能至于纯粹。

  很多人在成家后还会不断地爱,比如男人经常会喜欢漂亮的女人,即所谓好色。这是很正常的。但好色过分,即要占有好色,就与第二种爱(道德之爱)相抵触,这是一夫一妻制社会下的一种性存在。女人也一样,会不断地暗中喜欢一些俊美性感的男子或有英雄气概的男子,甚至还会喜欢漂亮的同性。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若要占有便也过分,那样就会红杏出墙。在目前这种男性为中心的文化社会里,女人这样做等于自杀。

  第二种是道德之爱,这是社会在进化过程中赋予人的精神,如善良、忠诚、大度等等。除了美之外,能说出的爱的原因全是道德。但是,由于文化的内在化,使美与道德常常混在一起,甚至道德影响了美。比如,朴素之美应该是天生的,但同时也是道德的。道德升华后就成为一种本质的认识,此时对美的认识便与之前会有大不同。人会更进一步地认识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而这种内在价值,实际上,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的完满程度。在文明社会中,人们会更加注重道德之爱,即社会之爱。它是在文明社会能够使人幸福的内在保证。人类的赞美实际上更多地给了道德之爱。

  这种爱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体现,是真正作为人的力量。崇高的道德升华为信仰和宗教。也许我这样论述的时候,人们会不屑一顾,因为时下对道德的谴伐比任何时代都要猛烈。宗教界人士也不将信仰与道德相提并论。因为在他们看来,道德是神授的,并非人的创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道德是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道德是社会化的产物。

  这种爱能至于神圣。

  第三种是欲望之爱,欲望又有两种:一种是生命原初欲望,如性等;另一种是社会文化赋予的恶性欲望,如占有欲、嫉妒、憎恶等等。它构成了人的非理性之爱。但缺乏了这种非理性的爱,爱也是不完美的,是极度脆弱的。

  在我看来,人们常常是受非理性的爱支配,当理性出现的时候,这种爱自然地裸露出丑态。人们常常以为,爱是无法说出的,爱又是无法控制的,原因主要在于非理性的爱占了上风。

  在生活中,实际支配人们爱与不爱、婚与不婚的潜规则恰恰是这种非理性的爱。很多人在婚后对爱情会产生失望,是因为婚后的生活归于平淡,归于无常,理性渐渐地成了生活的规则,而非理性的欲在此便显露出来。人们再也不觉得爱情是神圣的。

  在人类中间,绝大多数人的爱是受这种非理性因素支配的。它使爱情终于俗念。

  但三种爱单独存在的并不是很多,往往是第一种与第三种或第二种与第三种交互在一起,或有时三种爱同时迸发。在人的不同阶段,三种力量会交替出现。青少年时期,主观的美常常会占上风,人往往对爱情产生幻想,对爱情的企图也是极端的,自然受伤害也是最大的。更多的时候,道德之爱会浮现,这是人们择偶的最重要的因素。有择偶心态的人常常会在爱的面前犹豫不定,因为每个人总是有道德上的或是美学上或是非理性方面的缺失。但其实,更多的人是在命运中随缘定夺的,在这个时候,非理性的爱欲可能会占上风。比如,有很多女子在糊里糊涂中与某男子发生性关系,结果也就嫁给了他。这便是爱欲决定的。

  我们往往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美,一边是道德,同时面前又站着非理性的爱欲。我的很多朋友都面临过这样的难题,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征求过我的意见。在他们的意识中,有两种力量在作斗争:一个女子代表了美与非理性欲望的结合,另一个女子代表了道德之美。他在内心深处是喜欢前者的,但是,他知道前者会给他带来灾难,或者前者让他无法捉摸,让他有一种隐隐的恐惧。后者则是他想要的生活,是的,是一种作为人类的生活。那便是道德,是幸福,是稳定,还有永恒。

  在今天,有一种爱情观是极为可怕的,那就是激情。实际上,就是美与非理性爱欲结合的爱。人们赞美这种爱情,而诟病神圣的道德之爱。人们把永恒的生活说成是无聊的缺乏激情的生活,何也?信仰的丧失,使道德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但我相信,他们终究一无所获。所以他们常常感叹,还是古代社会好,娶几个老婆,把美与道德两种爱都可以娶回家,没有遗憾。他们最终会选择哪一个是靠他身上的几种爱的力量的强弱和对自身的信心来决定的。

  很多人在人生的强盛时期往往不在乎道德之爱,他更侧重的是对美的占有,但是,他会慢慢地发现,道德之爱是人性中最美的爱。同时,他的强盛时期在慢慢地过去,内心中的理性开始左右他的身心,道德也慢慢地从人性的大海里浮现了出来。在这个时候,他收起了放浪,开始过一种平静的幸福生活。整整一本《简·爱》无非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罗彻斯特的前半生是放浪的半生,他为自己找的借口便是没有爱情。实际上,他是获得了爱情,只不过那些爱情都是些虚幻的美之爱与非理性的欲望之爱。它们最终都会识破真相。所以,罗彻斯特等待的爱情是一种人类的道德之爱,即人性之美。恰好简·爱拥有这样的道德:外貌的朴素、性格的坚强、道德的充沛以及贤良、大方等很多女性的品质。他爱上了简·爱。作为简·爱,因为生而平常,所以他品尝过美的虚幻,也深知欲望之爱的恶性,她幻想着一种神圣的道德之爱。这种爱是在罗彻斯特经历了莫大的痛苦后才确立的。

  柏拉图的爱没有非理性的欲望之爱,是第一种美之爱与第二种道德之爱的结合体。他不喜欢非理性的东西。他的爱更多地参与了一种创造的能力,即对道德与信仰的感知。但是,由于缺乏非理性的欲望之爱,它被人们嘲笑,它不是人性化的爱情,而是一种禁欲主义的神性之爱。但它对人来说,是不完美的爱。

  真正完美的世俗爱情,是三种爱的结合,但至于道德的神圣。

  浮士德一生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传说中的美女海伦,是美的象征,另一个是牧师的女儿玛干泪,是道德与美的完美结合。为什么浮士德最终喜欢的是玛干泪?原因也在于完美,当然更多的在于对上帝的爱,即道德与精神之爱。

  但丁在《神曲》里也表达了这样一种爱,即道德之爱。在他看来,最高的道德之爱便是对上帝的信仰。

www.xiAosHuoTxt.comt,x ,小,说天,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1章 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第2章 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第3章 究竟是男人坏还是女人更坏

第4章 女人的性欲望真的比男人强吗

第5章 为什么只有女人的乳房是隆起来的

第6章 为什么只有人类没有固定的发情期

第7章 乱伦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情结

第8章 初恋为何成为最美的爱情

第9章 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

第10章 爱情受三种力量支配

第11章 什么样的爱情适合于婚姻

第12章 到底人类需不需要婚姻

第13章 婚姻的价值

第14章 结婚有什么好处

第15章 可以不结婚吗

第16章 如果人类不死,两性关系会怎样

第17章 妓女产生的本质原因

第18章 无性婚姻有存在的价值吗

第19章 第九次性革命

第20章 虚拟性爱是不是真正的性爱

第21章 原始古人有爱情吗

第22章 母系文化到底是怎样确立的

第23章 西门庆是极品男人

第24章 潘金莲是中国妇女革命的先驱

第25章 女人比男人更好色

第26章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婚姻的不同认识

第27章 建国后第一次离婚高潮从将军开始

第28章 六十年代的性

第29章 大学生谈恋爱的20个理由

第30章 男女大学生对同居的态度让我惊讶

第31章 同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第32章 越暴露越性感吗

第33章 真正应该接受性教育的应该是成人

第34章 为何现代人的情感出轨现象越来越多

第35章 性数字时代的恐吓

第36章 95%以上的中国人都是性文化盲

第37章 虚拟性爱是解决艾滋病的良方之一

第38章 特别的,特别的对话

第39章 在今天还要不要门当户对

第40章 博客里的“性存在”

第41章 梅兰芳可以更人性化一些

第42章 黄色垃圾:《夜宴》《黄金甲》

第43章 周国平谈爱情等于没谈

第44章 为李银河维权

第45章 一个被性命名和解构的时代

第46章 与大学生谈情说爱

第47章 致同性恋者朋友们的一封信

第48章 当下中国性教育的尴尬与误区

第49章 我为什么要写性

第50章 性教育是性爱技巧教育吗

第51章 性学者都是性开放者吗

第52章 中国人都是捡来的

第53章 球文化之一 ——球男人

第54章 色

第55章 优 美 的 野 蛮

第56章 能不能让体育更好看一些

第57章 性感的体育

第58章 上帝是谁造的

第59章 性学家家里的性文化

第60章 到底我们怎样来对待处女情结

第61章 到底她杀母对不对

第62章 女子在男子面前应如何摆布自己

第63章 并非“冒死反抗者”让人类感到耻辱,

第64章 质问李银河:换偶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

第65章 中国人的道德悲剧

第66章 贞操该不该守

第67章 性会成为爱的阻力吗

第68章 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

第69章 与一位十七岁的女生谈性问题

第70章 接吻会生孩子吗

第71章 一个女人怎样才算纯洁

第72章 我们究竟要不要结婚

第73章 怎样告诉孩子他是从哪里来的

第74章 大学流行同性恋问题

第75章 究竟什么行为才是同性恋行为

第76章 中国古代同性恋一观

第77章 为什么古代人类要禁止同性恋

第78章 20世纪西方同性恋问题纵横谈

第79章 同性恋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第80章 她该不该要孩子

第81章 恋爱与爱情是事吗

第82章 “剩女”被剩“高危妇女”被困的原因

第83章 再谈情人

第84章 爱情与婚姻

正文

第84章 爱情与婚姻

第83章 再谈情人

第82章 “剩女”被剩“高危妇女”被困的原因

第81章 恋爱与爱情是事吗

第80章 她该不该要孩子

第79章 同性恋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第78章 20世纪西方同性恋问题纵横谈

第77章 为什么古代人类要禁止同性恋

第76章 中国古代同性恋一观

第75章 究竟什么行为才是同性恋行为

第74章 大学流行同性恋问题

第73章 怎样告诉孩子他是从哪里来的

第72章 我们究竟要不要结婚

第71章 一个女人怎样才算纯洁

第70章 接吻会生孩子吗

第69章 与一位十七岁的女生谈性问题

第68章 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

第67章 性会成为爱的阻力吗

第66章 贞操该不该守

第65章 中国人的道德悲剧

第64章 质问李银河:换偶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

第63章 并非“冒死反抗者”让人类感到耻辱,

第62章 女子在男子面前应如何摆布自己

第61章 到底她杀母对不对

第60章 到底我们怎样来对待处女情结

第59章 性学家家里的性文化

第58章 上帝是谁造的

第57章 性感的体育

第56章 能不能让体育更好看一些

第55章 优 美 的 野 蛮

第54章 色

第53章 球文化之一 ——球男人

第52章 中国人都是捡来的

第51章 性学者都是性开放者吗

第50章 性教育是性爱技巧教育吗

第49章 我为什么要写性

第48章 当下中国性教育的尴尬与误区

第47章 致同性恋者朋友们的一封信

第46章 与大学生谈情说爱

第45章 一个被性命名和解构的时代

第44章 为李银河维权

第43章 周国平谈爱情等于没谈

第42章 黄色垃圾:《夜宴》《黄金甲》

第41章 梅兰芳可以更人性化一些

第40章 博客里的“性存在”

第39章 在今天还要不要门当户对

第38章 特别的,特别的对话

第37章 虚拟性爱是解决艾滋病的良方之一

第36章 95%以上的中国人都是性文化盲

第35章 性数字时代的恐吓

第34章 为何现代人的情感出轨现象越来越多

第33章 真正应该接受性教育的应该是成人

第32章 越暴露越性感吗

第31章 同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第30章 男女大学生对同居的态度让我惊讶

第29章 大学生谈恋爱的20个理由

第28章 六十年代的性

第27章 建国后第一次离婚高潮从将军开始

第26章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婚姻的不同认识

第25章 女人比男人更好色

第24章 潘金莲是中国妇女革命的先驱

第23章 西门庆是极品男人

第22章 母系文化到底是怎样确立的

第21章 原始古人有爱情吗

第20章 虚拟性爱是不是真正的性爱

第19章 第九次性革命

第18章 无性婚姻有存在的价值吗

第17章 妓女产生的本质原因

第16章 如果人类不死,两性关系会怎样

第15章 可以不结婚吗

第14章 结婚有什么好处

第13章 婚姻的价值

第12章 到底人类需不需要婚姻

第11章 什么样的爱情适合于婚姻

第10章 爱情受三种力量支配

第9章 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

第8章 初恋为何成为最美的爱情

第7章 乱伦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情结

第6章 为什么只有人类没有固定的发情期

第5章 为什么只有女人的乳房是隆起来的

第4章 女人的性欲望真的比男人强吗

第3章 究竟是男人坏还是女人更坏

第2章 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第1章 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