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刚过去的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后就准备入冬了。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意思是从霜降时就应该开始滋补了,那么我们该吃些什么来养生呢? 一、霜降习俗 1、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 2、吃柿子 “霜降红柿子”,食柿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泉州对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也有说法是在霜降这天吃杮子的话,整个冬天嘴唇都不会裂开。 著名医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里面提到,“柿果性味甘涩,微寒,无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咳嗽、热渴、吐血和口疮”。 柿子富含果胶,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可以纠正便秘,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柿子还可以入菜,用柿子和面粉搭配做成面食后,凉性的柿子就变成了温性,健脾养胃的作用更好。但要注意,胃寒和糖尿病人不建议吃柿子。 二、霜降后吃这些好处多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 1、煲羊肉 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因此,民间有“煲羊肉”的习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大厨用古书记载的“羊肉秘法”和杏仁,做一道最近很流行的水盆羊肉。 2、吃山药 山药被称为“秋季第一补”。《本草纲目》记载:“铁棍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霜降后的山药是营养丰富、口感更好的时候。 霜降后山药叶子枯萎,营养成分回归到根部,吸取了土地的精华后,山药的口感也更加粉糯绵软,用霜降后的山药来煮粥或者煲汤,那叫一个美味!
古籍《本草图经》当中,桑叶被誉为神仙服食方。专家告诉我们,桑叶的采摘还是有学问的,要采摘两种桑叶一起制作成药,前一种是每年四月桑叶茂盛时采摘,后一种则是十月打霜后的桑叶。 霜桑叶,即经霜后采收的桑叶,多于霜降后9~10月间采收(故名“霜桑叶”)。采收自霜打后还残留在树上的为霜桑叶,去除杂质晒干。 王教授提醒:中药里面用的桑叶多为霜桑叶,它含的黄酮、多酚等有效成分更多,对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的辅助调节作用更强! 长寿茶:补肾清脑 菊花清肝明目,对眼睛干涩、血压不稳有辅助治疗作用;山茱萸偏温,适合中老年人群用来补肾固涩。 清脑补肾长寿茶 【材料】桑叶3~5片、菊花10朵、山茱萸10~15粒、山楂5个(一人一天量)。 【做法】药材洗净后加开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山茱萸可以捞出来吃掉。 【功效】清利头目、补肾固涩。饮用前可咨询医师。 三、霜降后做好3件事 1、防寒保暖 霜降前后早晚温度明显更低,应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以免寒邪入体。 2、晨间运动推迟 霜降后早上气温降低,习惯清晨运动的人群晨练时间可以适度推迟,避免吸入过多的冷空气。 3、防心血管疾病 气温降低会刺激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复发,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基础的朋友们更要注意,记得经常测量血压,按时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