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气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

2020-3-28 09:53| 查看: 403| 评论: 0|原作者: 梁珊珊 祝鹏程

技术文明的发展正不断更新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身处现代世界,琳琅满目的物质资源、快节奏的社会运行节奏、不断更迭的媒介信息已经悄然介入人们的日常,甚至成为架构城市民众工作、生活的主导元素。当代人身处其中, ...

技术文明的发展正不断更新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身处现代世界,琳琅满目的物质资源、快节奏的社会运行节奏、不断更迭的媒介信息已经悄然介入人们的日常,甚至成为架构城市民众工作、生活的主导元素。当代人身处其中,安享着技术的便利,也付出了被技术挤压生活空间的代价。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甚至很难忆起中国传统的生活是与田园物候、天地周转相联系;中国传统的处世态度,是对于四季有序、万物有时的顺应与在此基础之上的勤勉。而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正是来自中国先民智慧的推演和生活的总结,并作为生活的律历和方位,为世代的中国人提供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定力。

置身田园而感知四时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首先作为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念规约着人们生活的节律。有别于现代文明带来的线性时间观念,中国先民从置身的田园感知四时,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农事劳动中推演出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时间观,这成为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基础。古代先民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时间中安排作息,辛勤劳作。因此,我们的先民也更懂得根据自然时间来安排人事的进退,根据万事万物的演变规律进行生活的取舍。从“立春一日,水暖三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到“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流传于中国大地的诸多节令谚语正是传统生活时间节律的生动反映。与此同时,通过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古代先民形成了一种对周而复始的时间规律的归纳与掌控,对地方性自然物候的观察与顺应,并将这种节奏感带入生活:在适当的自然节气下应当积极作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则需要适时趋避并积蓄能量,以待将来。因此,中国传统的智慧总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面对生活的困境又应当具有抱朴守拙、安贫乐道的胸襟和能力;面对世事变迁,中国人更是有一种顺应自然节律的贵生意识对待自己,注重健康且依时而动。

在融汇二十四节气智慧的传统语境中,人们可以更加从容地处理自身与生活、工作的关系。现代社会,线性的时间观念使我们更加懂得惜时如金。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社会的高速运转,也带给我们更多的负累与焦虑。在此形势之下,一味固守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循环时间观,并非可行之道。但我们仍可以从二十四节气中汲取养分,来自传统的节律与时序为当下的生活提供了无穷的智慧与灵感。无论清明的踏青、扫墓,立夏的称人、尝新,还是冬至的消寒、团聚与祭祀,传统习俗在当下的沿袭与更新,都在提醒着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应有适当的舒缓与休憩,适时地关注家人、朋友以及更为宽广的生活世界。同时,不少节气中的仪式过程在当代的传承,也促使着人们反思快节奏生活和辛劳工作的意义:人们继承着以往祭祀天地祖先、馔享时令生鲜、与亲朋好友团聚的习俗,同时也继承着中国传统适时劳作、按时作息的时间观。我们如今传承二十四节气,实则也是在回溯传统的过程中反思当下充满负累和焦虑感的生活方式。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仪式、作息规律与养生方式等方面的继承与复兴,中国传统的生活节律和处世智慧得以激活,当代人开始重新发现传统与当下的关系,努力平衡传统时间节律与现代生活节奏。

秉承天人合一立身世界的生活方式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先民置身世界的方式与具体行动的规则,勾连起他们与天地万物的联系。农耕时代,我们的先民以“天人合一”的文化哲学立身世界,因而多数的社会文明都建立在对自然生态的顺应与规划之上。二十四节气的设置与施行,不仅是中国先民对于时间的总结,也是他们对于具有地方特性的自然物候的归纳。而节气对于物候的分析与归置,又是以置身其间的人的主体性为起点与归宿,以人的能动性为把控节气特征、建立美好生活的关键。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正是作为“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推演和呈现,作为中国先民置身世界的方式、具体行动的规则,增益着他们生活的平衡感与安定感。

在浙江衢州,至今流传着立春时节祭春神的习俗。每年立春,乡民与游客天还未亮便从四处赶到衢州九华梧桐祖殿,共襄祭仪。钟鼓喧天、熙熙攘攘的外围人群之中,参祭者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敬献花篮、上香敬酒、唱诵祭春谣、向春神致礼、祭拜土地的仪式过程。祭仪过后,主办方又在殿外设置鞭春牛的活动,由当地人扮演成春神鞭打牧牛,以表示劝农勤劳和春耕的开始;孩子们则头戴柳帽、手提花篮,扮演成牧童齐唱《鞭春喝彩歌谣》,活动在此达到高潮。透过这一地方性浓郁的传统节令仪式,可以发现人们在节气中的行动,不仅是一个地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更是当地人与自然神灵的交流过程。通过节令时分的仪式准备,人们更明确了自身作为天地自然之一分子的位置与工作生活的使命,从而以全新的期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劳作生活当中。而今,身处现代化的浪潮之下的我们常常忘记自身与自然、与天地之间曾有的沟通能力。二十四节气在当代的传承,使我们更能够超越庞大而狭隘的现代城市文明,在重温故土田园的过程中重新找回立足世间的安宁与笃定。

增益当代社区文化认同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最终沉淀为一种中国人独有的文化传统,增益着当代社区的认同能力。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当下城镇化转型的过程当中,不少生活社区已经从熟人社会转变成为异质性较高、交流甚少的陌生人社会。面对分子化的社区民众,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共同饮食、行为乃至仪式的彰显,重建社区生活的共同感,进而增进民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正成为当代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而今,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复兴活动遍布神州各地,不仅出现在民众实际居住的小区里,由居委会发起;也出现在学校社团、养老院乃至传统文化爱好者等不同群体中,由这些群体自发组织。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对于节气的理解与阐释有所不同,但从整体范围而言,民众对于二十四节气又具有共同的认知感。比如,对于清明而言,山陕一带要做“子推馍”,江南要吃青团、举办“蚕花会”,潮州要吃薄饼,地方性的差异不可谓不明显。但总体而言,不管细节如何不同,各地都有以扫墓祭祖为核心的节气行为,都蕴含着以慎终追远、感念先人为宗旨的精神内涵。从这些社区单元出发,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既异中有同,呈现着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又殊途同归,增强着整个国家的认同感,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找到一种来自整体的共同感与凝聚力。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时间律历,但对它的传承远不止于对时间规律的总结。它既是中国民众充满温情的生活方式,又为我们打开与宇宙、自然对话的窗口,更作为一种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智慧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参考。在中国传统智慧的提示与警醒下,面对破坏自然生态换取的激进效益,我们拥有着更多反省和拒绝的能力。从田园到城镇,生活方式的变化并没有消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反而激活了其所具有的内在智慧,并在当下发挥着历久弥新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0日第1782期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