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带雨逐西风, 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 农家岁首又谋耕。 —— 《立春》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于先秦,形于秦汉,在沒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是为农事而立,人们顺应天时,隨着四季的歌候劳动作息。步入都市文明,农耕式微,我们借助古人之眼看山川风月、大地草木。正是有了二十四节气,一年才不是只有四季。 二十四节气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春秋代序,得以生生不息。 四季轮转,立春伊始,新的一轮节气循回又开始了。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经过漫长冬季的寒冷萧条,立春的这十五天,前五天东风送暖,河流开化;中间五天洞穴中的冬眠的虫们醒来了;后五天鱼儿顶着碎冰到水面上游动。虽有冷冰冰的“倒春寒”,但是天地万物都在萌发了,所有生命都在歌唱了,这就是『阳气』的生发。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夜卧早起。春气通于肝气,春季正宜养肝护阳。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要保持愉悦的心境,切忌忧思恼怒。饮食方面应该少酸多甜,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避免过度耗损,要采纳自然之气以养阳,宜舒展形体,克服倦懒思眠,多做室外活动,使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 春季养生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梳头能将风邪“拒之门外”。《圣济》中记载“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梳头时,将头发散开,先用梳子梳理散乱的发端,然后慢慢旋转着梳拢。先从前额发际向后梳,梳到颈后的发根处,之后,俯身从后颈发根梳到发梢末端,再从左、右耳的上部反方向梳理。 人体困乏时,气血循环缓慢,这时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合深呼吸,可以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这样也可以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从而达到保健效果。 伸懒腰时要使身体尽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时,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老年人经常伸懒腰,还可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延缓衰老。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节气如竹节,先郁而后通,节气日耗人精气重,智慧的古人借助艾火之力以补人之虚,激发经气,调动恢复人体本身内在潜能,使人体的平衡系统与大自然的系统相适应,从而达到调理疾患、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立春阳气回升,此节气期间多做“节气灸”助体内阳气生发。 居家可艾条悬灸肺俞、太冲, 将艾点燃,围绕穴位回旋,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热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肺俞20分钟,太冲10分钟。 艾灸时不可吹到凉风,灸后最好喝杯温开水,不可吃寒凉食物,刚灸完部位的毛孔都处于开放状态,出门应穿戴严实,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