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秋繁露》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将我国传统意义上从立春至立夏长达90天的春季一分为二,又称仲春、中春。 春分古诗词乐春吟 (宋)邵雍 四时唯爱春,春更家春分。 有暖温存物,无寒著莫人。 好花方蓓蕾,美酒正轻醇。 安乐窝中客,如何不半醺。 复原“祭日于坛”典仪春分这一天,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南北极除外)昼夜等长。 今年的春分点,是3月20日23时33分15秒。过了这一“点”之后,太阳从赤道以南来到赤道以北,我们所处的北半球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气温明显上升,万物复苏,生灵舒展,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而言,春暖花开不仅是一个漂亮词汇,更是亲身可感、肉眼可见的美好现实。即便难免有“倒春寒”式的雨雪袭击,春,终究还是不可阻挡地一天比一天俏丽。 古时春分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祭日——皇帝率领重臣,祭拜太阳,迎接日出。 春分祭日,从周代就有了仪式。虽然史书所记载各朝代的祭日礼仪内容有所不同,但春分祭日的习俗还是一直流传到了明清。清《帝京岁时纪胜》里写道:“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北京众多著名景点里,跟春分最“脱不了干系”的,当数紧挨第一使馆区和CBD核心区的日坛公园。毕竟,1567年至1843年间,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春分之日祭拜大明神——太阳的场所。史料记载,明隆庆、崇祯,清乾隆、嘉庆、道光,都来此地亲祭过。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将日坛辟为公园。 在对园内的西天门、北天门、神库、宰牲亭、祭日拜台等7处祭祀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保护性修缮之后,2011年,在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朝外街道工委、办事处精心组织的“春分·朝阳”文化节上,在日坛公园,皇帝春分祭日的盛大场面以大型非遗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由朝阳区文化馆牵头组织精心排练后,第一次全景呈现在市民的面前。仪式主要分为卤簿仪仗、乐舞和祭礼三个部分,虽然只是春分当天上午的一个展示节目,但这是时隔160多年后,清代日坛祭日典仪的首次复原亮相,十分受人瞩目。此后,这一节目又多次在春分之日于日坛公园上演。 问及复原日坛祭日典仪的经过,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文化馆)何琳介绍说,从创意立项到排练完成历时半年,典仪的流程、人物的衣着、使用的器具,全都尽可能精心考证。好在,除了可以随时向清史专家请教,还有《大清会典图》《御制律吕正义后编》这类古籍当作歌乐舞服的脚本,让整个过程非常严谨。“我们还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比如我们创作的《太阳礼》,让大家跟典仪中的演员进行互动,一起祭拜太阳神,祈求国泰民安,祈求自己的大家小家都安好。”恢复传统文化显示出了现实意义。 可惜,因为新冠疫情,这场“大戏”已经连续三年没有登台。同样因为疫情没能“登台”的,还有祭日壁画前小广场上的春分竖鸡蛋比赛。疫情之前的春分,游人报名即可参与,每次都有人现场竖蛋成功呢。 现在,日坛公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观有园坛、西天门、北天门、神库神厨、宰牲亭、具服殿、祭日壁画以及“清晖观日”、“曲池胜春”等。 ①北京古观象台测日影想不想要一张“太极图”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中的一员,在天文学上有着重要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做了最基础的讲解:“春分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从南向北穿过天赤道的时刻;春分点是黄道和天赤道的交点之一(升交点),它在天文里最常用的两个天球坐标系(天球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里,都是规定的坐标原点。” 天文学上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视为一个回归年的开始。有些国家甚至直接以春分为春季的起点。 春分前一天的上午,记者来到北京古观象台,看见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齐锐和北京天文馆古天文研究中心主任肖军都在,一旁还有四五台已经固定于支架上的摄像机,显然,他们又要为春分录制“立竿测影”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与古天文学”的视频了。近些年,从视频到讲座,从片区小学到大学网课,他们从多渠道用多种方式,致力于对古人在天文学方面的智慧沉淀、科学贡献、文化精髓进行宣传和推广,讲得最多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及其背后蕴含的古人宇宙观和时空观。 北京古观象台陈列有许多古天文仪器,玑衡抚辰仪、纪限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浑仪、简仪、圭表、日晷……其中有几件跟二十四节气关系十分紧密。 “圭表可以实测二十四节气时日影的长短。浑仪上的黄道标刻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让我们能知道二十四节气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在古观象台“沉浸”了30年的肖军如是说。 还有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1669年至1673年)的黄道经纬仪,参观古观象台时领取的小册子上做了非常直接的介绍: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黄道经度和纬度以及测定二十四节气。 事实上,“略以知日至,要决晷景”正是测定节气的重要手段,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本就离不开古人的天文观测和农耕经验。 至于春分前后、春分当天、春分点太阳究竟与赤道是怎样一种位置关系,在古观象台,你完全可以从星象图上找出对这个问题的直观感知。 隶属于北京天文馆的北京古观象台,至1929年为止,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世界最著名的古代天文台之一。如今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古代天文陈列馆里陈列的八件大型铜制天文仪器,论造型、花饰、工艺,论刻度、游表、结构,就像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具体成果的集体呈现。 有趣的是,朱进和肖军都告诉记者,如果有心,自己在家里坚持每天中午12点立竿测日影并标示,一年之后,你大致可以收获一张“太极图形”。想不想试试? 热衷于观测的朱进还介绍,每年春分前后,也是北半球的卫星观测爱好者们观测人造天体的最佳时段。从3月16日到3月30日,如果天晴,北京地区的观测者每天傍晚用肉眼都可以清晰看到搭载着神舟十三号乘坐三位航天员的中国空间站从空中飞过。就在本文见报的今天下午,航天员们将为大家带来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次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第二讲。 而痴迷于古天文研究的肖军,正由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时空图像,深度探究古人的时间文化、现代人的时间观念。 此处插播一段“番外”: 春分竖鸡蛋的中国传统风俗早已经火遍全球,甚至有了世界纪录。但是真的因为春分具有“平分”和“均衡”的特质,这一天的地球就格外容易竖鸡蛋?才不! 朱进说:“竖鸡蛋的难易程度肯定跟时日没有关系,或者严格说,不可能有测得出来的关系。” 肖军说:“春分容易竖鸡蛋的说法确实不太成立。但,就还是让大家愉快地玩耍吧。” 饱浇春水为哪般春分在农耕种植方面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北方春迟,但是春分来严寒去,当时间走到春分节气,春风之和煦已然吹拂了每一个角落。 俗语有说,“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在惯常春旱的北京,从漫长冬夜醒来的花草树木迫不及待舒展身体,它们最需要的当然是水。 可是浇水并非越早越好。只有当快速回升的气温足可以让土地在夜间不再上冻,北京所有的园林绿地,无论公园还是小区无论街道还是路边,才会纷纷抓紧时间开始春天第一灌,也就是浇春水。 浇春水的方式,有直接用粗大水管的,有喷灌或滴灌的,你留意到了吗?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园容部主管沈波告诉记者,及时浇春水对从冬天返回到春天的植物非常重要,而浇春水的要义,第一是浇足,第二是浇匀,否则草木或者继续安眠延期不长,或者稀稀拉拉地长,一片地里青一块黄一块非常难看。春暖花要开,首先饱灌春水,后续打理,剪枝、修枝、施肥、培土等环节也及时跟进,草木们就能舒筋展骨抽枝发芽出苞,春之草、春之树、春之花,就会速度极快地用或绿或红或白或黄各种颜色,将世界美美地装扮起来…… 的的确确,最近一段时间,记者隔三差五就要沿通惠河南岸的庆丰公园西园,经大通滨河公园、角楼映秀公园到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用双脚踏勘一遍。一路所见,花草树木几乎一天一个样,堪比“女大十八变”。而公园里举着小手机端着大相机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似乎每一株新开花的树都被镜头“围观”了。 在北京,每年春分前后,踏青赏花正是老百姓最普遍的出游方式。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从3月中到4月初,50多个品种近千株梅花,将于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次第盛开,完全覆盖了春分节气的整个时间周期。 必须大赞当年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保存城墙原状的做法——如今,东起北京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东那绵延1.5公里的古朴城墙,既是梅花生长阻寒挡风的天然屏障,也是梅花开放相映互衬的最佳背景,更是吸引游人纷至沓来的极大魅力。 不过,今年春分前两天气温断崖式下跌带来了漫天大雪,让人不免对那些或尚含苞或已盛放的梅花有所担心,会不会冻坏?得到的答复是:“只要没有大风,就不怕!” 与春分有关的古诗词里,最能跟今年春分之前的春雪对应上的,大概要数苏轼的这几句了——“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难得春雪与春花如此大尺度同框,莫辜负老天别样的安排,这个春分,你有没有拍出与往年春分全然不同的照片呢? 公园管理人员特别提醒大家,游园观景全程佩戴口罩,踏青赏花走甬道,勿踩踏草地。 名家 春分祭日还拜先农▌宗春启 3月20日,农历二月十八,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到这天,春季正好过了一半,故名。 《春秋》中说:“启蛰而郊,郊而后耕。”是说天子要在惊蛰节气这天到郊外祭天,而后举行耕耤礼。除了春分祭日,明清帝王还要行耕耤礼。崇祯七年,朱由检二月二十七日致祭先农、行躬耕耤田礼;崇祯十五年,则在二月十九日。这两个日期应在春分前后。清朝皇帝祭祀先农、行耕耤礼,在二月的第二个亥日。 清世宗胤禛首次耕耤田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十九(癸亥)。这一天,他祭拜完先农之后,来到耤田。耤田正中,停放着一架专为皇帝预备的黄色木犁,拉犁的黄牛左边立着户部尚书,顺天府尹捧鞭立于右边。东西各有六架套着黑牛的红色木犁,是供亲王、大臣从耕的。胤禛接过顺天府尹呈上的鞭子,左手执鞭,右手秉耒,推了三下之后,又加了一下,以示“劝农至意”(按:原文如此)。然后登上观耤台,看着亲王大臣挨个行“五推”“九推”之礼。 祭拜土地和谷神在社稷坛举行。社稷坛,即中山公园内的五色土。社,为五土之祇;稷,为五谷之神。明清两朝春季“祭大社、大稷”,在二月的吉戊日。清高宗登基后的第一次“祭大社、大稷”,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初四。“自是每年如之”,成为定制。 拜先农,祭社稷,是祈祷丰收。春分还是企盼生命繁衍的时节。周《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元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玄鸟即燕子;高禖是主管生育的神。南唐诗人徐铉《春分日》:“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春分日看到燕子双双地飞,思妇夜不能寐,她的歌声里为什么充满哀怨,还用说嘛!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二十七岁的完颜璟生过四个儿子都没有立住,为求子嗣,他下令筑坛于金中都景风门外,在春分这天行高禖之祀。两年之后,他的第五个儿子出生了。 压图篆刻: 篆刻名家、北京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张国维 刊头题字:郭晋丽 本版摄影:宝君 李葵 本版绘图:冯晨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