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2019年立秋时间:8月8日 03:12:57,农历 2019年七月(小)初八 立秋简历 中 文 名:立秋 外 文 名:Beginning of Autumn 代表寓意: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 风俗活动: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 风俗食物:西瓜、四季豆、辣椒 三 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养 生: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三候 秋,即禾与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是丰收的季节;此时梧桐树开始落叶,故“落一叶而知秋”!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后,身体由夏季的开放出汗排毒状态向收敛阳气储存能量转变。这个阶段要注意: 1、早睡早起养肝护肺; 2、晚上9点以后不要剧烈运动出汗过多; 3、水果以当季为好,如葡萄、秋梨等。 顺应天时,保养好身体,冬季才能避免预防疾病的产生。 立秋之民俗 1、祭祀、蓐收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2、贴秋膘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并且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3、煎香薷(rú)饮 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立秋前便纷纷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4、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5、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立秋之后怎么吃 秋季,是最好的进补期。不过,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 先调脾胃后进补 要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使体内的湿热之邪排出,以下三类人要格外注意: 1、脾虚者——吃点粥 表现: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 食补: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健脾和胃。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2、胃火旺者——吃点苦 表现: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人,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 食补: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清泄胃中之火。 3、老人及儿童——吃点山楂 表现: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 食补: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少吃西瓜多吃豆 西瓜是很好的清热消暑水果,适合夏季食用,可立秋后,经过一个暑热的长夏,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要少吃西瓜等过于寒凉的水果,以免伤及脾胃,引起腹泻。 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立秋节气之用。可以多喝些三豆汤: 绿豆:清热解暑; 红小豆:清热利湿; 黑豆:健脾补肾。 三豆汤不仅能清热解毒,还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少吃辛辣多润肺 注意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烧烤也要少吃。 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既能生吃又能熟吃,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百合除了解燥润肺,还有止咳的作用。 银耳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一定疗效。 少吹凉风多安神 秋天就别再过于贪凉风、开空调了,最好避免皮肤直接被风吹,不妨用丝巾遮挡一下脖子。 立秋后要防“秋老虎”,建议晚间多用醋泡脚,能解暑热,有助散热入眠。 立秋后,不能像盛夏季节那样一味地饮用清热解暑的夏枯草、野菊花等寒凉性质的茶品,那样会损伤人的胃气,影响脾胃功能。此时,最好喝点青茶。青茶属于“性和不寒”的茶叶,如铁观音、冻顶乌龙或大红袍(买的时候可以看到说明),介于红、绿茶之间,不寒不热,能益肺、润肤、生津、润喉,有效清除暑天存留在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 入秋食疗记住“三” 菜:立秋多吃三种菜 1、菜花——预防感冒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无常,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免疫力也不知不觉地在下降,这时就容易让感冒病毒钻空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菜花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2、菠菜——口腔溃疡 初秋气候开始变干燥,一旦蔬菜、水果、水分摄入不够,就容易上火,口腔里也会跟着出现溃疡、发炎等问题。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3、芹菜——促进睡眠 夏秋交替的时节,温差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很难马上适应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瓜:立秋多吃三种瓜 1、丝瓜——清香通便 丝瓜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丝瓜,加点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点海鲜酱油,味道非常好。 2、木瓜——祛燥润肠 木瓜除了当水果,一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汤喝,补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还能帮助消化,适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3、瓠瓜饺子——清热开胃 初秋气温仍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将肉类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证了蔬菜的摄入,也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瓠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汤:立秋多喝三种汤 1、大麦芽煮汤——理气健脾 立秋后天气还是比较闷热,要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咸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汤饮,不但能清热消暑,还有理气健脾的功效。主料是大麦芽(一两)、和瘦猪肉(四两)、冬瓜(六两)以及少量陈皮(25克)一起用砂锅煮汤,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2小时。 2、雪梨百合汁——清热润燥 立秋后燥气上升,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莲子、山药、百合等。雪梨和百合一起加水熬制,清热润燥,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经常干咳的人。 3、油菜燕麦粥——养胃除燥 立秋后还是属于长夏之末,天气仍然比较闷热,易造成食欲不佳,建议用燕麦熬粥喝。燕麦先煮熟,然后放入油菜末煮开。另外,将大米先煮熟,然后将提前做好的山药泥加入煮开。适当喝些能够养胃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