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却说太宗与魏征在便殿对弈一递一着摆开阵势。正合《烂柯经》云: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此之谓也。诗曰

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

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魏征忽然踏伏在案边鼾鼾盹睡。太宗笑曰:“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劳创立江山之力倦所以不觉盹睡。”太宗任他睡着更不呼唤不多时魏征醒来俯伏在地道:“臣该万死!臣该万死!却才晕困不知所为望陛下赦臣慢君之罪。”太宗道:“卿有何慢罪?且起来拂退残棋与卿从新更着。”魏征谢了恩却才拈子在手只听得朝门外大呼小叫。原来是秦叔宝、徐茂功等将着一个血淋的龙头掷在帝前启奏道:“陛下海浅河枯曾有见这般异事却无闻。”太宗与魏征起身道:“此物何来?”

叔宝、茂功道:“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里落下这颗龙头微臣不敢不奏。”唐王惊问魏征:“此是何说?”魏征转身叩头道:

“是臣才一梦斩的。”唐王闻言大惊道:“贤卿盹睡之时又不曾见动身动手又无刀剑如何却斩此龙?”魏征奏道:“主公臣的身在君前梦离陛下。身在君前对残局合眼朦胧;梦离陛下乘瑞云出神抖搜。那条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将绑缚其中。是臣道:‘你犯天条合当死罪。我奉天命斩汝残生。’龙闻哀苦臣抖精神。龙闻哀苦伏爪收鳞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进步举霜锋。扢扠一声刀过处龙头因此落虚空。”太宗闻言心中悲喜不一。喜者夸奖魏征好臣朝中有此豪杰愁甚江山不稳?悲者谓梦中曾许救龙不期竟致遭诛。只得强打精神传旨着叔宝将龙头悬挂市曹晓谕长安黎庶一壁厢赏了魏征众官散讫。当晚回宫心中只是忧闷想那梦中之龙哭啼啼哀告求生岂知无常难免此患。思念多时渐觉神魂倦怠身体不安。当夜二更时分只听得宫门外有号泣之声太宗愈加惊恐。正朦胧睡间又见那泾河龙王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级高叫:“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太宗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原来这是观音菩萨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此住长安城都土地庙里夜闻鬼泣神号特来喝退业龙救脱皇帝。那龙径到阴司地狱具告不题。

却说太宗苏醒回来只叫“有鬼!有鬼!”慌得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与近侍太监战兢兢一夜无眠。不觉五更三点那满朝文武多官都在朝门外候朝。等到天明犹不见临朝唬得一个个惊惧踌躇。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不觉倏五七日众官忧惶都正要撞门见驾问安只见太后有旨召医官入宫用药众人在朝门等候讨信。少时医官出来众问何疾。医官道:“皇上脉气不正虚而又数狂言见鬼又诊得十动一代五脏无气恐不讳只在七日之内矣。”众官闻言大惊失色。正怆惶间又听得太后有旨宣徐茂功、护国公、尉迟公见驾。三公奉旨急入到分宫楼下。拜毕太宗正色强言道:“贤卿寡人十九岁领兵南征北伐东挡西除苦历数载更不曾见半点邪崇今日却反见鬼!”尉迟公道:“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朕这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着然难处。白日犹可昏夜难禁。”

叔宝道:“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甚么鬼祟。”

太宗准奏茂功谢恩而出。当日天晚各取披挂他两个介胄整齐执金瓜钺斧在宫门外把守。好将军!你看他怎生打扮:头戴金盔光烁烁身披铠甲龙鳞。护心宝镜幌祥云狮蛮收紧扣绣带彩霞新。这一个凤眼朝天星斗怕那一个环睛映电月光浮。他本是英雄豪杰旧勋臣只落得千年称户尉万古作门神。

二将军侍立门旁一夜天晚更不曾见一点邪崇。是夜太宗在宫安寝无事晓来宣二将军重重赏劳道:“朕自得疾数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将军威势甚安。卿且请出安息安息待晚间再一护卫。”二将谢恩而出。遂此二三夜把守俱安只是御膳减损病转觉重。太宗又不忍二将辛苦又宣叔宝、敬德与杜、房诸公入宫吩咐道:“这两日朕虽得安却只难为秦、胡二将军彻夜辛苦。朕欲召巧手丹青传二将军真容贴于门上免得劳他如何?”众臣即依旨选两个会写真的着胡、秦二公依前披挂照样画了贴在门上夜间也即无事。

如此二三日又听得后宰门乒乓乒乓砖瓦乱响晓来急宣众臣曰:“连日前门幸喜无事今夜后门又响却不又惊杀寡人也!”茂功进前奏道:“前门不安是敬德、叔宝护卫;后门不安该着魏征护卫。”太宗准奏又宣魏征今夜把守后门。征领旨当夜结束整齐提着那诛龙的宝剑侍立在后宰门前真个的好英雄也!他怎生打扮:熟绢青巾抹额锦袍玉带垂腰兜风氅袖采霜飘压赛垒荼神貌。脚踏乌靴坐折手持利刃凶骁。圆睁两眼四边瞧那个邪神敢到?一夜通明也无鬼魅。虽是前后门无事只是身体渐重。一日太后又传旨召众臣商议殡殓后事。太宗又宣徐茂功吩咐国家大事叮嘱仿刘蜀主托孤之意。言毕沐浴更衣待时而已。旁闪魏征手扯龙衣奏道:

“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珪。”太宗道:“崔珪是谁?”征云:“崔珪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遂瞑目而亡。那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长储君及两班文武俱举哀戴孝又在白虎殿上停着梓宫不题。

却说太宗渺渺茫茫魂灵径出五凤楼前只见那御林军马请大驾出朝采猎。太宗欣然从之缥渺而去。行多时人马俱无。独自个散步荒郊草野之间。正惊惶难寻道路只见那一边有一人高声大叫道:“大唐皇帝往这里来!往这里来!”太宗闻言抬头观看只见那人:头顶乌纱腰围犀角。头顶乌纱飘软带腰围犀角显金厢。手擎牙笏凝祥霭身着罗袍隐瑞光。

脚踏一双粉底靴登云促雾;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蓬松飘耳上胡须飞舞绕腮旁。昔日曾为唐国相如今掌案侍阎王。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悮远迎之罪!”太宗问曰:“你是何人?因甚事前来接拜?”那人道:

“微臣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臣已知之故来此间候接不期今日来迟望乞恕罪恕罪。”太宗道:“你姓甚名谁?是何官职?”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珪。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太宗大喜近前来御手忙搀道:“先生远劳。朕驾前魏征有书一封正寄与先生却好相遇。”判官谢恩问书在何处。太宗即向袖中取出递与崔珪。珪拜接了拆封而看。其书曰:辱爱弟魏征顿书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忆昔交游音容如在。倏尔数载不闻清教。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容再修谢。不尽。”那判官看了书满心欢喜道:“魏人曹前日梦斩老龙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奖不尽。又蒙他早晚看顾臣的子孙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太宗称谢了。

二人正说间只见那边有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太宗遂与崔判官并二童子举步前进。

忽见一座城城门上挂着一面大牌上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七个大金字。那青衣将幢幡摇动引太宗径入城中顺街而走。

只见那街旁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行不数里见一座碧瓦楼台真个壮丽但见:飘飘万迭彩霞堆隐隐千条红雾现。耿耿檐飞怪兽头辉辉瓦迭鸳鸯片。门钻几路赤金钉槛设一横白玉段。窗牖近光放晓烟帘栊幌亮穿红电。楼台高耸接青霄廊庑平排连宝院。兽鼎香云袭御衣绛纱灯火明宫扇。左边猛烈摆牛头右下峥嵘罗马面。接亡送鬼转金牌引魄招魂垂素练。唤作阴司总会门下方阎老森罗殿。太宗正在外面观看只见那壁厢环珮叮噹仙香奇异外有两对提烛后面却是十代阎王降阶而至。是那十代阎君: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太宗谦下不敢前行十王道:“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太宗道:“朕得罪麾下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逊之不已。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约有片时秦广王拱手而进言曰:“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而反杀之何也?”太宗道:“朕曾夜梦老龙求救实是允他无事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朕宣魏征在殿着棋不知他一梦而斩。这是那人曹官出没神机又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言毕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太宗闻言躬身称谢。十阎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太宗出森罗殿又起手问十王道:“朕宫中老少安否如何?”

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寿似不永。”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道:“朕回去即送来即送来。”从此遂相揖而别。

那太尉执一引魂幡在前引路崔判官随后保着太宗径出幽司。太宗举目而看不是旧路问判官曰:“此路差矣?”

判官道:“不差。阴司里是这般有去路无来路。如今送陛下自转轮藏出身一则请陛下游观地府一则教陛下转托生。”

太宗只得随他两个引路前来。径行数里忽见一座高山阴云垂地黑雾迷空。太宗道:“崔先生那厢是甚么山?”判官道:

“乃幽冥背阴山。”太宗悚惧道:“朕如何去得?”判官道:“陛下宽心有臣等引领。”太宗战战兢兢相随二人上得山岩抬头观看只见:形多凸凹势更崎岖。峻如蜀岭高似庐岩。非阳世之名山实阴司之险地。荆棘丛丛藏鬼怪石崖磷磷隐邪魔。

耳畔不闻兽鸟噪眼前惟见鬼妖行。阴风飒飒黑雾漫漫。阴风飒飒是神兵口内哨来烟;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一望高低无景色相看左右尽猖亡。那里山也有峰也有岭也有洞也有涧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岸前皆魍魉岭下尽神魔。洞中收野鬼涧底隐邪魂。山前山后牛头马面乱喧呼;半掩半藏饿鬼穷魂时对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传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趱公文。急脚子旋风滚滚勾司人黑雾纷纷。太宗全靠着那判官保护过了阴山。前进又历了许多衙门一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太宗又道:“此是何处?”判官道:“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太宗道:“是那十八层?”判官道:“你听我说: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寂寂寥寥烦烦恼恼尽皆是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只因不忠不孝伤天理佛口蛇心堕此门。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皮开肉绽抹嘴咨牙乃是瞒心昧己不公道巧语花言暗损人。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垢面蓬头愁眉皱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蠢致使灾屯累自身。油锅狱、黑暗狱、刀山狱战战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强暴欺良善藏头缩颈苦伶仃。

血池狱、阿鼻狱、秤杆狱脱皮露骨折臂断筋也只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堕落千年难解释沉沦永世下翻身。一个个紧缚牢栓绳缠索绑差些赤鬼、黑脸鬼长枪短剑;牛头鬼、马面鬼铁简铜锤。只打得皱眉苦面血淋淋叫地叫天无救应。正是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太宗听说心中惊惨。

进前又走不多时见一伙鬼卒各执幢幡路旁跪下道:

“桥梁使者来接。”判官喝令起去上前引着太宗从金桥而过。

太宗又见那一边有一座银桥桥上行几个忠孝贤良之辈公平正大之人亦有幢幡接引;那壁厢又有一桥寒风滚滚血浪滔滔号泣之声不绝。太宗问道:“那座桥是何名色?”判官道:“陛下那叫做奈河桥。若到阳间切须传记那桥下都是些奔流浩浩之水险峻窄窄之路。俨如匹练搭长江却似火坑浮上界。阴气逼人寒透骨腥风扑鼻味钻心。波翻浪滚往来并没渡人船;

赤脚蓬头出入尽皆作业鬼。桥长数里阔只三皻高有百尺深却千重。上无扶手栏杆下有抢人恶怪。枷杻缠身打上奈河险路。你看那桥边神将甚凶顽河内孽魂真苦恼桠杈树上挂的是肯红黄紫色丝衣;壁斗崖前蹲的是毁骂公婆淫泼妇。

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诗曰:时闻鬼哭与神号血水浑波万丈高。无数牛头并马面狰狞把守奈河桥。”正说间那几个桥梁使者早已回去了。太宗心又惊惶点头暗叹默默悲伤相随着判官、太尉早过了奈河恶水血盆苦界。前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却那里得有钱钞?”判官道:“陛下阳间有一人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陛下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库给散这些饿鬼方得过去。”太宗问曰:“此人是谁?”判官道:“他是河南开封府人氏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库金银在此。陛下若借用过他的到阳间还他便了。”太宗甚喜情愿出名借用。遂立了文书与判官借他金银一库着太尉尽行给散。判官复吩咐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爷爷过去他的阳寿还早哩。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6大会度汝等生再休生事。”众鬼闻言得了金银俱唯唯而退。判官令太尉摇动引魂幡领太宗出离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阳大路飘飘荡荡而去。毕竟不知从那条路出身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待)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山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第一卷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山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待)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