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具有悲情色彩的民族大节。此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二月底三月初)。春分后十五天,斗柄指乙为清明。这时太阳到达黄经十五度,天气清澈明朗即为清,万物欣欣向荣故为明,故此又称清明。清明与寒食节期很近。按周代规定,冬至后第105天为寒食节,而自然节气清明则在第二天或第三天。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是,怀念先祖、上坟祭扫,春游踏青、插柳植树。民间也称它为鬼节之一,其祭扫培土、插柳植树是春节上坟、中元祭祖、十月一送寒衣活动中所没有的。通过清明怀念先人、感恩承志,能够产生家庭、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彰显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全国团结统一、社会稳定。2007年12月,清明节被国务院确定为法定节日之一,并从2008年开始放假一天,与临近双休日组成清明黄金周。现在让我们一起追寻清明节几千年的发展演化过程和各种节俗。 相比于寒食、上巳和三月三等古老节日,清明成为节日是最晚的,到唐朝时它才成为国家大节。但清明节把寒食、上巳和三月三的活动联系到一起,也像春节一样形成了一个清明活动系列。 清明节当天旅居在外者,回乡探亲扫墓。 清晨,街市叫卖杨柳。 妇女停针线,结杨柳球,戴龚畔,或替柏叶,以嫩柳枝结圈,插在墙壁上。 食酒酿与大麦粥。 医家贮井水,造各种丸药及药酒。 祀祖,长者向儿童讲述祖先生前事迹。 扫墓,荐时食,除芬草,察看墓林。家中刚入门的新媳妇也一起前往。 仕女结伴踏青郊外。 放纸鸢,荡秋千,射柳,撑会船。 举行风筝比赛。 农人以新瓮蓄水,造酒,做浆水,用干粮饭牛。 晚食螺,以祭余分享长幼。 清明这日有雨,就称之为杏花雨。 牡丹、滇茶、兰花、碧桃、川鹃、梨花、木香、紫荆、蔷薇、谢豹、丁香、七姊妹、长春等上市。 清明节的习俗-祭祖祭祖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自古以来,我国一直都有祖先崇拜的情结,对宗族宗法极为重视。很早的时候,只有士大夫以上的官员才可以设立家庙,贫民百姓只能在寝室祭拜。岁时致祭的规矩很多,要在每季度第二个月的上旬择日占卜,或者丁日,或者亥日,其中占卜吉利的那日就是祭祖的日期。 魏晋以来,家庙中祖先的位次排列,都以官阶为判定标准,直到明太祖洪武六年,才制定了完善的品官士庶家庙礼仪,根据《大明集礼》以及宋儒家礼,祠堂大都奉高、曾、祖、考四世之主,高祖以上的人物,要在立春祭祀,因为立春是万物生发的开始。而距今越近,由于人事繁杂,迁徙不定,家庭组织也较为零散,祭祖往往需要顾及时间和财力,不一定沿袭古时候的固定标准。 古代祭祀的食物,大夫用羔羊,士则用猪,贫民不固定,根据时令变化而变化,《通礼》中所谓“岁逢令节荐新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关于荐新物,《礼记·王制》也有记载:“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近代以来,人们通常根据能力大小,量力而为。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据《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华夏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强烈来看,严延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人五宁到官方的肯定后,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的习俗-挂纸(挂青)与培墓“挂纸”是一种,与祭祖习俗有关。挂纸时,祖先坟墓上的野草清除,并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叠确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培墓”也就是“扫墓”,又叫墓祭、祭扫或上坟,就是修墓与祭拜。一般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后代子孙的兴衰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则视情况而定。“培墓”的时间多利用清明节前夕,将坟上的杂草清除,并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体模糊不清,则必须用银朱重新加以描涂,使其焕然一新。 清明节的习俗-公祭黄帝陵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在古都西安正北方188公里。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黄帝陵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古葬类第一号。黄帝陵所在地桥山总面积567公顷,前有沮水,群山环抱。山上广植松柏,四季常分庙前区、庙区和陵园区。亦称有熊。5000年前,黄帝率夏部落从洛山南下,东渡黄河,与九黎族的蚩尤激战,逐鹿中部落拥戴为联盟领袖。黄帝创文字,定衣冠,造舟车,定音律,开创了古文化。几千年来,黄帝作为“人文初祖”的形象,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受到长久的崇拜。相传汉武帝征讨朔方,路经此地,始建祭台,以后历代均有修葺。 唐工朝建立,仍行郊天及祭五帝之礼。在唐代,还有李白,杜甫、舒元舆等人赞颂黄帝的诗词传世。宋王朝建立,太祖开宝五年(972),鉴于黄帝庙址“地势甚隘,弗便于尊崇,乃移于桥山之东(即今址),祭祖活动相沿”。 祭祀轩辕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旨在新睦九族,和合万邦,消弭战祸,趋于大同。公祭黄帝陵,方名义组织的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唐朝将祭祀黄帝陵列为国家祭典,以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世代相传,绵延不绝。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暗无天日的时候,中华民族总是凝聚在黄帝周围。尽管某种时刻,中华儿女也发出过愤怒的呼叫或凄厉摧心的呐喊,但是,一刻也没有放弃为建设家园和促进祖国的进步而努力。尽管历史上民族之间或某一民族内部,也发生过冲突或战争,也曾造成国家的暂时分裂,但最终仍归统一。这才使中国在古代就成为发达的国家,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践踏、欺凌,但从鸦片战争到八年抗日战争,优秀的中华儿女高举反抗侵略的旗帜,前仆后继,坚强不屈,用自己的智慧和血肉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与中华民族继承了黄帝艰苦创业,坚持正义,酷爱和平自由,反抗压迫,精诚团结,建设祖国的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明节的习俗-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曾将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故而每年节期,官员乡绅和学生们纷纷响应号召,开展植树活动。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一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的活动。 清明节习俗插柳杨柳颜色青翠,丝丝人画,如美人娇弱,似少年风流。它的枝叶具有药用价值。自唐代以来,许多地方都有。清明插柳的风俗,缘由大致就是以上两点,只在各地有着细微差别。 每当清明节到来,人们就在门上遍插柳枝,有的还会挑选嫩柳替在发髻上。安徽径县、寿春呼为避瘟疫,湖南长沙称之记年华,浙江台州传说可以除蛰虫(即驱香九娘,也就是俗称的百足虫),河北冀州、浙江开化传说插柳可明眼,福建福州、浙江杭州、内蒙张北以及宁夏的绝大部分地区则传说可以拔除不详。古时的北京城还有一条谚语:“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那是因为,据说黄巢造反时,就是以清明为期限,以柳条为信号。 至于把细柳结成项圈,戴在头上,也是起源于唐朝。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阳杂姐》中记载,唐中宗曾经在三月三赐侍臣细柳圈。《唐书·李适传》中记载,细柳圈可以辟病。南方如苏州、永嘉等地,人们清明节头戴柳圈,小孩在柳圈上点缀花朵,而女子则攒成柳球戴在龚畔,寓意是红颜不老。 清明节习俗插柏柏树在山野中常绿,岁寒不凋,质地坚凝。它和松树一样,都是长寿的物种。道家的人常常用它点缀做汤,在元且用它浸酒辟邪。相传雄察体香就是因为常吃柏树的叶子和果实,《抱朴子》中的毛女可以健步如飞、攀援跳跃,也是因为如此。 《史记》认为,柏树为草木之长。柏树的种类很多,有扁柏、侧柏、绘柏、罗汉柏等,叶子多为鳞片形或小箭簇形。侧柏叶可人药,凉血止血,去风理湿,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可以治疗关节疼痛,还可以生肌杀虫,黑须润发。 清明当天,女子头戴柏叶,寓意是苍翠寿永。 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纸鸢,又叫鹞子,因为飞时看不出动,仿佛鹤鹰静悬于空,故而得名。五代李邺在宫中做纸鸢,以线绳牵动纸鸢乘风飞动,以此为戏。后来纸鸢的头部用竹子做成笛,放飞时,风人竹笛,声如筝鸣,因此又叫作风筝。其发明人据《事物纪原》记载,应为韩信。当年高祖征讨陈稀,韩信图谋借此起事,于是制作纸鸢放飞,以测量未央宫的远近,想要凿通地道进人宫中。可见,纸聋在汉初就已经有了。到了南朝萧梁时期,侯景作乱,梁正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让小儿放纸鸢,并在其中藏诏,希望能够引来援军。《独异志》也称侯景包围台城,简文曾做纸鸢,将其放飞到空中,向外告急。可见最初纸鸢是应用于军事,作为信号来用的,即使韩信的首创,其动机也不外乎这样。我国的纸鸢与外国住得应用氢气球相比较。大约早了一千多年。后世竞相仿制试飞,于是放纸鸢成为一种民间的游戏。 纸鸢的式样不一,有龙、缝、蝶、蟹、蜈蚣、金鱼、蜻蜓、蝉、鹰、七星、八角、花篮、美人、鸿雁、双人之类,俗称娱蛤鹅、美人鹤等,翱翔空中,婉转如生。又加上风筝上的响弦,鸣声不断,数根风筝线摇曳,足以让视听得到极大的享受。晚上风筝系上灯笼,五彩缤纷,横亘天际,更是灿烂夺目,风姿旖旎,堪可人画。 清人沈太稗在《春明采风志》中对放风筝的盛况有这样的记述:“风筝摊,即纸鸢也。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纸糊,绘育蓝色,中安提线三根,大者背着风琴,或太平锣鼓,以索绕里,顺风放起,昼系纸条,夜系红灯,儿童仰首追逐,以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三尺以上,花样各别:哪叱、刘海、哼哈二圣、两人闹戏、娱蚁、站鱼、蝴蝶、蜻蜓、三羊开泰、七鹊登枝之类。其最奇者,雕与鹰式,一根提线,翱翔空中,遥睹之,逼真也。” 北方从冬月到次年清明,是放风筝的季节。江南一带,一般都在春季。因为春季的风,自下而上,纸莺因受到这样的托力而飞起。清明之后,东风渐渐停止,此时放风筝即称之为断线鹤。清明之后,风力时而强烈,时而微弱,方向也不一定,因此有谚语道:“正月鹤,正月鹤,三月放个断线鹤。”杭州一般在初春竞放灯鹅,清明后就停止,有的还在风筝上安装梨花雪爆焰火,夜晚在高空点燃,极为壮观。 清初褚人获《坚靛集》中写道:“吴中小儿好弄之,当其搏风而上,盖亦得时则驾者与。”杨祖华有《山塘掉歌》描写得更是情趣横生:“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一项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自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拉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的习俗-停针线清明日俗名针刺日,所以一般不做针线,而是提倡女子郊游踏青,不要辜负良辰美景。 清明节的习俗-制酒酿酒酿,一名酒酪,又称甜酉酿,在浙西各县十分流行,春天常有商人贩卖,清明时节尤多。 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先把桥米没在水中,一周后洗净淘出,放人锅里蒸熟。之后铺开冷却,置于容器,撒上酒药,糯米要四周紧贴容器,在中间空出圆形。一至三周之后,就可以食用了,此时的酒酿味甘色白,香气扑鼻,如果敷上玫瑰,更能增添芬芳。 清明节的习俗-制饴糖大麦的果实可以做饭,也可以浸水发芽,酿造麦酒,另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制饴糖。这项工艺由来已久,晋代荆楚地区过寒食节,也就是清明前一两天,需要禁火三日,为了方便饮食,民间就制作饴糖、大麦粥,以之为食。 晋代的陆翔在《邺中记》中曾记述过大麦粥的煮法:“寒食三日酸酪,又煮梗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隋代的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今人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场沃之。” 清明节的习俗-贮井水从立春到谷雨,水质轻清上行,此水可以补中益气,还可以治疗阳气下陷诸症,尤其利于健脾养胃。 《本草纲目》上说:“清明日贮井水,谓之神水,宜浸造诸风脾胃虚损诸丹丸及药酒,久留不坏。”清代的昊仪洛在《本草从新》里也提到过清明水的功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四节内水,甘平,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并浸造诸风及脾胃虚弱诸丹丸。” 湖南永州旧俗,清明节天刚亮,就去汲水,用新瓮贮存。这种水可以放置数月不坏,用作酿酒最佳。大概是因为冬天刚刚过去不久,地下水没有热气,性质平和。等到过了清明,天气渐暖,微生物太过活跃,并水的味道就逊色许多了。 清明节的习俗-省亲古代称宦游者回家探望父母为省亲。如官员请假,回家探望父母,称为省亲假,按照规定应该准假。唐朝时将此项规定适用于乡村的役丁,也有孝假。父母对子女,慈爱出于天性,因此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此时天气和暖,来往比较方便,凡是离家远游的。自然应该返回故里探望,以慰藉父母对孩子的思念之情,而尽人子之道。 清明节的习俗-扫墓古人扫墓,原无一定的日期。《吴越春秋》中载,夏朝少康将禹的庶子分封到越,春秋时在会稽祠墓。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代也延用这一风俗,各陵丧均在每月晦望日、二十四节气、三伏、社日、腊日以及四时上坟。《后汉书·光武纪减:“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放十一陵。”可见在农历八月也举行墓祭。到唐代时,全国均在寒食这天扫墓,将这一活动编人五礼,永为常式。五代时,世道纷乱,但民间依然奉行这一习俗,因此《五代史·周世宗纪》中有:“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后来,因清明节本就有踏青的活动,寒食、清明扫墓就又在全国流行起来。《程氏遗书》说古人十一月一日扫墓,是因寒霜冰露有感于心,而于寒食扫墓则是寻常之礼。宋明两代,清明、寒食扫墓,兼有哀悼及欢乐两种气氛,规模超过前朝。 然而也有地方不同,如苏轼曾说海南人不在寒食节而在上巳上坟。 《乾淳岁时记》中说:“朝廷遣台臣史,使宫人车马朝飨诸陵原庙,荐献用麦糕、稠场,而人家上家者,多用枣锢姜豉。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者尤多。如昭庆、九曲等处,妇女淡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村店山家分俊游息,至暮则花柳土仪,随车而归。若玉津、富景、御园、包家山之桃关、东青门之菜市,东西马睦,尼庵道院,寻芳讨胜,极意纵游,随处各有买卖赶趁等,野果山花,另有幽趣。盖荤下骄民,无日不在春风歌舞中,而游手末技为尤盛也。” 《帝京景物略》中所述明代北平扫墓的情形,饶有趣味:“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禅槛,轿马后,挂褚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酣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纸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 此外,中元俗称鬼节,正值农作物收获之时,各地亦有祭扫先荃的风俗,称之为献麻谷。河北广平,冬至时备好酒肴到先人坟前野祭;广东乳源,冬至时在各家先人坟墓上挂纸钱,俗称挂冬。广东归普、福建莆田、广西宜化,每逢重阳节皆准备牲肴,扫拜先人之墓,称之秋祭。安徽池阳于新年前五日,长幼一同祭拜先人之墓。浙江钱塘、昌化,自正月初三直至收灯,持纸钱,带果酒,前去扫墓。江西新建乡间在上元日展墓。 各地扫墓的含义是植上绿树,清除杂草,表示墓主人有后,开枝散叶,家族不衰。按照通常的习俗,祭扫之后,大则猪羊,小则鹅肉,均分颁给族人共食。这种习俗,在浙江婿云叫作散清,浙江嵘县叫作清明酒,河北固安叫作清明会,四川成都叫作清明坟,山东栖霞叫作房食。所需花费,大多取自祭田的收人。而无祭田者。亦蝎力营办,以维护家族这一亲情纽带。 新嫁娘进门之后,第一次参加的祭祖,还有一个十分动听的名字,那就是上花坟。 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传统上,这一天 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亦称“扫墓”。 在唐代,人们开始用薄薄细细的长竹片连接起来做风筝。当这种风筝在空中飞得很高时,风会使这些竹片震颤发出低沉的拨弦声,非常像中国古代的一种叫筝的弦乐器。 以后,又有了“风筝”这个人人皆知的名字。 我国人民祭祀祖先,大年初一是在家庭祖宗牌位前毕恭毕敬地叩拜;而农历三月清明节,则是到祖先的墓地扫墓。 踏青,又称踏春、游春、寻春,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清明时节,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正是郊游散步的好时机,男女老少结伴而行,或到山间采摘花草,或到水滨嬉戏洗浴,极有益于身心健康。一般地说,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缓慢,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人体的组织细胞活动活跃起来,代谢旺盛,由此常被人们称之为生长发育季节,当你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会感觉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宋代诗人吴惟信有诗赞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另一位诗人宋祁的词《缠绵道·春游》抒写自己和朋友踏青被春天景色所感动,以至兴发如狂,不可不读,这词是: 到了北宋,出现了水上秋千,即从秋千上翻身跳水。叹东京梦华录》谈到北宋皇帝驾车临水殿观船夺标的同时,要立 秋千取乐:“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上竿,左右年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