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儿讲“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时期。而寒邪非常容易损阳气,让整个人变得倦怠无力。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 人本身就要是顺天时,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体验炎热的考验,让身体多出出汗。而如今我们夏天空调,冬天暖气,太舒适了,身体迟早会出毛病。那我们应该怎么“热”着度过夏天呢? 1、吹空调不如流一身汗 老人们常说,“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意思就是人应该顺应自然,夏天体验炎热的感觉,让身体多出出汗。夏天出汗少,感冒、关节炎、失眠就会找上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是成倍上升。所以,夏天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中,如果嫌天热睡不着,早上起床后可以开窗通风,出门前再将窗帘拉好。晚上回家后再打开空调(27度左右),房间门打开互相通风,保持各房间温差平衡,营造凉爽的环境更有利于入睡。 片不过要注意的是,夏天也不宜大量的出汗。因为运动过程中,体温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运动脱水。所以要适当运动,晨跑与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气喘吁吁就可以了。 2、喝冷饮不如喝热茶 夏季很多人会喝凉茶、冷饮来给体内降温,殊不知如此最伤脾胃,特别是一些本身就脾胃虚弱、容易胀气的人,喝了冷饮之后会更加难受。 夏天多喝热水、热茶,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排汗散热哦。不过喝茶最好在饭后,空腹饮茶容易腹泻。 3、凉水冲澡不如热水泡脚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年、中年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出汗之后,全身毛孔处于一种打开的状态。这时如果冲冷水澡,寒气就会侵袭人体,导致风寒湿邪。容易手足发冷、小腿抽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发烧。即使是洗完热水澡,也不能马上吹空调、风扇,特别是免疫力不高的小孩子更要注意。 夏季可以多用热水泡脚,不仅能预防脚部疾病、祛除暑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好处。水温以40℃-45℃,温暖舒适为宜。水温太高,不仅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4、吃凉菜不如泡生姜水 夏季很多人通过吃凉菜解热气,更有甚者还把凉菜放到冰箱里冻一冻再吃。这其实大错特错,吃凉菜与喝冷饮一样,耗伤脾胃,不如多喝点生姜红糖水。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大枣一起煮水,加入适量的红糖,能温中散寒,健运脾胃。另外夏天的晚上要少吃生冷的食物,比如西瓜、生菜等,肠胃虚弱的人容易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 5、呆在空调屋不如晒太阳 太阳在中医里被称为“天灸”,也就是老天给我做艾灸。我们都知道艾灸是大补阳气的方法,但做艾灸需要辩证。而“天灸”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属于中医里的“温补之法”,没有任何副作用,适合所有人。 夏天可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5点后晒晒太阳,让阳光温煦后背,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身补阳、调理五脏气血的作用。注意晒太阳的时候身边带个水杯,及时补充水分。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背有助于调理脏腑气血,温煦经络。「背为阳,心肺主之」,经常晒晒后背,还有强壮心肺的功能。 注意:晒的时候,注意让阳光直射背部,即将后背朝向阳光即可。可将双手搓热后摩擦后背的肾腧穴(位置与肚脐平,脊柱旁开1.5寸),有温肾助阳的作用。 6、露脐装不如换常服 在夏天,女性更需要“热养”,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更该注意避免受凉。夏日里女性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吹空调,多运动,不穿露脐装、露背装,注意腰、腹、腿足及后背的保暖。穿平常的夏装即可,切不可追求标新立异穿露脐装,身体才能健康。夏天热流汗是在排毒,是好事!怕热不出汗,毒素往哪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