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冬至是要吃饺子的,像一些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等等,都说明这是从古至今的一个传统,而且冬至吃饺子也是有传说的,据说饺子就是张仲景发明的,当时张仲景做的饺子还是一味药,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但是也依然坐堂行医,后来依然回家给乡亲治病,当时正好在冬季,很多老百姓饥寒交迫,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张仲景命人在路边搭起棚子,用大锅煮羊肉和驱寒的药材,煮好以后,用面皮把肉和药材抱起来,做成耳朵状的“娇耳”,每人两只,吃完以后在喝药汤,这样所有的人冻得耳朵都被治好了,老百姓学习张仲景的样子,用面皮包了一些食材做成“娇耳”,并在冬至这天吃,以表示不忘张仲景的恩德,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这并不只是饺子的传说,当时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老百姓模仿才慢慢成为了食物,饺子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到了清朝才正式叫饺子,而之所以过年吃是因为过年是年三十和初一的交替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现在对于立冬吃饺子的解释也牵强附会了这个说法,说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是“交子之时”,所以这时吃饺子有“顺从天意”的意思。如果按照这个解释,立春、立夏、立秋都要吃饺子,因为都是季节之交,如果季节之交就要吃饺子,那么怎么没听说立夏或者立春要吃饺子呢?可见立冬吃饺子并没有很长的时间。 立冬吃饺子这个所谓的习俗从记录上来看大概不过十年的时间,五年前立冬吃饺子的都很少,之所以会有立冬吃饺子的说法,猜测跟商家的营销手段有关,我们都知道,起初吃饺子只是在北方比较兴盛,南方吃的人较少,随着交通的发达,人们的流动变大,食物的迁移也就越来越多,君不见川菜火锅已经风靡大江南北,中国正在变得越来越重口味,而饺子也逐渐从北方流传到南方。 现在大街小巷都有饺子馆,各个省份的,还有连锁的,开的多了自然就有了竞争,商家为了能够卖出更多的饺子,起初是在大力宣传冬至吃饺子,发现这招还真好用,饺子在冬至这天卖的很火爆,很多小伙伴在冬至这天出去吃饺子,去的晚了就没有了,为了能够扩大销售量,于是又炮制出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并进行大力宣传,实际上查一下史书,很少有关于立冬吃饺子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