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气 立夏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立夏吃鸡蛋

2019-10-31 11:17| 查看: 515| 评论: 0|来自: 网络

每年阳历5月5日或5月6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古人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顾名思义,立夏就是春天由此结束,夏日从此开始。元代诗人崇仁吴、澄伯清所作的《月令 ...
每年阳历5月5日或5月6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
古人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顾名思义,立夏就是春天由此结束,夏日从此开始。元代诗人崇仁吴、澄伯清所作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因此,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人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认为立夏时最好下场雨,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被人们确立为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礼一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先秦时期书籍《逸周书·时讯解》曾记载:“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意思就是说,在立夏这天,首先可听到蝼蝈(一说是青蛙)在田间的鸣叫声;再过五六天,可在大地上看到蛆躬I掘土;接着,再过五六天,野甜瓜的蔓藤也开始快速攀爬生长。这里描述的就是立夏时动植物的变化。

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一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举行仪式时,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虽然立夏是指夏季的开始,但我国各地冷暖不同,人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不过,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回升,很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出现浑身不适、四肢无力、食欲消退、逐渐消瘦等状况,人们称之为“疰夏”(中医指发于夏令的季节性疾病,症状是微热食少、身倦肢软、渐见消瘦)。
相传,很早以前,女蜗娘娘为了民间的小孩子不疰夏,斗法胜了播撒这种疫病的瘟神,使它们不敢再危害女蜗娘娘的子孙。女蜗娘娘告诉百姓们:以后每年立夏之日,大人吃蛋,小孩子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以避免症夏。从此,立夏节吃蛋与“挂蛋兜”的习俗,以及“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的谚语,一直沿袭到了现在。

其实,人们立夏吃蛋,意在补夏强身。俗语说:“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进人夏天后,人们在炎热的天气里容易掉膘消瘦,而立夏吃蛋能使人心气精神不受亏损,不减轻体重,干活有劲,因此就形成了立夏吃蛋的风俗。“立夏吃只蛋,力气大一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立夏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称人。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
据说,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后,诚心诚意地归顺了蜀国,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后来,诸葛亮在临终前嘱托孟获每年要看望蜀主一次。当时正好是立夏。诸葛亮去世后,孟获每年立夏都到蜀国拜望蜀主刘禅。几年后,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俘虏了刘禅,并把他带到了洛阳。

孟获不忘诸葛亮的嘱托,每年立夏都去洛阳看望刘禅。每次看望刘禅时,孟获都把刘禅放在秤上称一称他的重量,验证他有没有被亏待。他说,如果司马炎亏待刘禅,他就带兵反晋。司马炎不希望孟获造反添乱子,就只好在这件事上迁就孟获。每年立夏这天,司马炎就命人用糯米加豌豆煮成糯米饭给刘禅吃。又糯又香的糯米饭让刘禅胃口打开,每次都吃下很多。因此,孟获每年立夏称人,刘禅都会比上年重几斤。
就这样,司马炎不敢惹孟获,也就不敢亏待刘禅,刘禅的日子也就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
虽然这个传说与史实不符,但是,却真实地反映了普通民众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清静安乐,福寿双全。也许,人们正是希望借助这种美好的传说,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精华 ·推荐

热点 ·排行

  • 月排行
  • 周排行
  • 日排行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