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其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先民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至迟到西周时期,人们即已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最初的四个节气。此后,随着人们测量技术的日益提高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强,到战国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更是臻于完善而形成为今天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 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其产生、发展与传播适应了农耕时代的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需求,并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农业生产作为一项人类依据自然节律与农作物生长规律而开展的经济生产活动,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即在于把握农时,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下》)。而把握农时,也就是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具体如耕地、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等,在遵循自然节律的基础上,依次按相应的时间点展开。二十四节气,据太阳周年回归运动而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冷暖变化、降水多寡等情况,故古代先民就以其作为把握不同农事时间点的基本依据,正所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而在长期的生产发展与历史积累中,这些与节气相关的农时知识又被总结为简洁明了的农谚并被代代相传,如在华北地区广泛流传的小麦种植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事实上,在所有农谚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时农谚所占的比重也最大。 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之所以如此,是由传统时代“以农为本”的时间生活特点所决定的。一年之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特征,即农事节律。与此相适应,乡村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从年初到年末,各种活动各有其时。农业生产活动有涨有落,于是乡村社会生活诸活动也必然会随之起起落落,一年四季各有其时,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也由此成为了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针。这一点,在传统的月令性时间体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月令,即根据年度自然节律变化的行事记录,曾经是中国社会早期各阶层需遵守的律令。通常,提及各月活动时,总会先说到节气,然后是对应之农事活动,再然后是其他各项活动,从《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四民月令》等,一直到明末清初的《补农书》,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正因为此,自古至今一直都有人主张以节气历法系统取代传统中国社会所盛行的阴阳合历历法系统,如宋代著名博物学家沈括所制定的十二气历。 再次,对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又不仅仅是一种时间制度,而是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是他们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虽然此后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气仍旧被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比如“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每逢节气之时,帝王都会率文武群臣分别到都城的东、南、西、北门郊外举行隆重的迎春、迎夏、迎秋、迎冬典礼。再比如冬至、夏至、清明,到今天仍旧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清明,更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作为节日的节气外,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说,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这些活动,可大体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奉祀神灵,以应天时;崇宗敬祖,维护亲情;除凶祛恶,以求平安;休闲娱乐,放松心情。此外,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特殊的饮食习俗,比较著名的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立春咬春与尝春等。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还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如立春补肝、立夏补水、立秋滋阴、立冬补阴等。与此同时,围绕二十四节气,亦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总之,围绕着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众多的信仰、禁忌、仪式、礼仪、娱乐、饮食、养生、传说、故事等习俗活动。因此,对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绝不仅仅是一种时间制度,更是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活与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之所以能在民众日常社会生活中日益流行与普及开来,与此有直接关系。 二十四节气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们现在的生产体系与社会生活已发生了极大变化。随着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运用,反季节农业生产日益流行,而气象预报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使人们对自然律动的把握日益精确。在此背景下,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生产基本时间指针的作用日益减弱。另外,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日历、钟表的推广与流行,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众日常生活时间节点的作用亦已基本不存。也就是说,今天,二十四节气正在日益失去其所生存、发展的传统土壤,随之附着其上的价值与功用也在日益丧失。那么,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二十四节气是否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呢?答案显而易见。大体言之,笔者认为,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时间知识体系并富含多彩活动的习俗传统,二十四节气承载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如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崇宗敬祖、孝老敬亲、睦邻友群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与载体,二十四节气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在当下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二十四节气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自然的律动与节奏,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点,对当下的人们来说,尤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日益推进,我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局限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之中,生活节律越来越遵从于机器运转的节奏,时间正在变得日益均质化,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离,于是,我们开始日益漠视甚至忽视自然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今天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重新认识并深刻挖崛二十四节气背后所体现的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其必要性与现实性。正如刘魁立所说:“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漠视自然已经太久了,而要了解自然,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时间尺度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二十四节气不单单是一种时间体系,更是一种充满丰富内涵的生活传统,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有滋有味的“过日子”。今天,虽然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规范民众时间生活节奏的作用正在日益降低与消失,但不论时代如何变化,“过日子”的逻辑却永不会变化。事实上,在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发展与历史流变过程中,其内涵一直在因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与发展。因此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再创造”,即淡化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强调其与民众社会生活的关系面向,让其充分介入现代民众的社会生活,充分发挥二十四节气在民众日常交往、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与价值,让“日子”继续有滋有味地进行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0日第178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