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夏这天,江南个习俗,中午吃塌饼,饭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要过秤,称一下有多重。特别是小孩,称后,到处奔走相告,自己多么重,比去年重了多少斤,就像过节一样高兴。立夏为啥要称人、吃塌饼呢?这里有个传说。 相传,三国时候,赵子龙在长坂坡从曹营百万军中救出刘阿斗,由刘备带在身边,因为阿斗的生母糜夫人已投井自杀。后刘备南征北战,孩子带在军中不方便,觉得不如把阿斗交与后娶的孙夫人抚养。 那时孙夫人还在吴国,那里气候温暖,物产丰富,让孙夫人抚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特别是做了20个蒸团子,装成两担,层层相叠,中间用青菜叶子隔开,由赵子龙护送去吴国。 到吴国时,刚巧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喜欢。但孙夫人并非没有顾虑:我毕竟是晚娘,弄得不好,不但夫君面上不好交待,而且在百姓中也会留下笑柄。她仔细一想,倒想出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把小阿斗在子龙面前称一称,到明年立夏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便立即将小阿斗过秤。 接着子龙把礼物一一呈上。不料两担团子压得精扁精扁,一层层青菜叶子拿掉后,雪白的团子被菜叶印成了绿色。如何是好?赵子龙不但是个武将,而且还有文才。他略一思索后说:“主母娘娘,依我们蜀国风俗,在立夏节家家都要做塌饼送人,请主母娘娘收下。” 孙夫人高兴地收下这些塌饼,并把它分给宫女们吃。这塌饼是猪油夹沙,吃起来又甜又糯。众人都说好。 从此孙夫人在每年立夏节,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喜讯,又仿做了大量塌饼分给宫女吃。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节称人和吃塌饼的风俗。 立夏是我国农历24节气之一,时间在每年五月六日前后。即太阳到达黄经45度之时,此际正是阴历四月,春去夏来,农事繁忙开始。古来立夏风俗很多,最突出的是饮食风俗。上海地区流行的是用新麦粉和糖做条状食物,叫麦蚕,吃了可以免“疰夏”,不会得邪病。还用草头和面粉做成饼,用油煎炸吃,俗称“草头摊粉”。在宝山则吃笋饼,在松江还吃白煮肉蘸大蒜头酱、蚕豆和竹笋烧米饭,都是为的尝新。旧时文人立夏日还以尝“樱桃、蚕豆、竹笋”为“尝三新”。 在上海,城里人过的是都市生活,尝不到新打下的麦子,当然更不会有新麦粉,也无从买到刚从田园采来的草头。为了随从习俗立夏“尝三新”,就时兴买新上市的时鲜品尝,一时有“樱桃、青梅、新麦”,“酒酿、白笋、蚕豆”,都是经冬吃不到而向往已久的食物。从开春到立夏,天气回暖,家里可以自行酿造酒酿。上海人一向喜欢吃酒酿,取立夏日吃酒酿,久而久之形成习俗。立夏“尝三新”是古来传下的习俗,“立夏吃酒酿”则是上海一地的特殊饮食习俗。每逢立夏日上海的乔家栅、王家沙等糕团食品店,一大早就有人在购买甜酒酿,错过正午时间,往往不得手而四出觅寻,如果不是听到沿街喊卖声,说不定立夏日真吃不到酒酿。以吃酒酿代替吃麦蚕,也正体现了一方的节气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