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风雪 第十四章 在亲人心里

好消息亲人知道得最早,坏消息亲人知道得最迟。

  陆希荣犯错误的事,后方医院很快就传开了,杨雪却蒙在鼓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才知道。

  医院设在德川以南几条偏僻狭窄的山沟里。汽车开不进来。她同伙伴们每天夜里到沟口的公路上接收伤员。担架少,伤员多,杨雪自恃体力强健,常常背着伤员向山沟里运送。

  那些负伤的战士们,真有一股硬劲。尽管深夜的寒气和卡车的颠簸使他们的伤口疼痛难禁,也不愿一个女同志来背负自己。可是杨雪有杨雪的办法,她的头发一向剪得很短,在执行任务的列候,就通通塞到帽沿里,再加上她的个儿稍高,这样就把许多战士瞒过去了。当别的女护士还在公路上同伤员们争执的时候,杨雪早就走到前面去了。

  前方的伤员下来得越来越多,杨雪也就越发挂念陆希荣,挂念前方的战斗。尽管她的性格泼辣大胆,也还是害怕打听消息会受到同伴们的嘲笑。一次,她背着伤员走到半路了,看看前后无人,才问:

  “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

  伤员听出背他的是个女同志,在她背上不自在地动了一下,说:

  “十一师,三十七团的。”

  “哪个营的?”

  “同志,我下来走吧,我的伤并不重呵!”

  “不不,”杨雪继续问,“你是哪个营的?”

  “一营红三连的。”

  “真巧!”杨雪的心扑通了一下,又问:

  “你们……你们连打得不错吧‘了“我们打退了敌人15次冲锋,生把几万敌人给卡住了。”他的声音充满着兴奋。

  “你们……连长打得怎么样,”她本来想说“营长”,到了嘴边义改口了。

  “嘿,真是难比!”他带着无限敬佩的口气。

  “营长呢?”

  “一个大熊包!”战士气愤地骂道。

  “什么?你说什么?”

  “要不是他贪生怕死,我或许不会负伤哩!”

  伤员很气愤。把他们受夹击的情形简要地说了一遍。

  杨雪像被右子绊了一下似的,打了个趔趄,步子慢下来。

  “同志,让我下来走吧!”伤员以为她走不动了。

  “不,不。”杨雪艰难地迈着脚步。

  听到亲人的丑事,真比自己劈头挨了两记耳光还要难受。但接着她又想:这可能吗?这个一向在战斗上表现很好的人,有可能做出这样丢人的事吗?一个战士在战场上看到的有限,事情未必会是这样。

  “刚才说的情况.是你亲眼看到的吗?”

  “我到了绑扎所,同志们都这样说。”

  “这就对了,”杨雪带有批驳的意味,“自己没有弄清,还是不要乱讲的好。”

  “怎么,你认识我们营长吗?”

  “我,我……不认识。”她含含糊糊地说。

  这个出人意料的消息,给杨雪带来深深的震动。尽管她设想了许多理由来否定它,还是不能驱除心情上的不安。她迫不及待地想证实事情的真相。

  拂晓时,她听说郭祥也负伤到医院里来了,就急忙跑去看他。

  郭祥被安置在九号病房——山沟最里面的一间农舍里。杨雪轻轻推开房门,看见地下躺着五六个伤号,一个女护士正在厨房间里给他们烧水。那些伤员都是在前方绑扎所临时急救后就抬下来的。血衣也没有换,冻得梆硬。蒙着的小绿被子上结着一层霜花。杨雪看见郭祥闭着眼挨墙躺着,连被子也没有,只盖着一件大衣。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脸色蜡黄。棉军裤被烧得焦煳一片,露出发黑的棉花。一双黑胶底棉鞋,鞋带系得紧紧的,鞋底上沾满了血泥,好像是在血水里中蹚过似的。杨雪轻轻地揭开大衣,看见郭祥只穿着运动背心,臂上也裹着伤。下肢又是一片一片的烧伤。杨雪看见自己所熟悉的人,自己少年时的伙伴,伤得这样重,止不往心里难过。她不忍心叫醒他,轻轻地给他盖好,然后帮他去脱沾满血泥的鞋子。

  鞋子刚脱下一只,郭祥睁开了眼睛,茫然地望着她,说:

  “小牛,你为什么还在这里?”

  “嘎子,我是小杨。”杨雪凑近他说。

  “我问你,你为什么还在这里?”他的脸色充满怒容,“我要你给团首长报告情况,你为什么还呆在这里?说!你是不是害怕?”

  旁边烧水的女护士插嘴说:

  “郭连长,这是你的老乡看你来了.”

  “快去,没什么道理好讲!”他的臂膀动了一动,没有抬得起来,“你快去告诉首长:我们决不能给祖国,给毛主席丢脸!我们红三连的阵地是守得住的!……南面的阵地丢了,敌人要夹击我们,问题不大!据我看,问题不大!让他们来吧,来吧,我有办法对付!来得越多越好,我要让他们通通碰死在这里!你告诉首长,我用党性保证!……”

  “嘎子哥,你,你真的不认识我啦?”杨雪的眼里涌出泪水。

  “不要开玩笑,快去!”郭祥嗔着脸说,“有手榴弹的话抬几筐来!……其他的意见,对营长的意见,以后再提……”

  杨雪心中一跳,忙问:

  “你对他有什么意见哪?”

  “意见?当然有意见!”他满脸怒容地说,“我什么也不提,这不是提意见的时候! ……”

  其他几个伤员,都被惊醒了,纷纷说:

  “以后再谈吧,他的伤很重呵!”

  女护士也对杨雪说:

  “班长,等会儿换了药再来看他吧,送伤员的说,他头上还有弹片没有取出来呢!”

  杨雪不听。等郭祥睡熟,又去给他脱另一只沾满血泥的鞋子。鞋子脱去,袜子却扒不下来,原来郭祥的脚早冻肿了,用手一摸,冰凉冰凉。杨雪坐下来,毫不犹豫地解开怀,把郭祥的那只冻脚紧紧地抱在胸前,用棉衣严严实实地捂住。不知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对少年朋友的怜惜,或者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未经证实的羞愧,她的泪扑簌簌地洒在胸前的棉衣上……

  但是,她仍然不能相信,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未婚夫真的犯丁那种可怕的错误。假若那是一件真实的事情,那是多么可怕呀!她甚至想都不敢想了。

  野战医院的工作,是十分繁重和困难的。那些年轻的女孩于们,白天在病房里值班,夜间要到公路上去接收伤员。还要挤出时问,到山上砍柴给伤员烧火取暖,砸开冰冻的溪流给伤员洗绷带和血衣。每天只能轮流睡上三四个小时。杨雪是争强好胜的人,又是一个班长,样样不愿落后,休息的时问就更少了。但即使在这样的忙碌和劳累中,这个恼人的问题.还是像粘在脑膜上似地不能驱掉。而且她明显感到,在这以前,但凡提起前方,提起战斗,人们,尤其是她的女伴们,总是少不了提起陆希荣给她开几句玩笑;而现在却表示出明显的冷淡,或者故意从话题中避开。这也不能不使她的心里增添了难受。

  几天以后,有人告诉她,邓军团长也负伤到医院里来了,住在另一个所里,只隔着一个山梁。她决定抽空去看看他。

  这天,杨雪照顾伤员们吃过午饭,就一路小跑爬过山梁。她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张望,看见山坳坳里有一座孤独的茅屋,有三两株乌黑的松树盘着屋顶。小玲子正背向着她,猫着腰儿在山坡上劈劈柴呢。

  要是平时,杨雪一定会悄悄地扑上去,给他开个玩笑;可是现在一点这样的心思也没有了。她蔫蔫唧唧地走到小玲子身边。

  小玲子的斧头被劈柴夹住了,累得他满头冒着热气,没有转过身就说:

  “小杨,你先屋里去吧,我马上就完。”

  “你怎么知道是我来啦?”杨雪笑着说。

  小玲子直到把那根劈柴挣开,才直起腰来,笑着说:

  “嘿.你在山梁上走着,我就看出是你。……怎么啦?你比前些时可瘦多啦!”

  杨雷轻轻地叹了口气,向屋子里一指说:

  “他……伤重不重?”

  “炮弹皮已经取出来了,好多了。”

  杨雪脱了黑胶棉鞋,露出一双半旧的绿线袜,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炕上放着一个火盆。邓军的枕头垫得高高的,正躺在那儿静静地看书。“小杨来啦!”他掩起书,微微一笑。

  杨雪把火盆朝邓军那边移了移,盘着腿坐下来。她打量了邓军一眼,看见他那严峻的黑脸,比以前更加消瘦了。

  “又负伤了,出国还不到一个月呢!”她心疼地说。

  “这也是件好事,连过去没有取出的炮弹皮子都取出来了!”他满意地笑了一笑,“他们还要把我送回国去!别人在这里能治,我就不能治?我这命比别人就那么值钱?现在还不是治了?……哼,我知道他们的计划!”

  “你说的是谁呀?”

  “谁?还不是军首长他们!他们老想叫我住学。你别看这条鸭绿江,过去容易,要再过来可就难啰!”

  他收住笑,细细地打量了杨雪一眼,说:

  “小杨,你怎么瘦得这么厉害9”

  “我死我活,你们别管!”杨雪把脖子一扭。

  “干吗这么大的气呀?”

  “你说说你们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在什么地方?……我问你,老陆在前方到底怎么样了?他到底是不是犯了错误?”

  邓军脸色沉重,半晌没有说话。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我不希望你们瞒我。……”杨雪的眼睛含着泪花。

  话虽这样说,但杨雪却在内心里希望邓军的回答是否定的。她像等待判决一样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邓军。

  邓军叹了一口长气,说:

  “小杨,我觉得实在对不住你! ……过去我看错这个人了!”

  杨雪的脸立时变得煞白,手也在火盆上索索地发抖。

  “唉,真正认识一个人,不容易呀!”邓军无限感慨地说,“过去,我只看重了他才的方面。只看重了他能说会道。只看了他一些表面现象。……没有想到他是这样一个人,几乎害了我们全军。我不仅对不住你,也对不住党,对不住革命。我回到前方,要向同志们检讨我的错误……”

  杨雪最迫切知道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杨雪最害怕证实的问题,也终于得到了证实。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觉得屈辱,难过,她想在这里大哭一场,又怕正在隔壁屋烧火的小玲子嘲笑,就两只手捂着脸,推开房门,匆忙地蹬上鞋子跑出去了……

  邓军、小玲子都段有蜮仕她。她一直向山梁上跑去。她爬过山粱,看看四处无人.才坐在一块石头七嘤嘤地哭泣起来。

  世界上那些没有出息的男人,为自己的亲人带来多少这样屈辱的眼泪呵!杨雪哭了足足有一个小时.心里惦记快到了给伤员打水的时间,就急忙收住眼泪,系好鞋带,站起来向山下走去。她蹲在小溪边,从冰窟窿里掏了两捧水洗了洗脸,拢拢乱发,在水里照了照,才装作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样子,回到病房。

  杨雪虽然工作照常,但精神上却起了显著的变化。她话说得少了,而且变得不敢看人。她处处怀疑伙伴们在嘲笑自己。三十七团的战友们谈起缚龙里战斗,她也觉得是有意地议论她,讥讽她。她平常那种爱说爱笑爱逗的风度。也像落叶一样不知道被吹到什么地方去了。

  几天以后,她终于病倒了,发着高烧。她同陆希荣前前后后的事情,好像演电影片子似地在眼前重现。她几十次几百次地向自己提出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一向认为很好的人,会发生这样的丑事?在脑子里,一时出现的是一个崇高的、可爱的、聪明能干的形象,一时出现的却是一个卑琐的、可耻的、丑恶的形象,仿佛这两者结合不到一起似的。她开始搜索他们认识以来记忆中的每一件事情,从新的角度上来思索它的含义。她把她平时绝对不愿考虑的甚至带有反感的同志们的反映,也重新思考。思想上渐渐露出一线光亮。陆希荣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面貌渐渐地清晰起来了。她觉得一切都是由于自己筑起了一道感情的帐幕,才把那些丑恶的自私的东西掩盖起来,是的,这是一道多么可怕的帐幕呵!有了这道帐幕,自己不但看不出坏的,而且把坏的也看成是美好的。她回想起入朝前夕,陆希荣竟丝毫不考虑自己入朝的热情和心愿,要求在入朝之前的二天时间里结婚,他表现得是多么自私!这件事她本来在当时就不满意,但是接着自己就为他辩护:他是为了爱自己才这样做的。她又想起,她同郭祥一起结伴回队,也引起他很大怀疑,这本来使自己感到不快,但是接着自己也以同样的理由为他找到合理的解释。她还想起今年夏天他从南方回来,笑嘻嘻地送给她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陆希荣竟穿着皇帝的龙袍。她当时十分生气,就把这张照片撕了。但过后自已又为他解释,这不过是一时的玩笑。现在平心一想,在陆希荣的内心深处: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么?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么,不,不,考虑的是他个人可是这一切都被个人情感的帐幕掩盖住了。现在才看清楚:在他那堂皇的外表下,掩盖着一个多么卑鄙且恶的灵魂!想到这里,她深深地痛恨自己……

  在翻腾的思绪中,母亲的面容也浮现在自己的面前。她想起回家的第一个夜晚,她曾在母亲的耳边透露了自已的婚事。当时母亲的反应就是冷淡的。母亲曾经明明白白地告诉她:这人不老实。可是她当时是多么的反感哪!母亲老早就告诫过她:“你的婚姻我不管,随你自已。可是我告诉你,我们家是一个革命家庭,你要找一个跟穷人不一心的人,找一个嘎渣子回来,你不要登我这个门!”可是看看现在,自己找的不正是一个跟穷人不一心的嘎渣子吗?我的母亲是一个革命的母亲,英雄的母亲,我是她的女儿,从小就跟着党闹革命,难道我能够同一个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在一起生活么?我能同这样贪生怕死的家伙在一起白头到老吗?不,不能,不能,不能!我要立刻同他一刀两断!……

  她决定立刻给他写信。屋子里墙上挂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半明半暗,女伴们因为劳累一天,睡得很熟。她看了看那只嘀嘀哒哒的马蹄表,已经五点多了,再过一个多小时值夜班的同志就回来了。她鼓了鼓劲,挣扎着身子坐起来,披上衣服。深夜的寒气,从挂着的雨布缝隙里吹进来,使她咳嗽了一阵。她从墙卜取下那盏小油灯,放在枕头附近,然后又拿过军用挎包,打算取出几张纸来。她首先一摸,摸出自己保存的一大叠陆希荣的信件,又一摸,摸出一本信笺,也是陆希荣买来送给她的。过去她都是当作珍品保存,今天却使她起了一种深深的厌恶之感。甚至不愿用手指去触动它。她立刻拉开厨房的隔扇门,把那些东西在灯头上点着,投到灶洞里去了。她守住灶洞门直等那些信件烧尽,才从挎包里取出自己用白报纸订的小本子,伏在枕头上写信。她那支金星钢笔是多么不好用呵,一点点墨水也早已冻住,需要不断地呵气。她写了又撕,撕了又写,扯下了十几张纸来,才把那封信写成。写成以后,想了一想,又在信封后面写了“请军邮同志速送快交”几个大字,然后,小心地用手绢擦去因偶然不慎洒到信封上的两滴眼泪,才装到衣袋里,准备一早寄发。

  这时,天色已近拂晓。敌人的夜航机,还在时远时近地嗡嗡着。杨雪正要准备躺下,忽然听见一阵轰轰隆隆的爆炸声,把小小的灯头也震熄了。她揭开雨布推开房门一望,只见南面一片火光。看样子轰炸点正在沟口的公路上。杨雪心里一惊,一定是送伤员的卡车到得晚了,被发现了目标。她急忙穿衣,准备前去抢救。衣服还未穿好,就听外面响起了急保的哨音,随后是看护长的喊声:“集合!集合!快到公路上救人去!”等护士们起身的时候,杨雪已经在厨房里喝了半瓢凉水,把短发通通塞在帽沿里,向着火光冲天的地方跑去。……T.xt.小.说.天.堂wWw:xiaoshuotxt?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一部 山雨 第一章 故乡

第一部 山雨 第二章 柳笛

第一部 山雨 第三章 母亲

第一部 山雨 第五章 金丝

第一部 山雨 第六章 村长

第一部 山雨 第七章 地主

第一部 山雨 第八章 消息

第一部 山雨 第九章 惊梦

第一部 山雨 第十章  分别

第一部 山雨 第十一章 路上

第一部 山雨 第十二章 征鞍

第一部 山雨 第十三章 营长

第一部 山雨 第十四章 争论

第一部 山雨 第十五章 政委

第一部 山雨 第十六章  江边

第二部 火光 第一章 开进

第二部 火光 第二章 木屋

第二部 火光 第三章 侦察

第二部 火光 第四章  山前

第二部 火光 第五章 胜利声中

第二部 火光 第六章 青坪里

第二部 火光 第七章  团党委会

第二部 火光 第八章 幽谷

第二部 火光 第九章 军中便宴

第二部 火光 第十章  小试

第二部 火光 第十一章 小鬼班

第二部 火光 第十二章 苹果园

第二部 火光 第十三章 溪畔

第三部 风雪 第一章 寂寞

第三部 风雪 第二章 取经

第三部 风雪 第三章 待月儿圆时(一)

第三部 风雪 第四章 待月儿圆时(二)

第三部 风雪 第五章 待月儿圆时(三)

第三部 风雪 第六章 大炮与手榴弹

第三部 风雪 第七章 课本

第三部 风雪 第八章 闸门(一)

第三部 风雪 第九章 闸门(二)

第三部 风雪 第十章 闸门(三)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一章 追击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二章 会师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三章 另一个“围歼”

第三部 风雪 第十四章 在亲人心里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五章 琴声

第三部 风雪 第十六章 雪夜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七章 狂欢声中

第四部 江声 第一章 征服“死亡地带”(一)

第四部 江声 第二章 征服“死亡地带”(二)

第四部 江声 第三章 孤儿

第四部 江声 第四章 家

第四部 江声 第五章 新来的老战士

第四部 江声 第六章 家乡早春

第四部 江声 第七章 来凤(一)

第四部 江声 第八章 来凤(二)

第四部 江声 第九章 密计

第四部 江声 第十章 临津江畔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一章 溃灭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二章 控诉书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三章 将军渡

第四部 江声 第十四章 虎鸣山口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五章 黑云岭(一)

第四部 江声 第十六章 黑云岭(二)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七章 黑云岭(三)

第四部 江声 第十八章 雨中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九章 洪水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章 金妈妈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一章 朴贞淑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二章 浪滔滔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三章 伤痛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四章 阴谋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五章 城市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六章 聚歼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七章 送别

第五部 长城 第一章 枫叶红时(一)

第五部 长城 第二章 枫叶红时(二)

第五部 长城 第三章 归来

第五部 长城 第四章 地下长城

第五部 长城 第五章 夺取中间地带

第五部 长城 第六章 钢铁战士

第五部 长城 第七章 地雷大搬家

第五部 长城 第八章 又一个“狙击兵岭”

第五部 长城 第九章 绣花人

第五部 长城 第十章 布谷声里

第五部 长城 第十一章 在五面包围中(一)

第五部 长城 第十二章 在五面包围中(二)

第五部 长城 第十三章 在五面包围中(三)

第五部 长城 第十四章 反击

第五部 长城 第十五章 亲人

第六部 凯歌 第一章 战友

第六部 凯歌 第二章 春初

第六部 凯歌 第三章 硝烟红花

第六部 凯歌 第四章 在朝鲜人民军里

第六部 凯歌 第五章 我看到了新世界

第六部 凯歌 第六章 和平之声播音站

第六部 凯歌 第七章 红旗飞舞(一)

第六部 凯歌 第八章 红旗飞舞(二)

第六部 凯歌 第九章 挺进

第六部 凯歌 第十章 金谷里

第六部 凯歌 第十一章 灯火灿烂

第六部 凯歌 第十二章 停战令后

第六部 凯歌 第十三章 新起点

第六部 凯歌 第十四章 路

第六部 凯歌 第十五章 归故乡

分卷2
分卷2
正文

第六部 凯歌 第十五章 归故乡

第六部 凯歌 第十四章 路

第六部 凯歌 第十三章 新起点

第六部 凯歌 第十二章 停战令后

第六部 凯歌 第十一章 灯火灿烂

第六部 凯歌 第十章 金谷里

第六部 凯歌 第九章 挺进

第六部 凯歌 第八章 红旗飞舞(二)

第六部 凯歌 第七章 红旗飞舞(一)

第六部 凯歌 第六章 和平之声播音站

第六部 凯歌 第五章 我看到了新世界

第六部 凯歌 第四章 在朝鲜人民军里

第六部 凯歌 第三章 硝烟红花

第六部 凯歌 第二章 春初

第六部 凯歌 第一章 战友

第五部 长城 第十五章 亲人

第五部 长城 第十四章 反击

第五部 长城 第十三章 在五面包围中(三)

第五部 长城 第十二章 在五面包围中(二)

第五部 长城 第十一章 在五面包围中(一)

第五部 长城 第十章 布谷声里

第五部 长城 第九章 绣花人

第五部 长城 第八章 又一个“狙击兵岭”

第五部 长城 第七章 地雷大搬家

第五部 长城 第六章 钢铁战士

第五部 长城 第五章 夺取中间地带

第五部 长城 第四章 地下长城

第五部 长城 第三章 归来

第五部 长城 第二章 枫叶红时(二)

第五部 长城 第一章 枫叶红时(一)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七章 送别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六章 聚歼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五章 城市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四章 阴谋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三章 伤痛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二章 浪滔滔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一章 朴贞淑

第四部 江声 第二十章 金妈妈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九章 洪水

第四部 江声 第十八章 雨中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七章 黑云岭(三)

第四部 江声 第十六章 黑云岭(二)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五章 黑云岭(一)

第四部 江声 第十四章 虎鸣山口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三章 将军渡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二章 控诉书

第四部 江声 第十一章 溃灭

第四部 江声 第十章 临津江畔

第四部 江声 第九章 密计

第四部 江声 第八章 来凤(二)

第四部 江声 第七章 来凤(一)

第四部 江声 第六章 家乡早春

第四部 江声 第五章 新来的老战士

第四部 江声 第四章 家

第四部 江声 第三章 孤儿

第四部 江声 第二章 征服“死亡地带”(二)

第四部 江声 第一章 征服“死亡地带”(一)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七章 狂欢声中

第三部 风雪 第十六章 雪夜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五章 琴声

第三部 风雪 第十四章 在亲人心里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三章 另一个“围歼”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二章 会师

第三部 风雪 第十一章 追击

第三部 风雪 第十章 闸门(三)

第三部 风雪 第九章 闸门(二)

第三部 风雪 第八章 闸门(一)

第三部 风雪 第七章 课本

第三部 风雪 第六章 大炮与手榴弹

第三部 风雪 第五章 待月儿圆时(三)

第三部 风雪 第四章 待月儿圆时(二)

第三部 风雪 第三章 待月儿圆时(一)

第三部 风雪 第二章 取经

第三部 风雪 第一章 寂寞

第二部 火光 第十三章 溪畔

第二部 火光 第十二章 苹果园

第二部 火光 第十一章 小鬼班

第二部 火光 第十章  小试

第二部 火光 第九章 军中便宴

第二部 火光 第八章 幽谷

第二部 火光 第七章  团党委会

第二部 火光 第六章 青坪里

第二部 火光 第五章 胜利声中

第二部 火光 第四章  山前

第二部 火光 第三章 侦察

第二部 火光 第二章 木屋

第二部 火光 第一章 开进

第一部 山雨 第十六章  江边

第一部 山雨 第十五章 政委

第一部 山雨 第十四章 争论

第一部 山雨 第十三章 营长

第一部 山雨 第十二章 征鞍

第一部 山雨 第十一章 路上

第一部 山雨 第十章  分别

第一部 山雨 第九章 惊梦

第一部 山雨 第八章 消息

第一部 山雨 第七章 地主

第一部 山雨 第六章 村长

第一部 山雨 第五章 金丝

第一部 山雨 第三章 母亲

第一部 山雨 第二章 柳笛

第一部 山雨 第一章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