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气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2020-3-28 09:56| 查看: 846| 评论: 0|原作者: 萧放

时间如风,星移斗转,天道无穷。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因所处位置的关系,接受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带来的一系列天文物候变化。中国人在生产生活中很早发现了这一自然时间节律 ...

二、节气时令饮食与养生保健民俗

在节气时令中,饮食保健是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内容。它是我们祖先岁时生活的经验总结。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黄帝内经》载:“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即按照四季阴阳二气升沉流转与五行属性,调整饮食性质、内容。

春季养生,依据的是顺应春阳、提振精神的原则。咬春、尝新是春季饮食养生的主要方式。

在大地回春之际,以辛温食物,发散藏伏之气。立春饮食体现迎春、助阳的性质。上古是“荐羔祭韭”。古代有春盘,也叫“五辛盘”,因为盘盛五种辛辣生菜得名。民间的五辛盘,一般盛葱、姜、蒜、韭菜、萝卜等,“取迎新之义。”五辛盘兴起于仙道信仰流行下重视养生护生的六朝时期,人们以五种辛辣之物,发五脏之气。人们还发明了春饼,春饼是一种薄面饼,人们用它裹生菜食用,杜甫在《立春》诗中曾写下“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的佳句,至今伴随着春饼令人回味。明代北京人立春互相请客宴会,吃春饼和菜,并用棉花塞耳,说这样新年耳朵的听力好。春卷是与春饼类似的近代立春食品,春卷将菜馅裹入薄面皮中,然后油炸食用。春卷具有皮薄、色黄、香脆、质嫩、味鲜的特点。萝卜也是立春的应节食品,明代北京人无论贵贱都嚼萝卜,称为“咬春”。清代北京人新春日献辛盘,即使是一般百姓,也要杀鸡割肉,做面饼,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吃水红萝卜,名为“咬春”。

清明时令饮食有清明团、乌饭与清明茶。清明团是用清明时节生长的软曲、艾蒿等与糯米饭揉制而成,在六朝时就已出现。湖北、福建、广东、江西都有这一清明食俗。清明的节令食品还有乌饭。清明节在南方地区吃一种特制的黑饭,明代杭州,“僧道采杨桐叶染饭,谓之青精饭,以馈施主”。明清宁波人都称为“青糍黑饭”。这种食品大约与寒食节的禁火有关,寒食在宋朝以后与清明合一。浙江黄岩人清明采芜菁和米粉做饼,称为“寒食”。广东西宁民俗每年三月,用青枫(一名乌饭木)、乌桕嫩叶浸一晚上,然后以其汁和糯米蒸饭,饭“色黑而香”。北京三月的时食有天坛的龙须菜,“味极清美”。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是寒食的佳品。清明茶是饮食民俗中的佳品。饮茶的最好季节是春天,带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的珍品。

夏天是高温潮湿的季节,为防止“疰夏”之疾(夏天不适应症),人们提前在立夏日进行饮食的预防保健。江南立夏饮“七家茶”,也称“立夏茶”。明人田汝成记述杭州:“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清代苏州人立夏日用隔年的撑门炭煮茶,茶叶是向隔壁左右的邻居要来的,称为“七家茶”。还有吃立夏饭。杭州立夏还有“三烧五腊九时新”之说,三烧为烧饼、烧鹅、烧酒,五腊为黄鱼、腊肉、盐蛋、海狮、清明狗(清明日购买狗肉,悬挂庭上风干,立夏日取下食用,民间认为是夏天保健食品),九时新为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黄豆笋、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等。北京也注重食物的配制,用清明柳穿的面点,煎作小儿食品,谓之“宜夏”。立夏是健壮身体的节日,人们的饮食有强身助力之象征意味。浙江新昌人立夏日吃健脚笋,说这天食用鲜笋,会强健脚力。吃立夏蛋,也是民间立夏强身的风俗,俗谚“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立夏还有饮食养颜民俗,喝驻颜酒。立夏以李子泡酒,说此酒可以养颜,女性服用。

大暑时节,正在伏天。为了保证安全度夏,古代有伏日民俗,朝廷给官员赐肉,放假回家,闭门不出。宋代皇上为了表示对臣僚的体恤,三伏天给臣下赐冰解暑。明朝朝廷颁冰的日子改在立夏。清代苏州民间在三伏天起出窖冰发卖。蔡云《吴歈》云:“初庚梅断忽三庚,九九难消暑气蒸。何事伏天钱好赚,担夫挥汗卖凉冰。”因为炎热的夏天对于人的身体生命来说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平安度夏,人们发明了以上诸多民俗饮食,以提前进行身体的保健。

夏至是极热时节,重视饮食养生。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云:“忆在苏州日,常诣夏至筵。棕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宋代发生变化,京畿一带,夏至日要吃“百家饭”,说吃了“百家饭”就容易度过炎炎夏日。由于百家的饭难以凑齐,人们传说只要到姓柏的人家求饭就可以了。当时有一位名叫柏仲宣的医生,每年夏至日做饭馈送给相识的人家。明清以来,民间夏至食品是面条,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据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说,当时北京人夏至日家家都吃冷淘面,也就是过水面。这种面条是都城的美食,各省到北京游历的人都说“京师的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苏州人除了享用凉冰外,还有许多消暑的风物,乐善好施者,在门口普送药物,“广结茶缘”。

秋季凉爽,秋季时令养生,重视对夏天身体能量耗损的补充、身体的调养,以及为未来冬寒的能量贮备。

立秋有咬秋民俗,人们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这也是古代《诗经》所说“七月食瓜”的遗意。《津门纪略》:“立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代北京人在立秋日阖家同食西瓜、茄脯,饮香薷汁,说这样秋后可免暑热痢疾之害。四川一些地区,在立秋交节气的时候全家同饮一杯水,传说这样就能保证将积暑消除,不发生秋季腹泻。吞服赤小豆,也是过去立秋节日保健习俗。唐人《四时纂要》记载:“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止赤白痢疾。”山东临朐一带,在白露时节,八月初一采豆棵上的露水贮存起来,说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医治百病。清代北方民间霜降期间吃迎霜粽、迎霜兔。迎霜兔是野兔,明朝宫廷中结合重阳节,吃登高迎霜麻辣兔。

冬季严寒,冬令养生,重在闭藏蛰伏,饮食以保暖御寒为主。民间在立冬酿酒、腌菜、舂米,准备过冬。民间谚语:“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一些地方冬至节俗的热闹场面超过了新年,所以当地有“肥冬瘦年”的俗说。清代苏州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互相馈送节日食品,提篮担盒者满路,俗称“冬至盘”。苏州冬至的节令食品是冬至团,冬至团用糯米粉做成,中间包裹糖肉、菜、果、豌豆沙、萝卜丝等。人们用它来祀先祭灶,并且作为节礼相互馈送。

大寒是最寒冷的时节,寒气之极。民谚:“小寒冻土,大寒冻河。”人畜都要保温防寒,“人到大寒衣满身,牛到大寒草满栏”。古代的腊日就在这一时节,腊日的腊鼓就在于驱除寒气,召唤阳春。“腊鼓鸣,春草生”。人们食用黏米豆果杂煮的腊八粥驱寒。大寒临近年节,谚语有:“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杀猪宰羊,皆大喜欢。”大寒之后是立春,苦寒的季节,人们期盼着春天的早日到来。

3.北京春节东岳庙会(2003,萧放摄)

4.用柳条将子推燕串起来,挂于门上,是山西一带清明节的习俗活动。(张勃摄)

三、节气与时令观赏、娱乐

节气时令是自然节律,也是传统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季节提示。人们依照春秋冬夏的天时,安排着四季的娱乐与休闲。

“二十四番花信风”是中国人特有的花事时间,花信从大寒梅花开始,一节三候,一候一花,直到谷雨牡丹花结束,共有二十四番花信。伴随花信的风也逐渐由北风变成了东风,冰雪的世界也就变为烂漫的原野。

六朝时期,人们在立春日,剪彩为燕,戴在头上,作为迎春的彩饰。还要在门上贴“宜春”二字。唐人更以立春剪彩为时尚,诗人李远的《剪彩》诗云:“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立春剪彩中蕴含着对情人的深深祝福。

清明是一个游赏的日子,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吃清明团。清明要戴柳,“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山东一些地方,清明妇女在户外荡秋千玩耍,格外开心,称为“女人的清明男人年”。

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天气开始炎热,宜静养。此外有各种夏令物品,如蕉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等,沿门销售。当地人会用纸制作各种灯具,其中萤火虫灯,别有情趣。人们用完整的鸭蛋壳作灯具,外粘贴五彩纸,作成鱼状,然后通过小孔将萤火虫放入鸭蛋壳内,萤火虫在蛋壳中闪闪发光。这种萤火虫灯,专供小儿嬉玩。苏州人还有纳凉的习俗,称为“乘风凉”。人们乘船聚于桥洞、水边,或到寺观,玩各种牌戏;有以观赏各种民间曲艺作为消暑的方式,有自相比试的清唱,有盲人男女的弹唱,有演说古今故事的说书。人们将乘凉变成一种休闲娱乐。

古代文人多愁善感,一到立秋,就情不自禁兴起悲秋之叹,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诗:“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江曲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愁思,应同此日情。”宋代有立秋戴楸叶民俗,人们在立秋日将楸叶剪成花样戴在头上,以迎节气。这是与立春戴彩胜迎春相对应的民俗。《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广东佛山立秋后,有民间工艺展演聚会,名为“出秋色”。在湘西苗族立秋日,人们要赶秋节,男女交游,荡秋千。贵州苗族这天赶秋坡,同样是男女交往的娱乐节日。在江南苏州,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作为博戏之乐,称为“秋兴”,俗名“斗赚绩”。人们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头大脚长的蟋蟀为贵,青黄红黑白五色为正色,受到人们的推崇。蟋蟀开斗的时间在白露后,一直斗到重阳为止。

秋分。《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时节,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霜降之前有霜信,一般以鸿雁来为霜信。明人毛晋《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北方有白雁“秋深方来,来则降霜。河北谓之霜信”。金朝诗人元好问《药山道中》诗云:“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闲送雨声来。”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开始休息,工人也停止工作。《礼记·月令》:“霜始降,则百工休。”这种霜降之后,停止劳作,让工人休息的作法,既是顺时,也是因为天冷不便于工程或手艺制作。江南苏州,霜降后开始斗鹌鹑赌博,鹌鹑藏于彩色袋中,如果天寒,外加皮套,笼于袖中。北京在明代也有斗鹌鹑之戏,“霜降后,斗鹌鹑,笼于袖中,若捧珍宝”。

冬至之后进入酷寒时节。民间的数九游戏,也是从冬至开始数起,俗谚有:“算不算,数不数,过了冬至就进九。”“进九”意味着严寒的到来,有民谚为证:“冬至前后,冻破石头。”(郧县)冬寒对于保暖条件简陋的古人来说,它的确构成了严重威胁,人们是掰着指头度日,为了纾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的冬季,人们很早就发明了“数九九”的游戏,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人们将从冬至开始的“数九九”的游戏,作为冬令时间的习惯表达,虽然立冬是进入冬季的时气点,但人们从身体感受出发,将冬至作为冬天到来的真正标志。数九九的游戏包括九九歌诀与九九消寒图两种:从宋元开始,九九歌诀就流传于南北各地,见诸记载最早的大约是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收录的那首。明清时期各地流行的九九歌与此大同小异。《五杂组》的作者谢肇淛说,今京师谚又云:“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至今仍在流传的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正是延续了这一歌谣体式。

消寒图,主要为闺阁女子、文人雅士所习用,他们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着由冬向春的时间过程。染梅与填字是描画消寒图的两种流行方式。染梅是对一枝有八十一片花瓣的素梅的逐次涂染,“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这种梅花消寒图最早见于元人杨允孚《滦京杂咏》记载:“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成杏花,即暖回矣。”胭脂红是美人的消寒图,而一般人大都是用墨色涂染梅花花瓣,从冬至日起,九九八十一瓣涂满后,人间又是春草绿,故近人常在消寒图旁题联曰:“试看图中梅黑黑,自是门外草青青。”还有与染梅类似的另一种涂圈方式,将八十一圈按九行排列,每行九个圈,从冬至日起,每天涂一圈。涂抹的位置视天气状况而定,阴天涂圈的上半部,晴天涂下半部,刮风涂左半部,下雨涂右半部,下雪就涂在中间,用当时人的话说,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另外还有填字的数九游戏,即对九个九笔画的字进行涂描,这九个笔画中空的字,大多组成一个独立的文句,一般是诗句。从冬至日起,每天依笔顺描画一笔,九天成一字,九九则文句成。清朝宫廷内曾有帝王御制《九九消寒图》,这种消寒图就是填字图,其九字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其语典雅,而寓意深远。无论是消寒图是何种体式,其实这九九八十一天的描画,都是一种寓巫术信仰与娱乐于其中的迎春仪式。

5.清代北京人清明放风筝

结语

传统社会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对于当代中国人还有何种现实意义?我们对这一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传承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它是中国先民的文化创造,是我们祖先在长期自然生活中观测的经验总结,是宝贵的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古人时间体系标志,它具有重要的遗产认知与继承的文化价值。其次,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时间体系,它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它是我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例如中医的季节用药习惯与治疗方式、日常饮食生活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再说立春尝春、迎春、清明品茶踏青、立秋吃瓜秋游、大寒咏雪赏梅等也是一种传统的时间生活情趣。再次,人生活在自然界,无论有多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人最终逃脱不了自然世界的时空限制,人只有顺应自然,依循自然时序,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愉快幸福。例如春天播种,夏天到来之前清理沟渠防止水害等。

二十四节气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调节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自觉地传承这一文明财富,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让我们的时间从机械的物理性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而享受色彩斑斓的自然时间生活。

6.冬至落葬(郑土有摄)

(原文刊载于《装饰》2015年第4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详见原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