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气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

2020-3-28 10:09| 查看: 1476| 评论: 0|原作者: 王加华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书法、剪纸等之后的第39项跻身“世界级非遗”①的项目。②在多元保护主体、相关学界、新闻媒 ...

注释:

①“世界级非遗”的说法其实是不确切的,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没有级别之分。但受我国非遗保护四级分类与保护体系的影响,凡入选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项目,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也即是“世界级”了。

②《盘点:中国目前有多少个世界级非遗》,中国日报网,网址:http://china.chinadaily.com.cn/2016-12/01/content_27539562.htm,2016年12月1日。

③沈志忠:《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东南文化》2001年第1期。

④(战国)孟子:《孟子》卷一《梁惠王上》,武汉:崇文书局2015年版,第6页。

⑤王加华:《节气、物候、农谚与老农:近代江南地区农事活动的运行机制》,《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

⑥对此,可参阅王加华:《被结构的时间:农事节律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⑦[美]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程存旺、王嫣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⑧萧放:《〈月令〉记述与王官之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⑨可参见(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象数·十二气历》。

⑩边福昌:《关于改革现行农历为节气历的探讨》,《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1期。

(11)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2)萧放:《中秋节的历史流传、变化及当代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13)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148页。

(14)王加华:《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84-135页。

(15)刘婷婷:《二十四节气养生》,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装饰》2015年第4期。

(17)对此,可参阅高倩艺编著:《二十四节气民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王加华:《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王景科主编:《中国二十四节气诗词鉴赏》,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版,等等。

(18)乌丙安先生曾从民俗构成的角度对“民俗系统”概念做了相关论述与说明。他认为民俗现象从民俗质、民俗素、民俗链到民俗系列,逐级向上,最终构成为民俗系统。在此,民俗系统即对包罗万象之民俗现象最高层面的概括与系统性分类(乌丙安:《民俗学原理》,2001年,第13-32页)。郑杰文亦曾对“民俗系统”做过相关论述,他认为作为民俗要素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现象的存在形态及其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它们的发生、发展、流传、演变的历史过程,即构成为一个民族的特定民俗系统(郑杰文:《论民俗系统的二重性结构》,《民俗研究》1991年第4期)。本文的“民俗系统”概念,更类似于郑杰文先生之界定,即在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发展与流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口头、行为、心理等多个层面的习俗形态及其有机联系。

(19)张淅默:《乌丙安:让传统工艺“无孔不入”地走进现代生活才是振兴之道》,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5326,2016年12月15日。

(20)据谢颖:《“新的驿程”刚刚开始——中国民俗学会“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综述》,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5508,2017年1月18日。

(21)[印]雷德哈卡马·马克吉:《时间、技术和社会》,[英]约翰·哈萨德编:《时间社会学》,朱红文、李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22)郑杰文:《论民俗系统的二重性结构》,《民俗研究》1991年第4期。

(23)陈丹:《二十四节气在现代农业中应用须注意的问题》,《广西气象》2001年第2期。

(24)笔者曾以节日为例,对节日在当下社会中的节点性与神圣性重建做了相关论述。具体参见王加华:《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性与坐标性重建——基于社会时间视角的考察》,《文化遗产》2016年第1期。

(25)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值得骄傲的二十四节气》,人民政协网,http://www.rmzxb.com.cn/c/2016-12-12/1209211.shtml,2016年12月12日。

(26)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值得骄傲的二十四节气》。

(27)对此,可参阅王加华:《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第三章之“校园生活的二十四节气”,第59-61页。

(28)据浙江农林大学毕雪飞副教授于2016年12月20日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上的谈话而知。

(29)吴兆磊:《浅谈“二十四节气表”在基层班组的文化实践》,《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8期。

(30)之所以如此,可能与这些节气通常处于农闲期有直接关系。农闲时期,人们没有多少农活可做,于是节气的农事指导意义也就不那么明显,由此导致了文化意义与习俗活动的薄弱。

(31)谢宇芳等:《谷雨节:渔家狂欢节》,威海新闻网,http://www.whnews.cn/mlweihai/2005-04/24/content_287534.htm,2005年4月24日。

(本文原刊于《文化遗产》2017年第2期,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123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